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四这个数字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成为一种禁忌从公开场合中消失,世界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并没有忘记这个充满血腥的日子。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驻香港的外交机构,以及欧盟一些国家周二(6月4日)都通过各种方式公开表达他们对这个日子的纪念。
美国之音六四35週年特别节目,为您邀请当年学生领袖之一王超华、"六四纪念馆"馆长于大海、以及在海外声援“白纸运动”的中国留学生,一起重温当年学生们提出的几项看似温和的简单诉求,为何会遭到中共无情地以血腥镇压来回应?中国今日的困境是不是中共35年来拒绝改革所积累的后果?这些未完成的民主诉求又要如何由下一代来接棒?
当地时间星期一(6月3日)晚间,旧金山湾区多族裔及人权民主团体举行了主题为“从末忘记,永不放弃”的六四大屠杀35周年烛光纪念会。300多名旧金山湾区民众前往旧金山中国城花园角参加集会,并在民主女神像前献花、在烛光中缅怀六四大屠杀受难者,声讨中共暴政。voachinese.com
35年过去了,那块曾经洒满学生和平民鲜血的天安门广场每到六月四日这一天依然充满着紧张的气氛。周二(六月四日)所有通往广场的主要路段都设立了哨卡,到处都可以看到一排排的警车。
港版国安法于2020年生效以来,台湾成为华人社会中最后一个可以公开举办六四纪念活动的地方。台湾社运人士表示,随着台湾民主化与本土化进程,他们看待六四的视角已从早年的大中华思想,转变为以民主对抗独裁的宏观国际格局,但最大的挑战是台湾年轻世代对此一中国民主学运越来越无感。
35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要求民主,反对官僚特权和腐败的中国学生运动从具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和12.9学生运动传统的北京高校开始,迅速扩散到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上海及南京、广州、成都、合肥、贵阳等多数省会城市的大学生中间,掀起持续数周的大规模抗议浪潮,成为八九六四学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于周二(6月4日)在脸书发表纪念六四35周年文章,表示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的记忆“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和香港收紧安全戒备。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戒备森严、出入受到限制,香港也在市中心维多利亚公园周遭加强了警力。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虽未具体提到6月4日,但称需要“时刻警惕制造麻烦的企图”。
中国1989年学生民主运动六四事件35周年前夕,美国联邦众议院前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于周一(6月3日)发表“天安门大屠杀35周年声明”,直言“坦克人”影像永远烙印在世人集体记忆中。国会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两党议员也一致“强烈谴责” 中国共产党政权种种侵犯人权的行径与对全球的安全威胁,并与真相揭露者和支持民主示威者站在一起。
六四学运35周年,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共产主义受难者基金会举行烛光悼念会,200多人前来哀悼,包括许多六四后出生的年轻面孔。前六四学运领袖周封锁表示看到了传承使命的希望。
在六四镇压35周年到来前夕,中国多个社交媒体网站和网络游戏平台禁止用户更换头像和昵称,防止其被用来纪念1989年的那场悲剧。这一审查方式让不少并不知道那场历史事件的年轻网民感到疑惑。一些用户甚至声称网站这么做是为即将开始的全国高考做准备。
在中国天安门广场镇压民主示威者事件35周年前夕,香港拘留了一名行为艺术家。
“六四事件”转眼35载,当年的抗争者已渐入暮年,他们的二代虽正值父执辈当时站上天安门广场的年纪,但在中国内部“被迫集体失忆六四”的环境下,他们多噤声或走避政治,仅有极少数、如来自武汉的张弘远,子承父志,接棒父亲张毅的六四精神,但也因此于2023年流亡付出荷兰代价。报道:https://bit.ly/4aKFlHE
在六四“天安门事件”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以往曾经是纪念六四最积极的香港,现在却连提及相关字眼都已经变成禁忌。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星期一(6月3日)在六四天安门大屠杀惨案35周年前夕发表声明,呼吁中国当局勇于面对“六四事件”历史事实,在中国实施民主制度并尊重台湾民主自由的体制。
6月2日(星期天)当地时间下午4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自由雕塑公园(Liberty Sculpture Park),数百人在公园内的“天安门广场”雕塑前举行集会、模拟绝食静坐……生动地再现了1989年“六四”大屠杀前一夜的情景。 组织者告诉美国之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保留记忆。希望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最终推翻中共集权统治。
