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José Raúl Mulino)星期日(2月2日)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会谈后宣布,巴拿马不会续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会研究提早退出的可能性,从而成为首个退出该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学者分析巴拿马接受美国条件彰显一带一路的成效不彰,吸引力大幅下降。雖然中国舆论多批评美方施压,但中方应会避免在此时间点与特朗普政府产生正面冲突。
巴拿马总统府公告指出,在巴拿马和美国达成的协定中,巴拿马承诺不再延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7年11月17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另一方面,双方同意延长巴拿马外交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24年7月1日签署的协助处理移民问题与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
发布消息的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日晚间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向媒体称:“这条运河不应该交给中国,而是交给巴拿马。交给中资管理,是愚蠢的行为,他们违反协议,我们要把它拿回来,否则将发生强而有力的事情。”
巴拿马是第一个参与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拉丁美洲国家,在2017年与中国建交后签署加入一带一路。根据合约条款,每3年可续约延长3年,中巴两国于2020年及2023年续约。
中国舆论批评美方施压
中国外交部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中媒也未见相关报道。
社媒微博风向多批评美国施压巴拿马,上海博主“战舰恬淡”称“威逼利诱是美国的惯用手段”。
浙江博主“野马共和”发文“懂王孤立主义的极致回归,就是西大对东大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激反应”。
西班牙时事博主“万事支持哥”发文“川普对各国的施压,实质上只是为了逼他们上自己的谈判桌,进而达成一致对外的效果”。
北京军事博主“战刀007”分析未来运河控制权的谈判将出现三种情况,“一、李嘉诚获得一笔补偿出局,由美国企业接手;二、美方直接出兵,李嘉诚血本无归出局;三、中方介入后,美方被逼无奈维持现状”。
黑龙江网民“崔玄珠”认为,“说明美国统治层已经意识到中国比他强了,所以特朗普其实是在战略总撤退,把北美能兼并的兼并”。
四川网民“御剑空鸣”回应“与这些小国合作风险的确就比较大,既然选择了,巴拿马等小国就不要反覆横跳,不然更会被反覆按在地上摩擦”。
学者:改由企业名义合作
在巴拿马决定不续签一带一路协议后,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在巴拿马运河的运作的中国企业未来可能面对中资经营的港口被巴拿马国有化,或由美国公司收购。
庄嘉颖对美国之音说:“各国会以它自己的需求来评估跟中国合作的好处,以及他们需要承担怎样的风险。现在我们还没有听到中国的明确反应,中国当然可以抗议或者向巴拿马施压,但是在这个时间点,没有必要跟特朗普政府正面冲突。”
李嘉诚旗下的香港长江和记实业自1997年经营运河的巴尔博亚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尔港(Cristobal)两个关键港口。庄嘉颖指出,由于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部署军力的要塞之一,美国国防方面长期以来对中国在巴拿马的投资感到不安。
庄嘉颖分析,巴拿马政府一方面评估美国若对巴拿马实行制裁,巴拿马的损失可能大于从中国一带一路的获益;另一方面则因中国近年经济下行,无法积极投入资金,习近平定调“一带一路转向小而美”,使得一带一路现在的贸易投资或经济刺激充满变数,吸引力远不如早期。
另外,巴拿马在历史上经历美国进军和政治介入的阴影,所以特朗普“放狠话”会引起负面的历史想象。而巴拿马现任政府对美国态度相当友好,更愿意调整政策。
但庄嘉颖直言,尽管巴拿马终止一带一路能消除美方国防部门对中国的疑虑,卻无法阻止中国持续在巴拿马施展经济影响。
因应美国压力,中国与其他国家可以放弃官方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改由企业名义继续实质合作,像是中国近年会在第三国注册子公司进入限制较多的市场。
巴拿马与中国关系将减弱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指出,巴拿马政策转向时间点显然基于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曾伟峯告诉美国之音:“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强大存在,是中国几乎难以比拟的,退出一带一路,像巴拿马政府对美国的一些承诺,一定会实质降低中国政府对巴拿马政府还有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
然而曾伟峯表示,即便巴拿马与中国关系将趋弱,但避免牵涉违约经济成本,既有合约会继续执行,中国政府或中资企业对巴拿马运河的经营仍会保有一定程度影响,但美国会对此做出限制。
曾伟峯认为,多数国家签署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希望中国提供资金帮助国家建设,但中国与巴拿马签署倡议后,多个中资企业投资大型基建项目有延宕或取消,成效受到质疑。
曾伟峯分析,中国除了祭出外交战谴责美国“霸权主义”,只能从外交层面与巴拿马进行更多接触,通过软实力、文化对其产生影响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