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国目前的军力到底有多强? 布兰兹: 我们以前一直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区域军事大国,而这也是中国军力建设的目标。中国大力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希望自己可以在亚太地区投射力量,以阻止美国在亚太地区投射自己的军力来保卫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或是区域伙伴台湾等。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国一直在寻求超越亚太地区。他们出现在北冰洋、印度洋、非洲之角、波斯湾附近、甚至扩张到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很明显,中国正在努力将自己的脚印扩张到全球,或是通过军队的部署,或者在很远的地方获取后勤港口基地。
美中贸易战正式打响,美中关系似乎越来越走向敌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事务教授,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 Hal Brands)认为,中国其实有取代美国,成为主导世界的地缘政治力量的大战略,并正在为之努力。
中国《解放军报》7月2日刊登评论文章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十年没有打仗了,“和平病”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军方对解放军的真正战斗力仍然感到担忧。他们还指出,如果中国要发动一场战争的话,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域是台海地区。
2018年的“环太平洋军演”已经在夏威夷群岛拉开序幕,并将持续到8月初。这次军演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中国的“被缺席”。与此同时,越南首次在环太军演中露面。分析人士认为,越南参加环太军演值得关注,因为这显示美国是在联手亚太国家,抗衡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6月29日抵达他本周亚洲之行的第三站--日本。鉴于美中之间的目前的紧张关系,马蒂斯这次亚洲之行中对中国的访问最令世人关注。马蒂斯对中国的访问是否达到预期? 马蒂斯的访问能缓解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吗?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介绍了详细情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在会晤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时明确表示,“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丢”。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的表态凸显,美中之间在很多领域的分歧根深蒂固。他们还说,随着让美中可以得到互惠的利益的消失,南中国海、台湾、贸易等都有可能引发美中冲突,最终导致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6月26日(星期二)抵达中国访问。这次访问正值美中关系紧张加剧之际。目前,两国在贸易、台湾和南中国海问题上都出现摩擦。记者斯洋和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个话题。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6月26日(星期二)抵达中国访问。这次访问正值美中紧张关系加剧之际。目前,两国在贸易、台湾和南中国海等问题上都出现摩擦。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将在6月26日(星期二)到6月28日访问中国,这次访问正值美中紧张关系加剧之际。目前,两国在贸易、台湾和南中国海等问题上都出现摩擦。
韩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千英宇(Chun Yung-woo)星期四(6月21日)在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谈他对金正恩和朝鲜半岛未来的看法。他认为,如若美朝后续谈判进展顺利,朝鲜半岛“去核化”如果成功, 半岛的统一在短期内更难实现。
美国国务院亚太副助理国务卿黄之瀚(Alex Wong)星期四(6月21日)说,中国挤压台湾的国际空间,企图改变台海现状,这令美国非常担心。他还说,台湾在川普政府“印太战略”里将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川普总统越来越强硬的关税措施,中国政府再次誓言会做出强烈反击。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面临阻力的关口,与美国打贸易战会影响到习近平政府的政策选择,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国内债务水平的控制。
面对中国在南中国海一步步军事化的行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担忧,而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则警告,如若中国继续无视国际社会,将承担“后果”,但是,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现在做的只是口头上的警告和象征性的动作,仅凭这些动作,美国无法阻止中国控制南中国海。
瑞典的一个智库说, 2018年,全球有核国家重新关注核威慑力的战略重要性。 报告说,中国继续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发射系统,而美国和俄罗斯则致力于各自核武库的现代化。报告说,这是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星期五(6月15日)说,中国似乎是以增强版的明朝模式,在全球恢复“朝贡体系”,并在其他国家复制威权模式。 他说,中国对美国形成了政治意愿上的挑战,同时俄罗斯也在试图颠覆美国的道德权威。
中国官方媒体星期五(6月15日)报道说,中国海军近日在南中国海某个海域正在进行一场模拟导弹攻击演练。
美国国会下属的一个机构星期四(6月14日)公布的最新报告说,过去五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挤压台湾的国际空间,也对美国及其在该地区的关键盟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安全利益带来挑战。
美军两位高级将领星期二(6月12日)说,中国和俄罗斯的海军、网络以及相关武器能力已经不仅限于防卫作用,他们正在打造新的“强国”,威胁着美国的利益。
美国总统川普6月12日(星期二)在新加坡召开记者会时说,美国将停止美韩军演,因为军演“非常具有挑衅性”。川普的一席话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川普对金正恩做出了重大让步。这样的声明令日本和韩国担忧,是金正恩和北京的胜利,但是也有观察人士指出,川普确实做出了让步,但是川普的承诺是“暂时的”,是“可逆转的”。
从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到禁止组团赴韩国旅游,到要求外航修改涉台地图,2010年以来,中国利用“非正式”强制性的经济手段来推进政治和外交政策目标的例子越来越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