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开始以来,对联邦政府展开了大刀阔斧的审查、改革、裁员,其规模之广、力度之大百年来前所未有。马斯克领导下的政府效率部(DOGE)首先锁定了国际发展署(USAID)。继1月20日总统行政命令暂停所有美国对外援助后,从 1月28日开始,国家发展署的工作人员和承包商逐渐被停职或者解雇。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1300号里根大楼的国际发展署被摘牌,网站被关,数万承包商瞬间失业。
就在中国到处闹假药的时候,忽然间,出了一剂据说可以猛力拉抬经济的神药。药的配方不复杂,简单说就是习近平加马云,详细点儿说就是中共领导人和民营企业家坐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
2025年2月17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一次空前高规格的专门会议上与一批民营企业家代表见面。此种情形,要说像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上亿万富翁们的观礼,其实更像中国“文革”后被“平反”的老干部们的“第二次握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长达1个半小时的通话,不仅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在中国舆论场也是惊愕一片。
年底是中国官场的升官季节,到处“新星”璀璨。在官员老化严重的背景下,随着习近平第三任期的纵深展开,中共正在加速提拔一批较为年轻的官员。其中的领跑者,是那些走上了厅局级领导岗位的1980年代前半期出生者和已经主政县市的1980年代后半期出生者,还有1990年代出生的个别县处级官员。
一月下旬以来,全球技术领域最火爆的事件,莫过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这家在此前名头不响的企业发布的两款AI产品震动了业界,其用降规版芯片和低训练成本,效果就接近或达到OpenAI用最先进芯片和大量投入取得的水准,似乎颠覆了人们对美国所构建起来的AI发展路径的认知。
蛇年春晚是中国春节成为世界非遗之后的首个春晚。从1983年央视首次面向全民举办春节文艺晚会以来,它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成为所谓的“新民俗”。除夕看春晚,成了许多中国人的“年夜饭”。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刚当选就给中国递来橄榄枝,破天荒地邀请中国领导人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还有意在就职后100天内访问中国。但他重返白宫后的第二天就表示,最快从2月1日起向中国制货品征收10%关税。但他三天后又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表示,“宁愿不必”对中国加征关税。美中关系扑朔迷离。美国对华关税大棒何时落下?最终会达成什么样的贸易协议?
中国当局在过去一年里,谈及中共党内政治生活,频频提及“自我革命”一词,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主题就是党的自我革命如何在党内得到贯彻落实。
本月初, 中国外长王毅遵循35年来中国外长新年首访必为非洲的惯例, 访问了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尼日利亚四个非洲国家。虽然对中国选择出访国的具体战略目标和逻辑有各种讨论,但时至今日,中国可说在所有非洲国家都具有战略利益。
春节将至,中国党政官员们看来要过一个肥年了。中国当局给公务员大幅加薪的消息,官方虽然迟迟不肯公布,实施的步骤也许各地并不划一,但已经得到多种渠道证实,一些地方已经在按此发钱了。
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特朗普打破美国一百多年惯例,首次邀请多国领导人参加总统就职仪式。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来也在受邀之列,但出于各种考虑,终于没来,而是派了国家副主席韩正作为其特使出席。尽管习未现身华盛顿,但和特朗普在就职典礼前三天通了电话。
2025年中国总危机的爆发,是以开年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塌房”开始的。不仅在“唱响经济主旋律”的民生领域出现股市、债市、汇市和楼市的“四大皆空”,而且在连续十几年镇压公民社会后一片死寂的社会领域,以珠海的社会报复性杀人案件为转折,一个个看似偶然事件的爆发正在引发连锁反应,直逼系统核心。
说起石悦这个名字,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但“当年明月”,则如雷贯耳。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很多人很难把作为公务员的石悦和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当年明月”联系在一起,因为以“当年明月”的名气和财富,他本可以过得比大多数中国人都好得多的自由自在生活,用不着栖身官场,在体制内唯唯诺诺的生存。尤其在他出事后,许多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对他选择做官很是不解。
2025开年才一周,春天远未到来,中国社会却仿佛突然间醒来了,似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场真正的大危机正在来临。而且,这场大危机与36年前,即1989年,中国人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极其相似,甚至更加严峻。
新年伊始,陕西省蒲城县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抗议,成千上万的民众与大批手持盾牌全副武装的警察发生冲突。这显示:新年头并不能切断社会危机;2025年不是2024年的替代,而只是它的继续。
时令进入2025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新年贺词里传达的“希望”。然而,即便是中南海的这位所谓“舵手”,也不敢用肯定的语言来描述2025年的中国荣景,只能用一种含糊的方式鼓励国人“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回顾2024年的中国政治,一个有目共睹的方面,是中共官员的腐败,以一种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冒出,其中,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接连连接出事。两任防长李尚福和魏凤和受火箭军的腐败案影响落马,军委委员、政工部主任苗华也在12月被拿下,临近年末,又有陆军和南部战区两位原副司令员涉嫌严重违法。
2024的年底,中国的社会气氛沉闷、萧索到了极点,而且从今年秋天开始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不过,这种萧索不仅是城市表面的萧条,在大城市的中心见不到圣诞树,在中小城市商铺关闭,在南方的工业园区更是少见的冷清,而是几乎所有社会各阶级的萧索。
编者按:这是林培瑞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
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中国政府面临两难,如果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将导致经济减速,甚至全球金融危机。如果让房价“止跌回稳”,将导致生育率持续低迷、人口雪崩。
“动乱”一直是中共拿来恐吓中国人的某种想象中的巨大灾难,也是中共对民众要求自由的呼吁与行动采取镇压举措时的唬人罪名,更是中共把超过国防费用的天文数字的钱财拿来建立维稳体制的便利理由。几十年下来,连威胁带洗脑,中国民众似乎也大都接受了中共的说辞。
关于拜登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多年后也许史书自有评说。 作为美中大国竞争开始以后的第一任民主党政府,面临着国内政治极化和共和党的掣肘,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很多束缚。经历了四年的跌宕起伏,美中关系终将走向特朗普第二任期所带来的新阶段、新定义和新挑战。但是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分析评述拜登政府时期的美中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官方最近全面放宽了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华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允许在这些过境区域跨区流动。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中国加强开放的最新象征。
在2024年底前所未有的经济萧索中,中共召开了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试图应对已经到来的大衰退。不过,从所有迹象看,这个缺乏实质性改革的会议或许成功避免了演变成一次新的“七千人大会”,却无力阻止中国经济的恶化。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