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之际,台湾在美国的最高级别外交官员表示,赖清德总统已表明希望能和对岸相处,希望北京当局能够认知到,台湾定期举行民主选举并更换领导层,北京“要对谈的人是由人民选出来的这些领导人”。与此同时,这位官员还强调了接下来将延续推动美台之间的各项合作与交流。
罗马教廷星期二(5月21日)十分罕见地同时对台海两岸释出善意:一方面作为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派往台湾出席新总统赖清德就职典礼的特使、梵蒂冈驻菲律宾大使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总主教在台湾的总统府与赖清德举行双边会晤,另一方面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帕罗林(Pietro Paralin)枢机又在教廷会晤中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圣名若瑟)主教。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周一(5月20)的就职演说让北京大为光火。中共官媒甚至威胁赖清德政府“必遭沉重打击,难逃覆灭”。万一中共对台动武,台湾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行业将如何自保成为人们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台湾的立法院星期二(5月21日)在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宣誓就职一天后恢复开议,继续处理由在野党国民党和民众党提出的国会职权相关修法。而立法院场外却集结了来自40个民间团体的数以百计的民众进行示威,抗议在野党掌控的立法院试图削弱赖清德总统的权责。
台湾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5月20日宣誓就职,逾5百位各国外宾访台观礼,包括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中国对此感到不满,驻日韩大使馆批评驻在国“违反一中原则”,表达强烈抗议并提出交涉。
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之际,北京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上推广了对新一届台湾政府的严厉批评,同时通过审查等方式阻止公众了解赖清德就职讲话原文。
台湾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在台湾时间星期一(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美国行政部门和国会纷纷发表声明祝贺。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恭贺赖清德就职成为台湾第五位民选总统,同时表示期望继续深化美国和台湾的合作关系。多位国会两党议员也发表声明赞扬台湾再次展现活跃的民主,并希望进一步强化美台之间的友谊。
5月20日,民进党籍的台湾新总统赖清德(William Lai Ching-te) 和副总统萧美琴(Bi-khim Louise Hsiao)正式就任。这也意味着台湾正式进入赖清德时代。美国之音与五位专家梳理赖清德此次演讲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并探讨其未来执政的政策走向,包括两岸关系、美台关系以及台湾未来的防卫等。
中国政府星期一(5月20日)宣布,对三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并将它们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5月20日上午宣誓就职,他于演说中表示,新政府的两岸政策将秉持不卑不亢、维持现状的基调,但他也直言,“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且中共仍未放弃并吞台湾的企图。对此,学者分析,赖清德未说出台独言论,接下来就看北京如何解读和回应。
国际社会近年高度关注中国武力犯台的军力,但美国智库最新报告警告,中国可能持续对台施以“非战争胁迫行动”,来击垮台湾民心,并最终迫使台湾政府降服,接受一中原则下的统一方案,尤其中共已常态化实施部分胁迫手段。
台湾总统赖清德与副总统萧美琴星期一(5月20日)于台湾总统府宣誓就职。赖清德的致词分为七大重点,其中特别强调台湾的“民主价值”并称“民主自由,是台湾不可退让的坚持”。尤其此次赖清德一改前总统蔡英文的用词,不称中国“对岸”,而直接称呼“中国”,并强调“中华民国(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立场被认为比蔡英文更加强硬。
在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之际,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台湾新一届政府在他的领导下将如何处理日趋紧张的台海两岸关系。欧洲国家大多期待赖清德政府能够延续蔡英文时期相对稳健的两岸政策以及过去四年台欧合作势头,然而不同欧洲国家对台政策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受到各自国内政局变动的影响。
民进党籍的台湾新总统赖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将正式就任。赖清德从他的前任蔡英文总统手中继承了台湾对外关系一个强劲的新格局,但在台湾政治上则面临政党争斗的僵持局面。同时,他将在就职演说中向北京表达具体善意。
中国商务部星期日(5月19日)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前一日,中国央视旗下的社媒账号曾警告称,欧盟对中国接连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其实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
台湾520新任正副总统就职前夕,台湾海巡署周末在台湾海峡的金门、马祖和澎湖等三处离岛地区加强巡逻。与此同时,候任总统赖清德与候任副总统萧美琴展开热情的外交工作,招待8国友邦元首体验在地休闲活动“钓虾”,晚间将举行欢迎酒会。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即将于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赖清德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台湾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然而,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包括瑞典和丹麦等多个欧洲国家却规定台湾人不能再将“台湾”列为其在地居留卡上的来源地,而必须标注为“中国一省”或直接标记为“中国”。这引起在欧台湾人的不满,但在中国的潜在威胁下,各国纠正这一错误的希望似乎渺茫。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即将于5月20日上任,他的就职演说是否触及敏感的台独议题备受国际瞩目。一名不具名的台湾新政府国安高层人士认为,赖清德的演说基调将延续他的当选感言,强调台湾的稳健和自信,并会延续现任总统蔡英文维持现状的两岸路线。
台湾总统蔡英文即将于5月20日卸任,回顾她8年任内,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能见度大幅提升,成为“世界的台湾”,是她留给台湾最大的资产;但站队世界的结果也让两岸关系付出代价,成为她留给继任者的沉重包袱。
台湾国会爆发最新肢体冲突后,准总统赖清德星期六(5月18)凌晨于脸书上发文表示:“我将恪遵宪法,执行人民赋予我的职务”。他说,他期待“国会朝野党团能回归理性讨论,让议事运作恢复和谐且获得最大共识”。
立陶宛现任总统、并且有望获得连任的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日前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提出改变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这再度引发外界对立陶宛对中国和对台湾外交政策走向的关注。不过,熟悉立陶宛的外交人士说,鉴于立陶宛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架构,外交政策并不是总统一人能决定的。与此同时,立陶宛副外长埃吉迪尤斯·梅鲁纳斯(Egidijus Meilūnas)在接受美国之音书面采访时表示,立陶宛珍惜与台湾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并将继续扩大双边合作。
在拥有2300万人口、实行民主治理的岛屿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将于5月20日宣誓就职,届时他的第一个任期在艰难程度上也许将超过1996年以来当选的任何一任领导人。
台湾民防机构黑熊民防教育协会宣布,将于5月22日在台举办首场大型“全球民防领袖论坛”,以“乌俄战争、区域安全与对台影响”为题,广邀国际民防专家分享如何提高民防的韧性。
美国国会外交领袖透露,他计划在台湾总统就职典礼后率领一个跨党派国会议员代表团访问台湾,这位国会领袖表示期待再次造访台湾,并向台湾人民表示“美国支持他们”。
即将由台湾外长转任赖清德总统新政府国安会秘书长的吴钊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互相支持彼此扩张领土,因此民主国家必须抵御这两个威权国家威胁它们权利和主权的企图。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