11月24日美国感恩节--美国人最不关注世界新闻的那一天,中共当局对中国公民运动的两位领袖许志永和丁家喜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案进行不开庭二审宣判,维持对两人有期徒刑14年和有期徒刑12年的一审重刑判决。
外界等待中共20届三中全会举行,但是10月没有开,11月依然没有开,12月肯定也不会开。一是11月的政治局会议没有预告要在12月开,而按惯例,全会召开政治局会议是要提前告知的;二是12月各种会议特别多,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如果举行三中全会,很多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就得挪时间。
10月7号以后大概两三天,What’sApp里有一个召集志愿者的民间自发的群组。你先报名登记。群组指挥中心会公布任务,志愿者根据自身情况接受安排。大卫通常在业余时间帮忙运送衣物、玩具、课本文具之类的捐赠品,也往南部的医院送过药品。那几天大半个以色列都有火箭弹,越往南火箭弹越多。
基辛格博士走了,但是“基辛格主义”仍有广泛市场,美国人记取“基辛格教训”了吗?
拜习会虽然暂时稳定了两国关系,但并没有解决根本的利害和战略冲突。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是清晰的,遏制中国崛起对西方制度和文明的挑战。然而,中国,或者准确地说,习近平的对美战略意图却有些模糊,尽管他同拜登的会谈和晚宴演讲都表示,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不赌美国输,但很多人怀疑他这样说的真实性。
一年前,以年轻一代为主体,中国民众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抗议中共新冠清零政策、要求政治变革的运动。这个被称为“白纸运动“的抗议活动,是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后中国首次全国性争取自由和民主的努力。
将近年底,上海滩的气氛有些过分正常了:万圣节的热闹刚过去,年轻人又认真地过着美国的感恩节。相比几年前还到处封杀“洋节”的气氛,这一点儿变化或许算是疫情后最有意思的社会心态反映。
连续五周,我写了五篇特拉维夫-加沙战争手记。像五条文字的绷带,分别包扎在几处心理创伤上。还是很痛。我听见他们说:要看见光。无论多黑暗,总是要追寻光亮。这是我在以色列接受心理治疗时,被不同的治疗师分别反复提醒的话。
10月27日以来,缅北三家兄弟组织——果敢民族民主联盟军、德昂解放军、若开军展开了针对果敢自治区政府边防部队、以及掸邦东北部缅甸军方部队的协同攻击,简称“1027行动”。三家兄弟组织进行的攻势取得了相当的效果,攻势和战事迅速蔓延到掸邦周边的省邦,包括曼德勒省和实皆省。
习近平这次访美,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对美政策的大调整?是不是意味着美中关系的新转折?会不会带来习近平所说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甚至于,像中文圈里正在流传的据说是习近平弟弟习远平的一篇短短谈话所示,是不是预示着习近平将从“大左”转向“大右”,接下来会开启中国所谓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直把中国带入新闻舆论放开、市县普选、司法半独立的民主化转型起步阶段呢?
拜习会习近平再次对台湾问题表达了强硬立场,不过也否认中国在2027年有对台动武计划。此前,包括美国军界在内,相当流行的看法认为,解放军会在2027年建军百年之际用武力收回台湾。美国对台军售以及相关的强化台湾防务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此判断。
举世瞩目的“拜习会”大戏已经演完,但帷幕尚未落下,人们并没有因为此次峰会而对世界上这两个价值观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的最大经济体的未来关系有更明确的判断。
在旧金山APEC峰会正式召开前夕,美中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谈。之所以称其为历史性会谈,至少缘于峰会之前,国际媒体就纷纷以美中离婚的比喻来形容1972年以来50年美中关系的结束。
习近平此次访问美国,有望缓解紧张的美中关系。那么近年美中关系为何日趋恶化?又为何现在都有缓和关系的意向?
人质招贴呈现一个人的形象。老人、男人、女人、青少年、孩童、婴幼儿……人是主要的。每张招贴上的人,音容笑貌有别,喜怒哀乐各异,各有其名也年龄不同。相同的是,招贴上都印着:“被劫持”、“带她/他回家”、“2023年10月7日,230多名无辜平民被哈马斯从以色列劫持到了加沙”等语句。
拜习会将于11月15日上场。这本来是一场预期中的会谈,美方早前已透露了会谈时间,然而,外界对习近平是否会来旧金山出席APEC会议,或即便出席但是否同拜登举行会谈,不敢完全确信,认为还存在一定变数,直到中国外交部10日发布习赴美举行中美元首会晤的信息。
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见即将在旧金山登场,距离习的上一次美国之旅,已经过去六年有半。六年多来,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习近平的这次美国之行,是不是意味着这种紧张将得到根本缓和,有助世界局势的稳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看习近平这次为什么会访问美国。
那是一个迷幻的美夜。年轻人身体充满了活力与欢乐。仿佛在通往极乐的旅程,空气中充满了爱,也许爱就是空气。音乐牵动肉身中璀璨的神经。他们跳啊跳啊。
极权政权一般喜欢以“人民政权”自居,然而,人民在极权政权眼里,真实地位其实如“刍狗”,在抽象礼赞人民的同时,却对人民怕得要死,时时刻刻防范人民的不满,外界从北京当局这次对李克强丧事的处理中,再次看到了这点。
仇恨是一种不孕不育的精神,从围栏那边过来。以色列在加沙边境设置的高科技围栏,这一天成了阴阳相隔的围栏。仇恨在父母的儿子身上附体。儿子就要去做烈士了。“阿克萨洪水”的任务命令是:劫持足够多的犹太人,用人质来解放我们的战俘。更神圣的,是一去不复返,尽情杀戮犹太人。不知哈马斯战士的父母是否做好了牺牲儿子的心理准备……
2023年10月27日,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猝逝,其人虽已“盖棺”,但其政却难“定论”。至少在人口政策上是不及格的。
从一些可观察的现象来看,李克强的猝死让中国官方非常紧张,李克强安徽家乡以及他曾经工作的河南等地民众对他的鲜花悼念是否会蔓延到其他地方,成为六四后的又一次民潮,是官方最担心的事情。
过去的一周,北京格外热闹。“一带一路”峰会刚结束,中联部就主办了所谓全球智库大会,还有类似的中欧交流会议在各大学举行;加州州长纽森,从深圳到北京,也得到了空前高规格的接待,以政治明星的姿态与元首会面,几乎让本周的北京政治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今年三月离任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个消息震惊了每个人。很多人也许想过中国某位前领导人的去世,但这个人决不会是李克强,因为他只68岁,而且身体看起来不错,之前从来没有传出他有心脏方面的问题。以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不说一个前国家领导人,就是普通民众,68岁也不意味着老之将至。
半年多之前还是中共第二号人物的李克强在年仅68岁的时候猝然去世,舆论震惊。编辑希望我写写这个话题,碍难推辞,只是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从何说起。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