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星期四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为2019年的国防预算辩护。马蒂斯在发言中再提大国竞争。他表示,美国需要更具杀伤力的军队。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介绍了详情。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星期四(4月12日)在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为2019年的国防预算辩护。马蒂斯在发言中再提大国竞争。他表示美国需要打造更具杀伤力的军队。 在这次听证会上,很多议员关注美国是否会攻打叙利亚以及美国的高昂的国债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影响。
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星期三就美国学术机构被外国情报机构渗透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美国议员担心,中国“学术间谍”正渗透美国各个高校获取科学技术,威胁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在国会作证的专家指出,中国政府吸引海外人才回归的“千人计划”等为美国科技被盗窃提供了“潜在动机”。
4月10日星期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承诺,中国将尽快采取重大措施,扩大改革开放。有分析指出,这是习近平为缓解美中贸易紧张关系做出的“和解”姿态。
美国总统川普说,他可能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5月或6月初举行会谈。在此之前,美国官员说,他们已经证实金正恩愿意与美国就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行讨论。美国朝鲜问题专家说,美朝在无核化的理解上分歧巨大。朝核峰会,目前最难的问题是美国愿意给出什么?
美国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4月5日在华盛顿说,美国陆军2028年将会在任何战争中都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还强调了安全环境的改变,中俄成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者”,以及战争性质的改变促使陆军向这个目标发展。美国之音记者斯洋带来了详细介绍。
美国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4月5日在华盛顿说,美国陆军2028年将会在任何战争中都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还强调,安全环境的改变,中俄成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者”,以及战争性质的改变促使陆军向这个目标发展。
中国星期三(4月4日)对美国宣布贸易报复措施。美国媒体感叹,美中在贸易问题上的“以牙还牙”,越来越像“贸易战”了。美国主流媒体普遍关注这场“贸易战”的影响和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高级官员星期一(4月2日)再次对川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做出解释,强调这个战略的“自由和开放”。这名官员在谈话中没有提到中国,但是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战略应该是针对中国在亚太区域的野心的。该官员还强调,川普的“印太”战略要确保印度在印太地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美国一个智库发表最新报告说,中国可能在2020到2030年间发动“闪电战”夺取尖阁列岛(中国称作钓鱼岛)。报告的作者说,美国和日本必须对此做好准备,否则中国胜利夺岛之日,就是美日同盟破裂之时。报告的作者们建议,美日采取积极行动,包括日本事实占领岛屿以及美国改变“一中”政策,来威慑中国在东中国海的行动。
在美国海军“马斯汀”号驱逐舰在南中国海海域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后不久,中国海空军在南中国海海域高调举行实战化演练。除此之外,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填海造岛并将之军事化的行动也没有停止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3月25日到28日秘密访问中国。美国观察人士指出,金正恩应该是被迫访问中国,而中国是希望借这次会晤向美国宣告,在朝鲜半岛去核化进程中,中国依然很重要。习近平和金正恩的会晤也显示,未来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会走向多边机制。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3月25日到28日秘密访问中国。美国观察人士指出,金正恩应该是被迫访问中国。 而中国是希望借这次会晤向美国宣告在朝鲜半岛去核化进程中,中国依然很重要。美国之音记者斯洋带来了进一步的分析。
中国空军说,它最近在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又进行了一次演习,并称演习是为战争所做的最好准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名国防分析师说,美军如不进行现代化,不提升军备,到2025年或是2030年时,恐怕很难在西太平洋战胜中国。
南中国海最近又热闹起来:继美国海军驱逐舰马斯廷号上星期五(3月23日)在南中国海执行“航行自由”行动后,中国说,中国空军向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派出多架轰炸机进行实战演练。
川普总统决定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谈令美国政策圈和外交圈都非常吃惊。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必须做好充分的谈判准备,制定目标和框架,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否则,一旦谈判失败,军事手段只能是唯一的选择。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为我们介绍了有关详情。
川普同意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谈是在华盛顿政策圈和外交圈引起热议,有专家建议美国承认朝鲜“拥核”,并与朝鲜签订和平协议,以确保外交谈判的成功,并以此阻断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介入。
美国、朝鲜和韩国正在为实现美朝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谈而展开协调行动。星期二到星期三,(3月20到21日),美、韩、朝代表团在芬兰会晤。对于即将到来的“川金会”,川普政府表示了“谨慎乐观”。美国在亚洲的盟友韩国和日本对会谈的期待则大相径庭,与韩国的“积极乐观”不同,日本对川金会非常担忧,甚至感到“悲观”。
3月20日星期二,备受关注的中国“两会”落幕,中国高层的众多人事安排就绪。这些动作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以及美中关系?有分析人士认为,王岐山和刘鹤将是未来影响美中关系的重要人物,其中王岐山的角色更为重要。
中国“两会”落幕。中国“人大”毫无悬念地批准修宪,取消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限制。同时,在本届人大上,中国高层的众多人事安排也基本到位。这些动作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以及美中关系?记者斯洋介绍了美国专家的看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