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东时间周二(4月2日)通电话。对此,中国官媒周三(4月3日)多正面报道,展现对两国关系止跌回稳的企求。中国学者分析,此次拜习通话中,中美两国元首都看得出来,希望稳住双边关系,事实上,中美关系也正从谷底反弹回稳中。不过他们强调,两国仍有难解的根本性矛盾,因此,最重要的管控可能的冲突,不要爆发任何“意外”。
中国官媒及受到严格审查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正在传播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暗示乌克兰和美国与三月底俄罗斯的恐怖袭击有关。
台湾东部花莲4月3日上午近8时许发生里氏7.2级强震,强烈的震撼吓得不少久经地震洗礼的花莲居民仓皇逃出家门。位于市区的天王星大楼倒塌,一度造成数十名住户受困,而住在邻近该大楼的罗宜晃回到家中看见凌乱的场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上周启用新馆后,引发不少中国网民在社群平台上敲碗,盼“重启”驻成都总领事馆。分析人士表示,美中两国虽皆有意深化民间交流,但鉴于美国正逢选举年,双边重启总领事馆的机会渺茫;不过,若拜登(Joe Biden)总统明年顺利连任,他的第二任期内将是处理此议题的最好时机。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4月1日启程访问中国大陆,他在出发前强调此行是和平之旅,也是友谊之旅,希望促进两岸交流,避免战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很可能在马英九访问期间释回遭留置的一名台湾军人,做球给马英九并拉抬这次访问的意涵。
莫斯科近郊上周末发生的音乐厅恐攻事件造成至少143人死亡,美国据传早于案发前就曾警告,但不受重视,引发中国网民热议,不过部分网民竟将矛头指向美国,称其“自导自演”,另有官媒带头暗示华盛顿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关系。
两岸关系因2月中旬的一艘中国快艇在金门水域翻覆、导致两死而升高紧张情势,但同时也因合作救援几起发生在周遭水域的船难事件,又搭起了“善的桥梁”。观察人士指出,基于人道救援的普世价值,两岸执行联合搜救,互释善意,有助于缓解紧张态势。
中国政府第二次发布经修改统计方法后的青年失业率,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岁年龄层失业率为15.3%,相较头一次公布的数据上升0.4%。对此,不少中国网民讽刺数据根本没意义,失业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分析人士则指出,中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不论官方统计方式如何更改,都无法掩盖青年高失业率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解放军频传贪腐之际,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高喊打击军队“虚假作战能力”。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间接证实了解放军战力“灌水”的程度。他们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推动军改十年,标榜脱虚向实,但现在他的亲信将领还在宣誓打假,说明军中陋习难改。
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针对短视频应用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法案,引起中国舆论哗然,一些以鲜明民族主义立场著称的中国学者更喊话政府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纵有反击意志,但鉴于中国经济前景不佳仍须仰赖外资投入,可以预期反击的手段与力度都有限。
台湾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提出立法议案,拟将中国籍配偶取得台湾身份证的年限由现行的6年缩短为4年,但引发“洗人口”和公平性等疑虑。多个台湾本土社团3月12日前往立法院抗议,要求中国籍配偶(陆配/中配)入籍比照其他外籍配偶通过归化考试,展现对台湾民主自由价值的认同。不过,也有陆配团体站出来声援修法,反对差别待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7日出席中国全国人大解放军武警团组会议时下达指令称,中国要发展“新质战斗力”,并为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对此,分析人士解读,“新质战斗力”指的应是高科技和智能化作战;且鉴于其广布全球的利益,中国未来能否掌握海洋交通线将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此,在此战略下,解放军未来的策略应是运用大量无人载具来支援海上作战。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周四(3月7日)召开记者会,回应“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在最受瞩目的中美关系上,王毅称双方在拜习旧金山会晤以来确实取得一些进展,但又指控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在南中国海和台湾议题上,王毅虽未直接点名,言词中仍表达出对美国的不满。
中共中央现行的“三人帮”,也就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和他的两位政治局常委李强与蔡奇,三人的权力分工逐渐浮上台面。观察人士表示,就本周开议的“两会”来看,习近平一人独大下,主掌经济决策的国务院总理李强权力已经进一步遭削弱;至于曝光度极低的蔡奇因为负责维稳工作,份量可能高过李强。不过,李、蔡两人,甚至其他常委,都不可能成为习近平的接班人。
中国“两会”于下周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发布任内首份工作报告。预计,受到消费者活动下滑和房地产行业长期危机困扰的经济将成为今年会议上最受关注的议题,但是,分析指出,要期待北京当局端出大规模刺激措施恐怕不切实际。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低于50荣枯线,且是连续第5个月萎缩。在工厂难以斩获新订单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在即将到来的“两会”期间可能面临推出进一步刺激措施的压力。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将于5月20日就职。自从赖清德1月胜选以来,北京“一点一点”对台湾施压。路透社的报道说,台湾国安官员担心北京可能会在不诉诸直接冲突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台湾的回旋余地。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两会”召开之前发布一批被停止代表资格的官员名单,包括消失逾半年的前外长秦刚,引起外界关注。分析人士表示,秦刚以“请辞”方式卸下人大代表职务,或许是出自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亲信的开恩,但竟然没有任何异议,这也反映出习近平全盘掌握权力。
欧盟去年提出“去风险化”战略,以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反创新高,与欧盟的去风险策略背道而驰。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共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所率领的跨党派议员团周四和台湾媒体进行见面会,当被问及如何改善对台军售延宕交付的状况,加拉格尔建议美国应将库存的旧型鱼叉反舰导弹进行升级优先交付台湾,该委员会首席民主党成员克里希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则指出,台湾有潜力成为生产155毫米火炮的合作伙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