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周三(10月11日)就中国初步同意其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表示欢迎。不过,在帮助斯里兰卡解决债务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表示,事前对此并不知晓。
中国正夸耀其已有10年历史的“一带一路”倡议,称其是经济发展的替代模式,并且发布了一份政府报告,报告赞扬该计划,但同时粉饰了有关该项目使贫穷国家背负过多债务的批评。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将于10月25日访华,有消息显示佩特罗急于与习近平主席讨论的问题中,中资承包的波哥大地铁项目成为中心议题,而北京当局二度表示对这个地方性而非国家问题不感兴趣。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哥方坚持己见,中企投资最大项目前途面临不确定性,无疑将牵动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在今年来了它的十年里程碑,随着中国人权和安全议题得到更多英国公众的关注以及政府领导层的变化,英国对于这个倡议的态度从热情参与转而为谨慎合作。展望未来,英国专家和议员们表示,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机会与中国目前造成的安全威胁很难得到平衡。
芬兰与中国有多个“一带一路”项目,如科沃拉市唐人街、科沃拉铁路项目、湖南北欧农业园、芬兰湾海底隧道、拉普兰机场项目,以及沼气、教育等合作项目,但至少科沃拉市的两个项目彻底失败,芬兰湾海底隧道项目陷入停滞,拉普兰机场项目暂停。
中国将于本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收到邀请,并计划于论坛期间访问中国。今年3月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与普京会谈时,双方讨论过多个议题,包括合作开发北方海路问题。预计该问题以及与北极相关的其它议题仍会出现在此次习普会中。
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意大利有意退出一带一路,意大利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由此而进入敏感时期。中国驻意大使贾桂德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对一带一路只字未提。然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却继续悄然推进,中国不但游说意大利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入一带一路,近期又有意大利大学挂牌成立丝路学院。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满十周年。回顾其在东南亚的发展,当地部分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改善了当地经济情况,但学者提醒,“一带一路”也有其政治目标,且北京恐因与东南亚的紧密关系,做出军事或经济胁迫。此外,东南亚民众及观察人士也认为,“一带一路”加剧了美中在东南亚的角力。
印尼总统星期一(10月2号)出席印尼首条高速铁路的启用典礼,这是由中国资助并协助建设的雅万高铁,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关键项目之一,连结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印尼第四大城市万隆,每小时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印尼官员承认,这项庞大的工程曾遇到成本飙升、工期延误等多项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即将届满十周年,一些拉丁美洲合作伙伴从新基础设施中获益,但在众多争议下成败参半。这些国家受高利率和高通膨的打击仍未缓解,而从中国获取较低利率和廉价资金的时代已经结束。北京将在10月17-18日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观察人士指出,拉丁美洲合作伙伴对北京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延续这一倡议的疑问正在浮现,重新调整合作模式似乎势在必行。
数以千计的家庭流离失所,野生动物栖息地——大象和黑猩猩等脆弱物种的家园——受到威胁,碳排放量增加——环保人士说,这些都是计划中从乌干达艾伯特湖延伸到坦桑尼亚印度洋沿岸的石油管道所带来的部分风险。
今年9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满十周年,东南亚是这项大型基建投资计划的重点区域。尽管中国与东盟的经贸投资金额履创新高,但有观察人士忧心“一带一路”带来的债务、环保及非法犯罪问题,也凸显东南亚多国的法规机制仍不够完善。
在中亚的中心地带,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发生,这一变革正在改变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这一转型的核心是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项引起世界关注的庞大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大转变,美国之音向与中国做生意的中亚当地人以及中国和中亚问题专家进行了交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推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受到各国的欢迎,但十年过去了,这个大型基础建设计划近年风光不再,且饱受贪腐、债务、高利贷和劳工剥削等争议。
尼泊尔总理普沙帕·卡马尔·达哈尔“普拉昌达”星期一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晤。会晤结束后,双方签署了十余项合作文件,内容包括经贸、农业、科技、文化、出版、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检验检疫、发展援助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六(9月23日)在杭州与前往杭州出席亚运会开幕式的东帝汶总理夏纳纳(Xanana Gusmao)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将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中国纪念发起“一带一路”全球基础设施项目10周年之际,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向非洲提供的贷款跌落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办公室周二(9月19日)表示,他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前往中国,这是他自叙利亚长达12年的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访问北京,而中国一直是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下个月,中国将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鉴于2023年也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十周年,预计,中国会将这次大会演变成“一带一路”的十周年庆典。与此同时,美国、印度和欧盟近日共同宣布将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虽然印度表示,“经济走廊”计划不针对任何国家,但是,这样的对比已经不可避免。美、印、欧的经济走廊能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吗?
美国和印度上周公布的被认为替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建设方案,对沿线国家可能意味着更好的交易。在本周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而在香港举办的一次论坛上,许多人对美印方案持欢迎态度,认为增加竞争对各方有利。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力推的“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届满十周年。专家认为,在经济攻势下与台湾结束外交关系转向中国的开发中国家未必得到实质帮助。
意大利正在考虑在今年年底前退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北京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全球贸易和基础设施计划。意大利在这个项目上进退维谷,一方面受到西方盟友的地缘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国内也对该计划地失望,因为它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
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Giorgia Meloni) 周日(9月10日)表示,尚未就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做出最后决定。然而根据意媒报道,梅洛尼当面告知中国总理李强计划退出“一带一路”倡议,李强则试图说服梅洛尼三思。
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晤中国总理李强。尽管意大利正考虑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致使两国关系略生嫌隙,但是两人仍誓言要巩固和深化中意关系,进一步加强对话合作。
全球领导人星期六在20国集团峰会间隙宣布一项连接中东与南亚的跨国铁路和港口协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