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边境城市雷诺萨(Reynosa)也是很多移民聚集的地方。那里有不少移民庇护所。不过很多中国“走线客”如果在雷诺萨停留,往往会选择住旅店。
从厄瓜多尔出发,穿过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俗称“走线”。过去几个月来,以这种方式赴美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星期三(5月10日),在墨西哥边境城市马塔莫罗斯(Matamoros),我们遇到数名从那里渡河进入美国的中国“走线客”。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发布的2023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中国的新闻自由度在全世界排行倒数第二,仅高于朝鲜。报告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记者监狱,对记者的箝制越来越像朝鲜。多位驻华外媒记者也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新闻环境每况愈下,几乎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因此,今年评比被下调,不令人意外。
虽然全世界都在关注类似巴赫穆特正在发生的那种逐屋巷战,但是乌克兰战争前线的多数地段却有着非常不同的现实:乌克兰军人深挖战壕或者隐蔽在树丛之下,长时间地等待着命令或者敌人进攻的消息。
纽约是一座不眠之城。不过这个纽约是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的纽约,昔日名为诺夫戈罗德西克。城市的街道空空荡荡,建筑物处在半废弃状态,地窖一片漆黑,这使得炮声仿佛更加响亮,甚至更加吓人。俄军和乌军就在城市周边,战壕彼此相隔只有几公里。炮火似乎从未止息。
我们在人行道上遇到了亚历山大·彼得连科,当时,在清晨的一次轰炸后,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碎玻璃。他唇上留着一撇浓厚的白胡子,戴着黑色的冬帽,默默地跟我们打了招呼。
随着冲突升级,波兰边界沿线社区继续生活在战争阴影之下。去年,他们看到数百万乌克兰人为逃离俄罗斯的入侵而涌入波兰。与此同时,波兰人不得不去适应发生在家门口的大规模战争。
在连接乌克兰东北部与俄罗斯的铁路线的道边公路上,新科扎恰是最后一个对平民开放的目的地。
49岁的谢尔盖·扎姆连科曾经在恰索夫亚尔的市场卖鱼。但是,当战火逼近时,他把自己的小货摊搬到了城外路边。
乌克兰人过去习惯了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供电不断的日子。然而,在俄罗斯开始轰炸他们的电厂之后,国家的一种“新常态”开始了。
在乌克兰利沃夫的圣潘捷列蒙医院,在战争中受伤截肢的军人勇气不减。
上百名示威者来到巴黎市中心的人权广场,用标语牌和口号表达对11月底在中国大陆各地发生的抗议活动表示声援和支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法国大学上学的大陆留学生,多位受访者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街头抗议活动,是国内在街头发声的学生们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让他们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声音。
英国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举行国葬,民众怎样看她一生的政治遗产?她的儿子查理斯三世继位,能否继承母亲的软实力?
英女王的灵柩开放让民众瞻仰,连日来有数以十万计的人排队致敬。美国之音记者获准入场采访,作近距离观察。
英国民众对伊丽莎白二世的喜爱已然跨越了是否支持君主制的界限。在失去了女王这一国家的精神支柱后,英国是否会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新时代呢?
在上周四晚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离世的消息公布后,地处伦敦市中心苏活区的唐人街也很快宣布停办原本计划在周末举行的中秋节庆祝活动,并在唐人街内开设了两处签名悼念处,供人们前来寄托哀思。在英国的华人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女王,同时也在展示着他们与英国社会间的不同连接。
英国伦敦——伦敦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多元的城市之一,这里有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移民。在前来白金汉宫悼念女王的人群里,有着形形色色的面孔。我很好奇这些非洲裔、亚裔或是加勒比海裔的英国人是如何看待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
英国伦敦——常居瑞典的我,在周四的午夜收到了前往伦敦,报道女王离世的通知。周五的下午,我坐上了前往伦敦的飞机,并在傍晚走出了斯坦斯特德机场的候机大楼。处于职业的敏感和工作的需要,我在到达机场后就开始搜索一切与女王离世的相关信息:机场的电子屏幕,表情悲伤的人,或是白色花朵、黑色袖章之类,与哀悼有关联的东西,但也许因为我的视野太有限,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目标。
周六上午九点,我来到了伦敦市中心的格林公园,从公园的北门步行大约7、8分钟,就可以到达白金汉宫。虽是周末的早上,但已经有很多前来向女王告别的人。
1998年初夏,我和一批记者一起前往阿富汗的霍斯特省与一个激进组织的首领见面。这个组织已经发动过一系列的袭击,并且将宣布成立一个新的恐怖主义集团。我们达到的时候,那些阿拉伯战斗人员向空中鸣枪,欢迎他们的首领艾曼·扎瓦希里 (Ayman al-Zawahiri)及其首席赞助人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抵达他们位于这个阿富汗东部省份的临时总部。那里距离巴基斯坦边界不远。
美国派出了“亚伯拉罕·林肯”号(USS Abraham Lincoln,CVN-72)航母打击群参加2022年“环太军演”。“林肯”号不仅有美国历史上首位核动力航空母舰女舰长,而且也拥有一个非常年轻的队伍--5000名水兵的年龄基本上在21岁到28岁之间。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挑战时, “林肯”号舰长说,“我们只想让自己更好”。
台湾军队没有被邀请参加2022年的“环太平洋军演”(“环太军演”,RIMPAC),不过,台湾派出了另外一支部队--台湾的媒体大军。 在今年的环太军演中,台湾出动了至少5家媒体来报道本届“环太军演”。台湾记者说, 台湾人关注“环太军演”是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台湾人有“代入感”。他们说,虽然台湾明白需加强自身的防卫力量,但是台湾也希望能得到朋友和伙伴们的支持,而“环太军演”展示的正是朋友和伙伴的协同力量。
虽然战争如今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但是在乌克兰各地的很多人仍在表示震惊。这些人往往是那些还记得前苏联时代的老年人,而且住在乌东,俄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99岁的安托·哈库里(Unto Hakuli)和他的老兵同袍兼好友、94岁的塔皮奥·涅米(Tapio Niemi)仍然生活在芬兰边境地区的森林与冻湖地带。80多年前,他们曾在这里与入侵的俄罗斯军队交战。
前白俄罗斯领导人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本星期逝世,享年87岁。他的离去带走了苏联的一段历史。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