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运在1月25日迎来节前出行高峰,因应交通一票难求而生的“抢票神器”争议不断,第三方平台推出加价提高购票成功率,让官媒积极澄清“加速包”只是营销噱头。消费者无奈指出,车票供不应求迫使其“花钱买心安”,也有理性消费者直言这是平台扩增盈利的手法,但学者指出平台变“黄牛”将引发民怨。
中国男影星胡歌出任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引发广泛关注。粉丝普遍对明星涉足政界持正面态度,认为此举有助于提升公众影响力。然而,观察人士指出,吸纳明星加入“民主党派”,不仅看重其庞大的粉丝基础和舆论号召力,使其成为中国政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工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中共的单一党派色彩,塑造“多党合作”的形象。
台湾西南部的嘉义市1月21日发生规模6.4强震及多次有感余震,造成嘉义和台南部分民宅受损的灾情。地质学家指出此次浅层地震影响范围多靠近震中,并未延伸至人口密集区域。
中国政府针对手机、平板与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于1月20日全面上线。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排除了苹果等部分高阶机型,但因国产品牌多位于该价格区间,料将成为此次补贴的主要受益者。专家分析指出,年初祭出补贴虽能刺激短期销量,却难以拉动全年整体销售表现。
英伟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Jensen Huang)在一周内相继走访中国深圳与台湾,与当地科技产业大佬密集会面。鉴于美国对先进芯片的严格管制与中国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外界普遍认为,黄仁勋此行意在维系与各国政府及供应商的良好关系,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美中科技博弈。
特斯拉(Tesla) 1月10日宣布焕新Model Y即将上市,起售价人民币26万元,比原版调涨约5%。这一逆势涨价的举动被视为特斯拉向中国市场竞争对手发出的挑战信号。尽管特斯拉2024年全球交付量首次出现下降,但在中国市场销量却创新高。然而,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指出,中国品牌正以更高性价比和本地化的功能迭代,对特斯拉构成强劲竞争压力。
2024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然而,在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预算缩减和国际航线恢复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尽管客运需求强劲,中国航空业却面临“量升价跌、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与此同时,行业内的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愈加凸显。
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保时捷位于中国郑州、义乌、唐山等地多间线下门店传出关闭,中媒推测与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连年失利有关。中国汽车行业专家指出,既起因于中国品牌推出高端电动车抢占市场份额、加剧汽车行业竞争;也与经济情势放缓导致消费趋于保守有关。學者则点出关键是新一代高资产阶级面对政策压力,转向支持国产品牌。
苹果公司1月4日至7日在中国市场推出促销活动,包括iPhone 16、Mac等全线产品降价。这是苹果新机发布仅两个月内的第二次降价,折射出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尽管此次促销被部分数码博主解读为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诚意”,但分析指出,在当前消费降级的经济环境下,降价幅度有限且新品缺乏吸引力,很难真正提振销售。
随着2025年到来,中国互联网大厂陆续公布年终奖发放计划,京东集团宣布最高可发放8个月年终奖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与互联网行业的“亮眼表现”相比,不少行业的从业者却面对年终奖“无望”的局面,随之更多热议的关键词是“没有年终奖金”。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之际,各行各业的年终奖情况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国一项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金融业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从业人数大幅减少。这两个曾被誉为“黄金产业”的行业,如今裁员频繁,许多从业者被迫转型至自媒体、国企或其他领域谋求生计。尽管中国官方表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专家指出,这反映了失业率上升及行业萎缩所带来的深层危机。
中国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近日在上海下水,并命名为“四川舰”。中国军事专家指出,这一舰艇通过“弯道超车”的创新设计,突破传统限制,性能接近轻型航空母舰。然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期频繁展示军工成果,既是为了向外界展示其军事实力,也意在掩盖军方高层人事调整的负面消息。
中国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衰退,显示通货紧缩仍在持续,但城乡消费却呈现“城市冷、乡村热”的逆势现象。经济学者分析,一线城市如上海的零售支出增幅远低于西藏等乡镇,原因与青年劳动力集中在城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密切相关。城市消费降级与返乡趋势明显,而乡镇则因刚需消费和人口增加带动消费增长。
美国NBA时隔六年后宣布重返中国举办季前赛,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为美中篮坛重新建立桥梁,也在中美关系紧张局势中释放了微妙信号。中国篮坛人士认为,重启NBA中国赛既可带动两国间的篮球交流,也能在中国消费低迷时促进篮球经济市场。
美国前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戴维·珀杜(David Perdue)被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命为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后,他的对华立场引起中国舆论的高度关注。中国社媒上多称他“反华友台”。不过有关专家对此存有一定的疑问,并认为珀杜派驻中国将扮演“白脸”的角色。
中国近来由于企业营收困难或倒闭增加,劳工欠薪争议频传,而且欠薪的行业从房地产扩至其他行业。劳工专家说,中国整体经济下滑造成讨薪潮提前,而建筑业、汽车制造业和出口部门则成为2024年欠薪的“重灾区”。更值得关注的是,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也造成公共部门大量拖欠薪资,这种情况恐怕危及社会安全与执政稳定性。
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Raymond Greene)12月4日在台湾高雄的中山大学发表演说时表示,将从韧性、安全和互联互通三大核心要务,来深化美台合作。谷立言直言,中国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是台湾的最大挑战,美国将致力于协助台湾融入全球经济,并支持台湾积极且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中国“卫生巾之乱”自11月延烧至今仍未停止。众多品牌卫生巾被揭露虚报长度、国家监管标准宽松,甚至有黑心棉疑虑等因素,使消费者对这个刚需日用品的信任度崩跌,并引发“全民测评”的风潮以及要求创建新品牌和加强监管的“自救行动”。
以揭露中国活摘器官、器官交易为主题的纪录片《国有器官》在台湾上映后,相关部门接获二三十起恐吓威胁,要求取消播映,甚至以引爆炸弹相要挟。经刑侦机构研判,一些恐吓电邮来自中国。受恐吓的公民团体批评中国试图打压台湾的言论自由。这显然已踩到台湾人的红线,因此坚持继续放映。
中国“白纸运动”届满两年。2022年11月底一场悼念新疆乌鲁木齐一座居民楼火灾遇难者的抗争活动,串连起在中国逾200间高校学生,举起白纸抗议疫情封控政策,这场被称为“白纸运动”的示威浪潮,席卷中国21个省分,为中国政府长达三年的新冠动态清零政策划下句点。时隔两年,中国政府更忌惮群众集会和自由论述、但在官方织起的维稳大网中,人们还在缝隙中寻求发声的机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