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1968年4月遇害后,全国一百四十多个城市爆发种族暴乱,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骚乱是其中最惨烈的。40年过去了,这个城市依然还在医治暴乱留下的创伤。民权人士说,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已经大大改善,但是民族融和过程将是漫长的。
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运输业成本压力增加,但是铁路运输行业似乎“风景这边独好”,正在经历百年未遇的“复兴时期”。铁路公司呼吁政府给予更多政策优惠。不过,美国铁路竞争机制薄弱,线路基础设施差等因素......
“上大学难”可能是今年秋季一些美国学生的现实问题,因为许多民营贷款机构将取消学生贷款业务,或者提高贷款申请的门槛。业内人士称,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团体表示,上大学无用论可能抬头。
美国一些医疗保险公司正在调整受保人药费缴纳标准,改变过去只交固定低廉费用的模式,试行按药品成本比例收费。保险公司称,新措施能够降低参保费用,扩大受保人群。不过,昂贵药物使用者的财务负担将加重。
美国近来发生的学生打老师以及学生间的暴力事件,通过现场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事件细节正在披露和调查过程中。教育人士说,尽管这是零星事件,但是教师保护等问题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统计显示,美国劳工2001年以来的家庭中位收入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后呈现下降趋势。收入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医疗保险费的持续攀升,而企业主对职工医疗保险的态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美国国会议员合法行使的“指定项目专款权”是总统大选中涉及的一个问题。监督国会运作的团体呼吁提高这一权力的透明度,杜绝腐败。评论人士说,这是完善国会民主制度的需要。
美国乔治亚州将出现全美第一个按学生性别分班的校区。支持男女分班的人认为,公立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选择。有的研究还认为,男女生学习方式不同,分班有助于教师“因人施教”。
美国经济放缓对慈善机构的运作可能造成潜在冲击,并且将直接影响接受救助的民众。业内人士称,负面影响刚刚冒头,还有待观察。美国社会的乐善好施传统和税收等配套机制,将会继续推动社会的慈善捐助事业。
加州最高法院审理同性婚姻案件。支持和反对同性婚姻的法官和律师庭上阐述了不同的立场。法庭外面,围绕同性婚姻的两派各抒已见。
专门研究媒体发展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附属机构“优秀新闻计划”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媒体在迄今为止的选战过程中似乎有明显的报导偏向。统计显示,民主党的奥巴马是2月25号至3月2号期间最主要的新闻人物,是69%新闻报导的“重要”或者“主导因素”,有关奥巴马的报导量居全部候选人之首,同是民主党的希拉里位居第二,她在58%的新闻报导中是主导角色。
外来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速度正在加快,这同他们来美前语言和技能上都有一定准备有关。另外,美国现代经济体系也促进了移民的融合。不过,移民工作者认为,英语水平和教育准备如何仍然是移民能否很快成功的关键。
美国退伍军人从战场返回后的身心康复以及工作安置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退伍军人权益组织和舆论认为,美国退伍军人的社会医疗和服务品质很高,运作效率的改善也很大。不过,总的来说,退伍军人的安置效果好坏参半。
非盈利机构是人们选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途径。不过,非盈利机构和盈利企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等现象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有关舆论从市场机制、社会公益等方面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美国一些大学拥有庞大的捐助基金,而且资金规模越滚越大,大学之间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联邦政府表示无权干涉捐助基金的自主运作。不过,有国会议员过问这类资金的性质,并且敦促相关改革。
美国的许多高中开设大学类课程。这种课业设置对学生和学校有不少好处,不过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分布并不均匀,学生成绩也因学生族群不同差异很大,有的学校已经取消了这类课程。
有关美国民众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报告说,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国成人曾改变宗教信仰。美国人选择信仰也“货比三家”,新移民对宗教多元化的格局影响很大。另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数量可观。不过也有宗教人士说......
美国大学鼓励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努力又有了新的进展,普林斯顿大学将把10%以上的新生送到国外体验生活一年,然后才开始大学一年级学习。教育专家积极评价这项计划。不过,学生在国外的安全保障以及国外体验生活的实际效果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由于经济形势不好,一些美国民众迫不得已提前启用退休基金。理财专家指出,动用退休基金必须是最后选择。改善不良投资和理财习惯可能是抵御生活中经济风险的根本做法。
美国的传统报业正在萎缩,报导深度和广度受资金不足的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一种依靠非盈利捐助的“非盈利新闻”开始兴起,填补了报纸留下的报导真空。不过,这种媒体的发展目前还在摸索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