在中共当局强力镇压1989年的学生民主运动、酿成六四屠杀事件35周年的前夕,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表声明,批评中共当局不断加强镇压一切有关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的讨论和悼念,全面封堵纪念活动。
今年是八九六四35周年。对现代中国来说,这个日子既是光荣的,也是黑暗的。“光荣”指的是,自中共全国建政后,乃至中国近代开埠以来,还没有一场群众的反抗运动像六四一样,涉及范围如此之广,参与者如此之众,特别在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天安门广场,抗议当局的学生如此之多,反抗行动如此之坚定;“黑暗”指的是,与此同时,也从来没有看到,号称“人民”政权的中共,在这一天撕下了其伪装,命令它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开创,酿成了屠杀事件,赤裸裸显露出法西斯的本质,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989年的六四镇压使中共保守派与顽固派得势,力主改革的领导人赵紫阳遭罢黜,文革后开创的较为宽松的言论和政治环境毁于一旦。有关六四开枪的历史责任以及学运领袖们在那次学潮后期的表现,特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对错和经验教训等问题仍备受关注,众说纷纭。
“六四事件”转眼35载,当年的抗争者已渐入暮年,他们的二代虽正值父执辈当时站上天安门广场的年纪,但若期待他们传承中国民主志业,恐事与愿违,因为一代六四人中,有幸“润”出国者,其二代多成了外国公民,虽认同父母的政治理念,却与中国少有连结。至于留在中国的六四二代,在“被迫集体失忆六四”下,多噤声或走避政治,仅有极少数、如来自武汉的张弘远,子承父志,接棒父亲张毅的六四精神,但也因此付出代价。
今年是“六四”天安门民主运动35周年纪念。那曾经是一场震惊全球、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中共军队血腥镇压,死伤成百上千。然而,三十多年来,在中共当局对媒体的严密审查和监控,对言论自由的极端控制下,一切有关六四事件的东西全部都被当局封杀和禁止。在这种高压“红色恐怖”下,六四事件这段历史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淡忘。中共几代领导人对六四事件拒不认错、认罪,让几十年来向中共当局提出“真相、赔偿、问责”诉求的有些年长的人开始动摇能否在有生之年等到当局公正公开解决六四问题的执念。
1989年,中国当局用机枪、坦克和装甲车血洗北京街头后不久,地球另一端,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开始建立档案,为中国现代史上这段重要而惨痛的历史存证。宛如尘封的时光胶囊,29箱“天安门档案”承载着那个春夏之交的青春、热血、壮志未酬,也为当权者的残暴血腥留下无法抹杀的证据。报道:https://bit.ly/4c476vZ
1989年,中国当局用机枪、坦克和装甲车血洗北京街头后不久,地球另一端,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开始建立档案,为中国现代史上这段重要而惨痛的历史存证。宛如尘封的时光胶囊,这 29箱“天安门档案”承载着那个春夏之交的青春、热血、壮志未酬,也为当权者的残暴血腥留下无法抹杀的证据。
今年是六四天安门事件35週年,也是香港“反送中运动”五週年,美国国会将举行多场纪念活动。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邀请六四历史学者、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同时也这两场运动的亲历者何晓清在6月4日当天出席听证会,讨论中国35年来在人权和民主方面的情况。何晓清从2010年起连续五年在哈佛大学开设 “天安门运动历史与记忆” 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在哈佛燕京图书馆阅读六四档案,获得许多海外学者赞誉,但她致力讲述与保存六四历史,也被许多“爱国”的愤青和小粉红们批评为“卖国”。
六四事件遇难者家属组织“天安门母亲”一直坚持“真相、赔偿、问责”三大诉求。35年过去,“六四”在中国仍被视为禁忌。5月31日, 难属发表公开信,要求和政府展开对话,并强调将一如既往,秉持和平、理性、法制的原则,向政府提出合理、合法的要求,期望早日讨还公道。
在当代中国,发生过两次天安门事件。恢复天安门事件的历史真相,第一次已经引起中国历史的大变革。八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1976年天安门事件恢复历史真相的直接结果,现在的中国,将面临第二次大变革,这是超过第一次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将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恢复历史真相的直接结果。 历史发展有一种不可抗拒性,用人为办法抵挡一种大趋势,这种趋势将更强烈。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