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星期五(6月8日)就如何应对中国扭曲性经济政策举行听证。听证会的焦点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和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中国扭曲性经济政策也是目前正在愈演愈烈的美中贸易争端的重要部分。
星期五(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习近平强调,这枚勋章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普京的崇高敬意,更象征了两个国家的深厚友谊。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和西方的压力,让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现在很难在中、俄之间插入楔子。另外,普京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都崇尚威权,两人都试图打造一个不同于西方自由秩序的国际新秩序。
美国陆军今年夏天将设立未来指挥中心,目前总部所在地已经锁定了最后的五个备选城市。美国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 星期二(6月5日)在华盛顿说,这个未来指挥中心将跟踪可用于战争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是美国陆军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国陆地战的部分举措。
美国国会民主党籍资深参议员星期一(6月4日)为即将到来的“川金会”开出条件。民主党人要求川普政府作出的任何有关放宽对朝鲜制裁的决定必须以朝鲜是否完全去核以及摧毁核设施基地为前提。在此之前,川普总统似乎调低了他对“川金会”取得成功的期待,甚至表示,他不希望再用“最大压力”这个字眼了。
中国通过“锐实力”来操控或影响另一个国家的政治引发美国和西方越来越多的警觉和关注,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中国如何试图影响世界的?是通过“软实力”还是“锐实力”?中国又到底希望达到何种目的?
美朝官员正在两大洲三个国家为美国总统川普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预期中的峰会做积极准备。但是,分析人士指出, 即便是“川金会”顺利且成功举行,最佳的结果也只是两国达成某种框架协议,即金正恩承诺“去核”, 川普保证“和平”。
美国和朝鲜官员星期一在韩朝边境的非军事区再次会晤,讨论美国总统川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可能的峰会的相关事宜。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川金会取得美国所认为的成功,即朝鲜半岛去核,朝鲜进行经济改革,中国的影响可以从此忽略不计。
据报道,川普政府告诉国会议员已经与中国就中国电子通讯巨头中兴公司达成协议,使其有可能起死回生。这项协议有助于推动正在进行的美中贸易谈判,但是却很可能遭到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
美国国防部星期三(5月23日)决定取消对中国参加下个月环太平洋国际军演的邀请。美国国防部官员说,这是对中国继续对南中国海进行军事化做出的初步反应。美国国会议员同一天表示,支持川普政府对中国发出强烈信号。
川普总统星期二(5月22日)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预计,朝鲜上周突然变脸预计将是两人会谈的焦点。与此同时,朝鲜官方媒体宣称, 朝鲜人“心中燃烧着无限复仇的热血”。 分析人士指出, 朝鲜的变脸让文在寅与川普的会谈变得艰难。一旦原定下月举行的川金峰会不能如期进行,这可能会影响到韩美关系。
被美国司法部指控向中国传递绝密和机密文件的美国前中情局特工5月29日即将接受陪审团的审判。不过,这位前特工的律师说,他是一名爱国者。
第17届讨论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香格里拉对话下个月将在新加坡举行。预计,川普政府“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将是对话关注的焦点。在美国,有分析人士指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可能导致美中之间的零和竞争。
来自美国高科技和化工产业等多个产业的代表星期四(5月17日) 在华盛顿的一个研讨会上指出,如果美中两国正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轮贸易谈判破裂,川普政府单方面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措施不会有效。
来自美国高科技和化工产业等多个产业的代表星期四(5月17日) 在华盛顿的一个研讨会上指出,如果美中两国正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轮贸易谈判破裂,川普政府单方面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措施不会有效。另外,来自美国贸易州的国会议员也指出,川普政府单方面征税的做法会对美国依赖贸易出口的州带来严重影响。不过,来自美国钢铁制造业和纺织业的代表指出,关税是可能促使中国发生改变的最有效手段。
一份为美国国务院准备的独立报告称,中国向亚太地区的弱小国家提供“战略贷款”,并利用贫穷国家的债务违约来交换自己想要的战略资源。报告还说,中国由此获得的影响力有可能会损害到美国的利益。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星期一(5月14日)在澳大利亚再次警告澳大利亚必须警惕中国干预其国内政治决策。她还警告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干预会越来越大。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星期四(5月10日)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分析影响习近平看世界以及中国行为的七大核心利益。他把这些利益归纳为七个同心圆,其中位于最内圈的是共产党的中心领导
一些美国参议员星期三在听证会上指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掠夺性的经济手段已经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通过系统的盗窃行为,中国的做法还将继续侵蚀美军的技术优势。
中国对西方的“渗透”或是“影响力”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是西方社会很热门的话题。 在华盛顿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一个研讨会上,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中国的确有意图,也在努力“渗透”或是“影响”的西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能力。他们还指出,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相比,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更大。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星期一(5月7日)在访问新西兰时警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要警惕中国在这两个国家“获得政治权力和影响决策的努力”。澳洲学者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中国视为西方盟友链条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容易渗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