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10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哪咤2》破纪录登顶中国影史票房 民族主义加持还是昙花一现?


2025年2月11日,一名男子走过电影“哪吒2”的海报。
2025年2月11日,一名男子走过电影“哪吒2”的海报。

动画电影《哪咤2》以破百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也成为亚洲首部突破百亿的电影。中国院线全面排片力推,使其票房一路攀升。但在票房狂飙的背后,影片的叛逆精神和“逆天改命”主题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也引来关于审查尺度与民族主义话题的热议。电影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国产动画在“新国潮”风潮下获得爆发式增长,但若无法持续推出高质量作品,恐怕《哪咤2》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

2025年2月12日,中国四川成都的两座大楼上亮起了电影“哪吒2”的人物画像。
2025年2月12日,中国四川成都的两座大楼上亮起了电影“哪吒2”的人物画像。

百亿票房引爆热议:逆天改命还是情绪宣泄?

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丑怪魔童,挑战体制逆天改命,也拯救了中国低迷已久的电影票房。而魔童的“逆天改命”故事也被认为是对现实压力的象征性反抗。

根据网络平台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3日,《哪咤2》总票房突破100亿人民币(约13.7亿美元),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在微博上,“哪咤2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第1”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阅读量破2.5亿。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2月11日的报道称,许多年轻观众在《哪咤2》里发现自己的影子,标志中国新力量电影人已进入新的文化生态发育阶段,新的艺术语言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情怀。

在微博上,观众对“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反响热烈,认为哪咤的形象正是年轻一代对抗现实、渴望改变的投射。河南博主“小野的瓜田”发文赞赏中国新神话时代“不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上海博主“陈如是说”称,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中国人个人情感的要素之一,更是炎黄华夏一族全体的共同命格。几千年文脉不绝,正是群体的独立、自主和抗争的意识延绵。”

黑龙江博主“听雨0513”发文,“人这辈子,年轻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哪咤:我命由我不由天。……老了后才明白大家其实都是土拨鼠:老老实实混口饭吃都那么难。人人都在共情哪咤,可实际上99%的人都是陈塘关百姓!”

广东博主“玉美的自律搞钱记”指出,“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现实压力,内心渴望掌控命运,但往往感到无力。……哪咤叛逆、不服输,但也充满人性化。……观众通过影片获得了短暂的“理想实现”的爽感。”

哪咤的叛逆精神带来的情绪释放,被认为是一种“压力代偿”现象。深圳一位曾担任导演的张先生向美国之音分析,《哪咤2》吸引亲子观影,而家长多是80后和90后一代,他们大多面临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压力沉重的问题,因此哪咤的形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寄托。

张导演说:“在中国这个阶层固化的社会,想实现这个阶层跃迁、改变命运已经很难很难了,电影里以死相拼的这种哪咤精神,就唤起了人们一种叛逆的一种共情,用自己的抗争逆天改命,这就是红卫兵情绪。但是现在不能够像红卫兵一样、造反有理了,那么就看这么一个电影来刺激一下,变相的精神麻痹。”

2025年2月11日,一个男孩跑过电影“哪吒2”的海报。
2025年2月11日,一个男孩跑过电影“哪吒2”的海报。

挑战权威?电影叛逆精神的“红线”

尽管哪咤的形象带有明显的挑战权威色彩,但业界普遍认为,该片严格遵守了中国电影审查的“红线”,并未真正挑战最高权力。

张导演指出,哪咤的叛逆是对“封建残余”的挑战,而非对现行体制的反抗,因此能够顺利过审。

“这个是坚不可摧的一个极权主义,你虽然很强大,但是你最终推翻不了我的,这个是强大的一种傲慢和优越感、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他剧情里面结尾反叛成功、把天庭推翻了,那绝对是不能通过(审查)的。”他说。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指出,奇幻电影可以带来快乐、想象与发泄,《哪咤2》的叛逆精神让对中国经济情势不甚满意的年轻和中年世代产生共鸣,但电影中的“叛逆”受到限制,并未打破最高权利,整体叙事没有明确的国族论述或批评主义,没有超越政治红线。

吴国坤告诉美国之音:“挑战之下其实也有底线,其实最后他有成功吗?或者挪咤有真的是把天庭打趴吗?也不是,所以他穷尽一个界线,给民众的心理上安慰。天马行空的动漫、神话或者是喜剧,其实也是跟审查当然有一些微妙的共生的关系。”

吴国坤认为现在观众倾向有想象力的、具娱乐性、或与当代有共鸣的电影,《哪咤2》描绘家庭伦理和两代关系挑战题材,搭配春节档期有浓厚大团圆气氛,吸引全家观影也成为票房助力。

“新国潮”背后的民族主义复兴

《哪咤2》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叙事和情感共鸣,还得益于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国潮文化”的大力推崇。

吴国坤认为,中国动画近年在美学和技术上有所突破,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动漫结合的“新国潮”趋势逐渐显现。他表示,从文化软性角度,呈现中国众多的文化遗产能引发民众真心的感动,尤其有好的故事,搭配中国元素,再加上媒体鼓吹民族自豪的推波助澜,对文化民族的认同会通过电影中发生作用。

然而,张导演则直言,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动漫结合的“新国潮”背后隐藏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盲目自大”的倾向值得警惕。

他说,因为国潮、国风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形同变相的民族主义复兴且极度排外,应审慎反思“全盘国潮化”是否有利于影视行业发展。

票房奇迹还是昙花一现?

张导演也指出,《哪咤2》的亮眼票房,主要仍归功于排片量的操作成功,立基于政策红利。中国2023年实施《国产动画电影振兴计划》要求院线保证国产动画排片不低于25%,目前全国院线各影厅全天播放。而《哪咤》第一部建立了口碑,再加上精准市场评估,现阶段适合儿童和成人观看的亲子动画在中国电影仍是空白,《哪咤2》填补了低幼化动画产业现况。

位于福建、不愿具名的影视博主刘先生认为,中国电影行业没有预料到《哪咤2》的票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创票房奇迹的四大因素是:质量过硬、春节档,对手没竞争力和社媒营销。目前中国院线荧幕倾全国之力延长放映,把票房数据做到最多、最大、最强。

刘先生对美国之音说:“中国电影市场苦哪咤久矣,太多烂片了,难得有一部细糠,所以大家都蜂拥而至。这两年的好莱坞的好片没几部,漫威的话那些又审美疲劳了,以至于难得出现了一部耳熟能详的、又是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引起共鸣的,又是在春节热热闹闹的,大家就去支持。”

此外,春节档推出老少皆宜的动画片成为拉高票房的关键,中国春节档可吸引约六成一年未进影院的观众购票观影。加上短视频营销和羊群效应,社媒热度造就哪咤的出圈。而中国电影院与票房的分润机制,吸引老剧院和歇业影院重新开放,排片给哪咤拉动经济。

就质量而言,刘先生分析《哪咤2》依循经典好莱坞叙事,包含人物塑造转变,对抗父权和制度引发共鸣,故事大胆、立意有高度,而“五年磨一剑”的动画技术也备受肯定。

但他也表示,如果中国电影不能持续推出高质量作品,那么《哪咤2》只是一个美好的制高点,而非行业真正的转折点。真正决定中国国产动画未来的,是后续能否持续推出优质内容,而不是靠政策红利和民族主义情绪一时推高票房。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