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21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聿文视界:李克强之死与习近平的政治风险


2023年10月28日中国安徽合肥红星路李克强故居前民众献花的悼念现场。(照片来自网络视频)
2023年10月28日中国安徽合肥红星路李克强故居前民众献花的悼念现场。(照片来自网络视频)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从一些可观察的现象来看,李克强的猝死让中国官方非常紧张,李克强安徽家乡以及他曾经工作的河南等地民众对他的鲜花悼念是否会蔓延到其他地方,成为六四后的又一次民潮,是官方最担心的事情。

极权政体脆弱,风险处置失败

极权政体本质上是脆弱的,根源在于,它垄断了国家的大小事情,从而所有事情的风险也就要它去承接,没有其他的社会组织和力量可为它分担风险。另一方面,极权政体的决策机制是单一的,只听命于最高领导者一人,所有的重大决策和政策都出自最高领导人,国家的官员习惯于把大小事情都往上推,听上级长官的指示再来处理,这一来一往的反馈,很可能耽误事情的最佳处理时间。尽管在电子信息时代,比过去的书信时代,能够大大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然而,这个反馈的机理是一样的,对事情性质和风险的判断不会因为信息传送速度的加快而有很大改正。这使得官方对事情风险的控制可能会比以前做得好一点,但不能完全克服极权政体管控风险的内在缺陷。

尤其要指出,极权政体对超出它预料之外事件的风险处置往往是失败的。它也许能够很好处理日常管理,或者在已经做好的预案中出现的风险,但是如果某个事情的发生超出它的预案,或者即便有预案,然而认为它发生的概率很低,没有认真对待,此时它的反应机制容易失灵,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的性质做出大体准确的判断,对事情风险的外溢要么没有重视,要么过度重视,导致处置起来过度反应,都会催生和加大风险。而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下,无论在高层政治,还在底层民间,看似小概率的超出当局预案的事件,都是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只不过具体在哪个时段不好预测。

2022年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上,习近平看着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被警卫扶着离席时拍了一下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臂膀。
2022年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上,习近平看着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被警卫扶着离席时拍了一下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臂膀。

二十大至今,意外事件频传

去年中共二十大到现在,此类未曾预料的意外事情就出了好几起。首先是胡锦涛在二十大闭幕式上被架离的一幕,绝对超出所有人的意料。这个事情发生在习近平身边,胡紧挨习而坐,它没有一般的意外事件发生后往上报的时滞,习就在现场,可以就地决策。但是,这起事件因为二十大的全球直播效应,又放大了它的风险,让全球舆论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事情发生的过程。

二十大后不久,多个城市的青年对清零政策的公开抗议,是第二起意外事件。三年疫情的严厉封控,让全国人民对习近平非常不满,当局其实预见到了会有事情发生,但是不会料到是由上海青年悼念乌鲁木齐大火遇难者所引发。而公开反抗一出现,马上在全国20多个城市得到响应。这次“白纸运动”的诉求很直接,要求废除清零,回归正常,当局的处理算是回应了民意,随后宣布清零结束,没有激化矛盾,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二十大选出了习近平的管治团队,习将他的亲信都安排在关键职位,霸占了要害部门。虽然社会对此高度不满,然而一般认为,既然是他的亲信,这个团队也就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之前高层政治不同派系间的权力斗争。可是,外界万料不到,仅仅半年,外长和防长这两个重要的职位前后出问题,秦刚和李尚福被罢免职务和国务委员。军中还出现火箭军领导集体的贪腐案件。这两起事件的出现,让人们质疑习的识人不明,虽然不会对他的权力产生直接冲击,可也重创他作为独裁者的威信,由官媒塑造的伟光正形象一下就坍塌了。

北京街头报摊上摆放着北京日报头版报道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去世。(2023年10月28日)
北京街头报摊上摆放着北京日报头版报道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去世。(2023年10月28日)

李克强猝死,中共措手不及

现在,李克强之死是二十大后出现的第五起意外事件。和胡锦涛被架离会场一样,李的去世也是人们绝没预料到的。从当局先发去世消息隔了几个小时后再发讣告来看,李猝死同样让官方措手不及。显然,讣告是临时起草的。当局对高龄的前领导人,早就写好了讣告,只等哪天去世拿出来用就可以。但李今年刚退,68岁,以当今领导人的普遍高龄,离去世早着呢,当局不会这么早就为他准备好讣告,只能临时起草,在秘书们写好讣告后,还要政治局常委开会讨论审查,看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后习拍板定案。这个过程要花几小时。

由于中共高层政治的极度不透明,李克强的猝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猜想,流行着一些阴谋论的说法。人们认为李死得憋屈。他满腹才学,清正廉洁,同情百姓,为民着想,如果中国在他领导下,或者,习近平能够让他有一个发挥才能,治理经济的空间,中国现在也不会搞成这个样子。一个博士,要听从一个小学生的指挥,处处时时被后者压制着,小心谨慎行事,生怕踩雷区,郁闷可想而知。这是民众对李习关系和李克强之死的直观认识和朴素想法,它反映了他们的爱憎。他们用鲜花来表达对他的悼念,这种悼念同时也就指向习近平,是对习的控诉,不是习对李克强的排挤和打压,李不会抑郁而得心脏病猝死;不是习容不下异己,贪婪占有权力,蛮横拒绝改革开放,按照一套错误的理念一意孤行一条道走到黑,人民的日子会比现在过得舒心得多。

在大众尤其社会和党内的精英看来,李克强是那个他们曾经寄托希望改变中国当下死气沉沉局面的最佳人选。他们明白,要促使中共变革,乃至推翻习近平的统治,还是要从中共内部寻找,依托党内的改革力量,而李的市场理念和对普世价值的接纳和对现代文明的拥抱,让精英认为他是那个最佳接替习的人选。现在,这个最佳人选莫名其妙地突然死去,一些人直接说这是习的阴谋,另一些人虽然不认同这里存在阴谋论,但李的死也让他们从中共党内寻求健康力量改变现状的想法破灭。这都导致舆论和人心对习更不利,精英更不可能和习合作。

悼念公开对习不满,构成对习政治风险

冷静观察,民众由对李克强的悼念发展成为局部社会风潮的可能性不大,然而,悼念所表达的几乎公开的对习的不满,势必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它已经构成了对习的潜在政治风险。

二十大后出现的这几起事件,鲜明体现了极权政体的风险无时不在。其实,作为历史上少有的独裁者,习近平也警觉到了这点,所以才多次在全党强调,党员干部要居安思危,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可尽管习有这种警觉,极权政治的历史一再表明,独裁者的大权独揽并不能为他带来政治稳定,相反会加剧社会特别是高层政治的不稳。

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在习的统治下会有什么样的灰犀牛或黑天鹅事件发生,但这样的意外事件一定会在某个时点发生。这点是确定不疑的。另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总有某个灰犀牛或黑天鹅事件是当局处理不力的,导致风险向党内和社会扩散。鉴于当前人心和党心的不稳,为凝聚官员对习的忠诚,不排除明年习会重新将反腐引向政治局,在高层制造政治不安的氛围,如果这样,将加剧他和他的亲信之间的信任裂痕。

  • 16x9 Image

    邓聿文

    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二重唱”,如何唱衰美国“唱响”中国?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6:48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