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正雄心勃勃考虑进军或扩大博弈市场同时,中国却接连发出公告,警告公民在海外赌博涉嫌触法。观察人士分析,若北京严格执行相关法令,东南亚的博弈市场恐遭重挫。
中国疫后经济复苏仍疲软,但对老挝的电力基础建设投资却不减反增。观察人士分析,这显示北京希望强化对老挝甚至是中南半岛的电力控制,长期来看将减少东南亚对化石燃料市场的依赖,但也有可能使当地政治决策遭到北京主导。
美国一个商业代表团本周访问越南,数家美国大企业名列其中。观察人士分析,这是美越在去年提升关系后的延续行动,虽然双方预计讨论的议题不太可能涉及到敏感的武器交易,但越南警方可能透过向美国采购新型设备来扩大对人权的压制。
柬埔寨首相洪马内本星期重申境内一条中资运河项目的重要性。然而,生态学家和学者示警,运河完工后恐严重冲击当地生态,洪马内此举恐是希望巩固权力,而北京也可借此压制河内。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3月12日结束对菲律宾为期两天的访问。访问期间,她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宣布要助菲律宾半导体厂增加一倍、对菲进行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
为期三天的东盟-澳大利亚特别峰会于3月4-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经济合作、海事安全及缅甸危机是议程焦点。
柬埔寨首相最近会晤马来西亚与美国政治与商业领袖,加强经济合作。评论指出,这显示中国近期海外投资大幅放缓,已经对柬埔寨造成冲击,且中国在柬埔寨的投资经常引发环境与社会问题,若未获妥善处理,恐影响柬国政局稳定。
中国电动车大厂近期积极在东南亚扩大布局,像是比亚迪就正在越南、印尼和泰国扩建基地。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电动车企业可望因积极配合东南亚多国的绿能政策而大幅受益,但不见得能为当地经济带来显著正面效益,资安问题更可能导致东南亚电动车发展受挫。
在缅甸内战进入第四年之际,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公开赞扬中国是缅甸的好朋友,试图重新加强与北京的关系。观察人士分析,缅军对中立场前后矛盾显示其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窘境,但近期推出的征兵法极有可能逼迫反对派大举反抗,彻底改变缅甸情势。
菲律宾指控中国和越南可能以氰化物捕捞方式破坏其传统渔场,使得围绕三国的南中国海争议再度引起外界关注。
新加坡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地位,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争相涌入,但近期有评论指出,中国企业的进驻也让狮城的非法活动增加。
印尼总统大选投票结束,根据非官方快速计票结果,现任国防部长普拉博沃预料将成新科总统。专家分析,普拉博沃将遵循现任总统佐科威的政策,与中国保持密切经济关系,但可能在南中国海主权议题上有更强硬的表态。
印尼总统和议会大选于2月14日结束投票,在官方正式公布选举结果前,三位华裔候选人接受美国之音访问,畅谈印尼华人现今与过往的社会地位演变、及华裔族群在当地的政治参与程度。
新加坡政府近日首次引用《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准备将一名归化港商列为“具政治影响力者”。观察人士分析,这显示这名人士的活动已经影响到新加坡的政治利益,但观察人士认为,相关法令恐怕难以有效吓阻中国在当地的统战活动。
回顾2023年,中国与菲律宾于南中国海争锋相对,导致两国紧张局势升级。观察人士分析,北京的海上侵略行径已经改变了南中国海现状,但马尼拉公开有关中国海警船非法行动的影像也取得成效,进一步强化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支持。不过,未来中菲的海上主权纷争究竟会有所减缓还是扩大,目前还很难说。
在北京与马尼拉关系因南中国海冲突持续恶化之际,菲律宾一名华裔富豪近期表达不支持菲律宾政府当前做法的立场,引发关注。不过,观察人士分析,这种言论无法如实反映菲律宾商界意见,近期民调结果也显示,菲律宾绝大多数民众并不信任中国,并支持马尼拉持续与华盛顿在南中国海深化合作。
近期包含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证优惠,希望加速观光业的复苏。不过,观察人士分析,中国经济欲振乏力,导致民众出国旅游的需求大幅降低,东南亚短期内恐难看到大批中客回流。
马来西亚晶片产业人士透露,数家大马半导体业者正与中国芯片大厂合作组装高端芯片。观察人士分析,此举将有可能让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产业重现过往荣景,进一步扩大市占率,但也有可能因美国在未来扩大对中国晶片业制裁,而遭受冲击。
北京近日表示已促成缅甸军政府与部分少数民族武装团体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然而,观察人士分析,中国出手调停不仅难以促成缅甸的永久和平,还可能让当地毒品贸易和人口贩运更加猖獗。
12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越南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观察人士分析,尽管双方看似签署多项协议,但实质的合作有限,河内似乎不愿接受北京的“命运共同体”说法,中越也没有就南中国海冲突达成共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