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和争议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关注点,但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他们还在关注另外一些东西,甚至比他们对于赛事和争议的关注度更高、更强烈。这就是北京奥运发行的吉祥物冰墩墩和其它纪念品。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周五(2月11日)表示,俄罗斯花样滑冰选手卡米拉·瓦利耶娃的药检结果显示,她服用了违禁药品“曲美他嗪”。这个消息不仅震动了北京冬奥会,而且把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俄罗斯运动员屡屡被发现使用兴奋剂的不光彩的历史。
冬奥赛事目前正在火热进行,赛场外运动员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运动员通过Tik Tok向人们展现了奥运村的便利,也一些运动员据报对奥运赛场的比赛天气及隔离酒店的环境提出不满。但在中国官媒和社交媒体的宣传中,大多出现的却是运动员们对于各类设施的表扬。
美国华裔花样滑冰选手陈巍周四在北京冬奥会上赢得金牌,弥补了他四年前在平昌冬奥会上的遗憾。同时,韩裔滑雪板选手金善也为美国队赢得了半管金牌。
北京冬奥期间,许多华裔奥运选手的国籍问题引发许多争议及反思,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在美国出生长大,但在2019年宣布将代表中国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谷爱凌。她本周为中国夺金后,中国体育总局立刻发贺电,希望她“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为实现体育强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美籍华裔陈巍2月10日中午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自由滑比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金牌。周四是美国冬奥代表队在这次冬奥会上表现最佳的一天。到目前为止,美国队已经获得3枚金牌,奖牌总数达到9枚,超越了中国。
在新冠疫情、外交抵制之中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进行仅一周,便在邻国韩国引发了强烈的不满。从开幕式上身穿韩服的女性,到短道速滑充满争议的判罚都不断加剧着韩国社会的反华情绪。美国之音采访了四位韩国民众,聆听他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看法。根据受访者要求,本文进行了匿名处理。
为了拉抬夺金概率,中国在此次北京冬奥前归化数十名的外籍球员,其中两位来自美国的归化选手谷爱凌和朱易受到的两极化待遇引发关注。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的归化政策现阶段看来不仅无法保证金牌入袋数,对提振冰雪运动的长期效益也仍有待观察。部分专家更直言,中国的归化政策短视近利,不仅激化了中国奥运迷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归化球员也来巨大压力。
奥运赛事通常是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最佳场合,也是企业愿意投入重金成为奥运赞助商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为奥运砸下重金的多数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却一反常态选择了低调和沉默。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国与美国和西方的对立,本届奥运会让这些企业陷入了两难困境,而且随着对立的加剧,世界名企会发现,今后同时取悦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会越来越难。
两届残奥会运动员泰勒·卡特(Tyler Carter)希望在2月25日抵达北京,尽管他面临极为艰难的障碍。这位28岁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争取在美国队获得一席之位,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会面对“大量”的防疫限制而不责怪任何人。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奔上了外交活动的快车道,与前往北京参加仪式的多国首脑密集会面洽谈,并分别与包括俄罗斯和阿根廷在内的五国发表联合声明。本次冬奥是否成为习近平取得“外交成就”的平台? 中国是赚了还是赔了?中共“不搞奥运政治化”的宣誓是否不攻自破?
尽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Thomas Bach)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与中国著名网球女运动员彭帅见了面并称国际奥委会已经回答了“彭帅在哪里”的问题,但是此举显然未能平息外界对彭帅的自由与安全的担忧。星期三(2月9日),美国多名联邦参议员推出跨党派的决议案,呼吁中共当局保证彭帅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并责怪国际奥委会未能强有力的挑战中共有关彭帅是安全的说法。
北京利用冬奥会营造国民的民族自豪感,渲染爱国主义气氛,然而在令人目眩的铺张豪华场面背后,人们到处都可以体验到感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冬奥会举办地没有冰雪,举办方便用金钱和科技堆砌出一个人造的冰雪世界,成就了北京作为世界上唯一举行”冬夏双奥“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是对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那些奉行与病毒共存政策的国家运动员而言,北京冬奥会闭环内严格的防疫措施让他们直喊吃不消,甚至质疑某些严格的防疫措施,是否就是在侵犯人权。
上周末曾与中国著名网球女运动员彭帅见面餐叙的国际奥委会(IOC)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星期三表示,国际奥委会已经回答了“彭帅在哪里”的问题,而下一步就是期待在今年夏天与她在洛桑再次会面。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北京冬奥会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在人们关注奥运赛事的同时,冰雪题材影视剧、冬季运动真人秀,与奥运及冰雪运动相关的文艺作品也陆续登上了中国的大小屏幕。有分析认为,这场冰雪主题流量盛宴可能有中国官方的支持,而这些冰雪题材作品以及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背后,可能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推进中国全民体育以及体育强国的动机。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新上任的校长改变了他早些时候撤掉张贴在校园的一组抗议北京奥运会的海报并责成警方对此展开调查的决定,称他的反应是错误的,并说在对海报的内容和意图有了充分了解后认为,它们不是种族主义,而是政治声明。中国学生团体此前向校方投诉,称这些海报“煽动种族仇恨和民族矛盾”。
冬奥会开幕式当晚,北京保安在众目睽睽下,推搡驱赶正在连线直播的荷兰公共电台NOS驻京记者邓达斯(Sjoerd den Daas)。这个新闻事件全网“炸锅”后,国际奥委会第二天表示,这是一起“不幸”和“孤立事件”。尽管北京与国际奥委会发誓保证外国媒体自由发言,舆论仍然担忧在冬奥会期间外国媒体是否能在中国境内自由地开展工作,外国媒体记者在冬奥会期间究竟享受什么“自由”待遇?
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美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不负主办国的众望,为中国夺得一枚金牌。一直声称反对体育政治化、奥运政治化的中共政权立即发出贺信,期待这位来自美国的滑雪高手和中国其他运动员再接再厉,“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
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批评中国决定让一名维吾尔族运动员在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是为了分散人们对中国侵犯维吾尔人人权的注意力后,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发表声明,指责美大使的这个说法“毫无事实根据,充满政治偏见,严重毒化中美关系”。
中国网球运动员彭帅星期一对媒体否认她去年底曾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前中共高官对他性侵。
一名在北京冬奥会上被救护车带走隔离的瑞典记者已经找到继续工作的方法,就是为他工作的《快报》每天写在中国被隔离的日记。
北京举行的冬奥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唯一的世界大国领袖成为习近平最尊贵的客人。两位极权主义领导人举行会谈,共进午餐,并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对世界"稳定和公正和平"起到破坏作用,称“中俄关系无止境,合作无禁区”。
因指控中国政府前高层官员性侵而一度被失踪的中国著名网球女将彭帅,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又一次引起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她不仅与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以及运动员委员会前主席科斯蒂·考文垂(Kirsty Coventry)在北京见了面,并在北京的奥运俱乐部一起共进晚餐,而且还在中国奥委会官员的陪伴下接受法国《队报》(L’Equipe)的专访,再次否认曾指控他人对她性侵。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