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3月25日报道,为应对北京带来的挑战,美日同盟将展开六十四年以来最大的升级。专家认为,美日同盟升级合作来提高威慑力,可防止中国误判情势而犯台,也为同盟关系带来更高程度的制度化与不可逆性。
日本内阁3月26日决定批准日本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开发的次世代战机出售给其他国家。这是日本第一次允许出口与其他国家共同生产的致命武器。专家认为,日本必须松绑防卫装备出口限制,以因应中俄朝造成的地缘威胁。藉由对北约国家输出武器,日本可加深欧洲参与对于中俄的牵制。
关于台海爆发战争时驻韩美军的部署问题,驻韩美军司令与负责印太外交事务的美国众议员均表示应维持现有兵力规模。专家认为,日本与韩国对于台海问题的立场一致但重点有所差异。对韩国来说,朝鲜在台海发生冲突时趁机发动攻击是最大的威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3月20日访问澳大利亚,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与总理会晤。双方讨论了被中国以间谍罪判处死缓的澳大利亚籍华裔作家杨恒均的问题。
日本外务大臣宣称将官民携手抗衡“经济胁迫”,并通过外交帮助提升经济实力。专家表示,日本已经通过防卫装备移转,联合友好国家共同对抗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并转移投资至具有相应产能的国家,以脱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中国、菲律宾执法船只在争端海域的冲突升级,双方都坚持拥有该水域的主权。专家认为,中国无理的态度在南中国海、台海如出一辙,在其认知的海域内执行权利的行为将使冲突不断升高;对菲律宾而言,西菲律宾海安全的迫切性更甚于台海与南中国海。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2月26日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将与日本政府共同在九州岛构建半导体供应链。专家表示,半导体是“台日同志国”的经济主轴,台积电在日本设厂是“链实力”来落实经济安全保障。
澳大利亞宣布未来10年将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水面作战舰队的规模扩大一倍以上。专家认为,澳大利亞的国防改革以及“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核动力潜艇计划的进展已经让北京不再把澳大利亞视为可拉拢的对象,而“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在特定的技术或安全领域上将有弹性地与其他国家扩展合作。
菲律宾与中国在南中国海对峙情况升高,菲律宾积极强化与日本等区域民主国家的合作。专家表示,日菲若签署《相互准入协定》将有助于平衡区域势力及维护区域安全,在经济领域上菲律宾则应该提防中国的援助跳票,以及中资介入对菲律宾国安的影响。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2月1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持续恶化。专家认为,中国的战狼作风使日本政府无法改善日中关系,目前依然频繁的贸易往来也将逐渐冷淡。
2024台湾总统与国会大选尘埃落定。许多年轻选民对于蓝绿两党的恶性循环感到厌恶,不愿再被两岸议题绑架,但在国安问题上站队美国。
澳大利亚智库的研究报告显示,油管(YouTube)上有庞大的频道网络利用人工智能(AI)宣传“亲中反美”的言论。专家表示,这些讯息已经影响到同温层与中间选民对于民主制度的信任,搭载AI生成的内容使澳大利亚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2024年1月13日台湾大选中的立法委员选举结果揭晓,蓝绿白三党皆未能达到国会过半。专家认为,这反映出台湾人民对于权力制衡的思维,促使执政党须学会与在野党协调。
2024台湾总统大选即将登场,来台观选的中国海外民运人士认为,台湾民众对于选举已经达到理性客观,选举程序的公开透明令人感动,对于中国政权的抵抗愈来愈强,但是对中共的渗透认识不多。
菲律宾最近表示拟在仁爱礁(也称仁爱暗沙)建灯塔。中国随即表示此举是严重侵犯主权,将坚决应对。专家认为,菲中在南中国海可能发生新的冲突引爆点。
日本政府决定出口“爱国者”地对空导弹系统给美国以补充美国的库存。俄罗斯对日本发出警告,称日本生产的“爱国者”导弹可能出现在乌克兰,将对俄日关系造成“严重后果”。有关专家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军备转移将成为美日台同盟建构威慑力的行动依据,而日本同时向美国与菲律宾出口军备,可能引发中国在东中国海加强军事演习。
澳大利亚法院上星期裁定,墨尔本华人杨怡生(Di Sanh Duong, 又名Sunny Duong)犯有策划外国干预罪。专家指出,中国透过收买或资助政治家来渗透并介入选举,对澳大利亚政界的影响不分党派,也造成了学术圈的自我审查。
美日澳近期与一些太平洋岛国强化安全合作,并签署安全协议。专家认为,贫穷和缺乏经济发展是造成太平洋岛国内部不稳定的根源,但中国对岛国的经济投资忽略了岛国最重视的问题,使岛国重新审视其区域架构。
中国网红上载日本餐厅禁止中国人入内的告示,入内骚扰店家并报警。专家认为,这样的事件使得原先对中国较具好感的日本年轻人因此逐渐厌中,而日本政府得以迅速强化防卫力,可能是受到民众日益恶化的对华情绪所支持。
在日韩关系修复,逐渐形成东亚地区美日韩战略合作的同时,中俄朝也形成三方合作。专家表示,俄罗斯藉由援助朝鲜以制肘中国,朝鲜也趁战争冲突向俄中索取筹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