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总统陈水扁2月20日出席台湾国史馆为他编撰的访谈回忆录的新书发布会。他呼吁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一定要看这套书,因为赖清德未来的处境和他当年雷同,同样属于少数执政,要如何克服朝小野大的难题,走对的路、做对的事,他的八年执政经验绝对有参考价值。
一艘中国快艇周三越界进入金门周遭海域,遭到台湾海巡驱赶,快艇为躲避查缉而翻覆,造成两名船员溺水身亡。在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势下,这次意外会否升级为政治事件引起关注。分析人士另外指出,中共可能会利用此一事件进一步建立在台湾海峡以及台湾所划设禁限制水域执法的事实,扩大对台法律战。
中国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一场研讨会中指出,中国不会落入别人所设下的台海战争“陷阱”,中国会以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形式完成统一。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外有民主长城围堵,内有经济不佳的隐忧,崔天凯的说法反映出当前北京在台湾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存有“避战”的心态。也有分析指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是中共惯用的手法,不足为奇。
中国原本计划祭出针对网络游戏的强力监管办法,在引起资本市场动荡后缩手,接着急转弯大量批准新游戏上市。分析人士指出,为挽救当前低迷不振的经济,北京当局短期内会持续对包括网游在内的娱乐性产业放松管控,但仅止于短期刺激措施,并不代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改变了对网游的负面观感。
台湾新一届立法委员2月1日就职。上任第一天,113席立委推选出国民党籍的韩国瑜担任立法院长。分析认为,未来在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局势下,赖清德政府不但施政势必面临阻力,恐怕更须应付中国可能拉拢对北京友好的韩国瑜,扩大推动对台统战。
这个冬天,哈尔滨在中国社群平台上爆红,吸引了破纪录的游客量,也使这座冰雪之城一跃成为全中国最火热的网红城市。不过随着前一个网红城市淄博自喧嚣归于平静,哈尔滨在这个冬季之后是否还能站在顶流也格外让旅游业界人士关注。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月26-27日接连两天在泰国曼谷展开会谈,两人关注的焦点分别是红海局势与台湾议题。分析人士指出,红海局势动荡冲击到北京利益,美中有合作的基础;但北京不满台湾的大选结果,势必要求美方约束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分析人士说,这恐非华盛顿能接受的交易筹码。
议员阿米·貝拉(Ami Bera)和马里奥·迪亚斯·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率领的一行五人访团1月25日先会晤了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后与在野党领袖会面。分析人士指出,赖清德5月就职后,台湾将再度迎来朝小野大的新局,美方希望确保美台国会合作,并强化台湾的自我防卫能力,以守护台海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之子胡海峰在地方沉寂近6年后,本周终获任命,升任民政部副部长。分析人士说,民政部是个冷衙门,胡海峰能表现的机会并不多,但中共高层透过这个职位拉拢胡锦涛,也修复习近平过去对党内团派赶尽杀绝的形象。不过,他们说,胡海峰未来仕途或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契机,但真正受习近平重用的可能性不高。
台湾总统大选刚落幕,太平洋岛国瑙鲁1月15日宣布外交转向,弃台湾而转与中国建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早就布局、频挖台湾的外交墙脚,尤其选在台湾大选结果不如预期时,诱使他们外交转向,意在展现对民进党正副总统当选人的不满。他们说,赖清德在5月正式就职前,不排除北京还会挖走更多台湾的邦交国。
台湾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赢得2024台湾总统大选,抗中立场鲜明的民进党继续执政。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5月20日赖清德正式就职总统前,势必会延续甚至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威吓与经济胁迫,不过北京也要顾及正在回稳中的美中关系,对台湾施压力道应不致于做得太过火。
台湾总统大选在1月13日落下帷幕,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跟搭档萧美琴以558万票宣布胜选,但在同时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确定无法单独过半,这也是继2000年至2008年前总统陈水扁任期之后,民进党当局再次面临“朝小野大”的局面。
台湾大选倒数第二天,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及其搭档赵少康周四召开国际记者会。侯友宜强调,若是当选,在任内不会触及和中国统一的问题,台湾的未来由2350万人来决定;他也会特别重视“吓阻”,因此要充实国防实力,让对手不敢轻易启动战争。
台湾大选将在本周末迎来结果,漫长的竞选过程中,中国介入选举,试图影响台湾民众投票意向也成了各界观察重点。尽管台湾各政党候选人都表态反对境外势力介入选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从四年前到现在,境外事件确实影响台湾政治版图的变化。
台湾大选备受国际关注,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在选前4天向国际媒体说明,尽管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地介入台湾大选,期望在不启战端的情况下获得台湾,但是对大多数台湾人而言,维持现状是最好的政策,而身为民主国家的台湾政府也会依循人民的意志行事。
作为华人世界民主化程度最高的政体,台湾在本周六登场的大选,吸引了不少华语大V观选。这些具备中国背景的大V提醒中共长期以来对台湾操控的认知作战,不仅止于亲中或是疑美,最终目的就是让台湾各党派之间斗争不休,无力且无心携手对抗中共。
台湾总统大选将至,随着两岸情势紧张,部分台湾影视娱乐业人士也感受到敏感的政治味,甚至陷入政治表态的两难。在台艺人多半呼吁,让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并拒绝表态支持特定候选人,他们尤其对部分台籍艺人屡遭中国强迫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备感无奈。
自2024年元旦起,台湾的义务役兵役将从四个月恢复为一年,虽然首批受影响的男生尚未满20岁,无法在两周后的总统大选中以选票表达意见,但是多位已届服役年龄的青少年告诉美国之音,他们普遍对役期延长感到无奈。他们还受到中国操弄“战争与和平”认知影响,对未来可能要扛枪打仗感到不安。
全台十多所大学院校师生团体于12月29日举办青年政策辩论擂台,广邀民进党、国民党和民众党三党的竞选团队派员发表青年政策。对于台湾年轻人关注的低薪、高房价等困境,出席的学生说,各候选人阵营代表只提出了大方向,但缺乏具体改善的措施。
台湾周四晚间(12月28日)举办第三场总统候选人政见发表会,三位候选人激烈交锋,尤其是民众党的柯文哲一改先前保守的风格,左打民进党台独,右打国民党寻求和中国统一,颇有为两天后登场的辩论会暖身的意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