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8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王毅“回锅”人大记者会批美国,媒体更好奇谁是接班人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后离开。(2024年3月7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后离开。(2024年3月7日)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周四(3月7日)召开记者会,回应“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在最受瞩目的中美关系上,王毅称双方在拜习旧金山会晤以来确实取得一些进展,但又指控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在南中国海和台湾议题上,王毅虽未直接点名,言词中仍表达出对美国的不满。

王毅在记者会上一共回应了21个问题,涉及中美、中俄、中欧、中非关系,以及俄乌战争、以哈冲突、朝鲜半岛紧张、南中国海争端等。不过最受各界关注的依然是既竞争又合作的中美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去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会晤,双方虽然就共同处理分歧、推进互利合作达成共识,但美方仍持续对中国增加贸易和科技限制。

在被问及中方将如何应对此一趋势时,王毅回应说,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确实取得一些进展。但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做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王毅在记者会上向美方抛出四个质问:“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

王毅强调,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而不在中国。如果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必将害了自己。

美国“卡脖子”奏效 中国寻求技术突破有时间压力

分析人士表示,王毅明显是将中美关系的问题归咎于美方身上;此外美国对中国取得先进技术“卡脖子”,确实造成了中国的麻烦。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认为,王毅的回应符合中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基调,也就是希望中美关系往好的方向走,可是假如有不好的趋势,就会怪罪美国,说都是因为美方对中国有偏见和误解。胡逸山指出,虽然中国表现出十足信心可以突破美国的“卡脖子”,可是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目标;尤其从王毅的回应看来,美国限制中国对特定技术、供应链的接触管道,确实造成了中国的不便。

在南台湾台南的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表示,从习近平的角度来看,拜登既然声称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转身却又试图限制中国从荷兰、日本获取生产高阶芯片所需的原料与设备,显然就是没有落实承诺。王宏仁认为,面对更为鹰派的川普(Donald Trump)有可能回归白宫,中国自然有时间上的压力,至少在当下中美双边气氛还算缓和的阶段,希望能让拜登再稍微松手一点。

王宏仁说:“他(王毅)真正的诉求就是说,你(美国)要对于科技战的部分做解禁。11月大选之后有可能是不同的面貌了,有可能美国有一个新政府,到时候川普可能就不是这样子的一个对待方式的时候,我觉得他(王毅)有一点希望逼着拜登现在就赶快做一些放宽措施。”

谈南海和台海 美国角色不容忽视

谈到近来纷争频传的南中国海,王毅刻意以不点名的方式指控美国的角色。王毅指出,关于海上争端,中方一直保持高度克制,主张本着睦邻友好精神,尊重历史和法理事实,寻求各自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不允许善意被滥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对蓄意侵权,我们将依法正当维权;对无理挑衅,我们将及时据理反制。

王毅表示,环顾动荡的世界,南海能保持和平稳定,离不开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作出的努力,殊为不易,弥足珍惜。奉劝某些域外国家不要挑事生非,选边站队,不要成为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

马来西亚学者胡逸山说,中国一直试图将南海争端限缩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但是基于双方实力上有明显的落差,某种程度上东南亚国家是欢迎美国的存在。胡逸山向美国之音表示:“我们要习惯中国对于南海方面它的手段,是时软时硬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东南亚国家,就继续希望有美国在本区域持续的军事存在。”

在两岸议题上,王毅表示,台湾选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选举,选举结果丝毫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历史大势。选举结束后,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王毅强调,如果个别国家执意与台湾地区保持官方关系,那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大家迟早会看到一张国际社会遵守“一中”原则的“全家福”照片,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台湾学者王宏仁对此表示,中国势必会持续挖角台湾邦交国,限缩台湾的国际空间。不过对于近年来欧美各国和台湾建立密切的非官方关系,恐怕会更令中国感到不快。王宏仁认为,王毅的涉台谈话还是有部份是说给美国听,不过美国有自己的“一中政策”,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不会因此改变与台交往。

中国外交人才断层 媒体好奇王毅接班人

王毅今年已经是第十次参加两会期间的外长记者会,尤其今年更是“回锅”之姿登场,主要是因为去年主持记者会的前外长秦刚消失于公众视野,王毅才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兼任外长。

关于秦刚消失的原因,中国官方迄今仍未说明,自然引起众多媒体的好奇。台湾中央社报道,记者会结束后王毅要离开现场时,媒体冲上前询问“秦刚去哪了?”、“为什么被免职?”、“接下来中国外交部长的安排是谁?”不过王毅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在台北的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3月6日在一场座谈会中指出,中共“十八大”确立了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外长王毅的搭配,到了“二十大”因为杨洁篪退休,因此规划王毅和秦刚搭配,岂料秦刚出事,逼得王毅紧急回来兼外长。他解释道,以往中国外交梯队接班有着清楚脉络,比如杨洁篪下来,王毅可以顶上去,可是秦刚突然落马,把这个过程都打乱。他认为,王毅已经71岁,最迟到了2027年的中共“二十一大”也该卸任,可是现在还看不到接班的人选在哪里,这也凸显出中国外交人才断层的问题。

寇健文说:“这也反映出来了,整个外交系统处于人才断层的阶段。王毅如果继续续任外交部部长,其实背后反映出来现任外交部的正部级的官员还没有办法完全获得中共中央层峰的信任,把他拔擢上去。”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