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同文同种,仅一水之隔,中国大陆多年来不仅是台商的首选投资地点,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鉴于北京对台湾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与日俱增,台湾有识之士一直呼吁要降低对中国大陆市场超过40%的出口依赖,效果却始终不明显。
国际特赦组织5月15日于台北召开座谈会,发布有关中国在欧美等国跨境镇压中国留学生的最新报告。与会人士警告,中国惯用海外跟监骚扰,甚至威胁当事人在中国的家人等手段,逼迫人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噤声,就连对没有治权的台湾人也是中共跨境镇压的对象。
台湾总统蔡英文即将结束八年任期交棒给现任副总统的赖清德。蔡英文离开总统府的时间,预定在5月20日新任总统赖清德、副总统萧美琴宣誓就职后。对于这位带领台湾历经变化多端的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的台湾领导人,许多美国观察人士都给予她积极的评价,认为历史将非常善待她。观察人士认为,蔡英文谨慎地避免跨越中国的红线,尽管北京并不喜欢她。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资深成员、来自爱达荷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吉姆·里施周四(5月16日)宣布,他与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珍妮·沙欣周三推出了一项决议,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以及美国伙伴的类似政策并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国台办5月15日点名五位台湾名嘴,称其编造有关中国的虚假负面资讯、“挑动两岸敌意对立”,将依法对五人及家属实施惩戒。
一位政府高阶官员周四(5月16日)说,巴拉圭总统圣地亚哥·潘尼亚(Santiago Pena)将参加台湾新总统的就职仪式。这是第一位证实参加典礼的外国国家元首。
第十届台湾资安大会5月14-16日于台北开幕,逾400家信息安全品牌参展,规模创新高。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孙晓亚(Sandra Oudkirk)和台湾总统蔡英文于开幕致词中强调,美台共推“数字团结”的愿景,呼应了美国国务院正在推动的“国际网路空间与数字策略”,以力抗威权国家“数字主权”的胁迫。
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下周一就要上任,拜登政府已宣布将派代表团参加他的就职仪式,各界对于北京当局会在这段时间有何反应极为关注。前美国国务卿麦克·蓬佩奥说,中国的反应不会是因为美国派了什么人到台湾,而是习近平“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一心想摧毁台湾人民的生活和福祉,他要告诉赖清德,只要他将台湾放第一位,就能有信心台湾能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
针对有关美国与台湾上个月在西太平洋举行联合军演的消息,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台舰只“意外相遇”的报道, 敦促美方“停止美台军事勾连的错误行径”。
美国总统拜登派遣一个跨党派高级代表团前往台湾参加5月20日台湾新正、副总统赖清德与萧美琴就职典礼。代表团将于本周末抵达台北,除参加就职典礼,也将与各界领导人物会面。加上本次,拜登任内已派遣四次高级代表团前往台湾,包括2021年4月、2022年2月,及2024年1月台湾总统选举前。
虽然台湾今年仍未收到世界卫生大会(WHA)的邀请函,但台湾联合国协进会等民间团体5月15日表示,下周将赴日内瓦国际机场车站举办特展,让世界看到台湾在医疗技术及国际医疗交流的实力。他们也将延续去年的创意,规划“巧遇”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向他当面表达台湾不该被拒于世卫大会门外的诉求。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就职典礼倒数计时,台湾国防部星期三(5月15日)表示,过去一天中,有45架次中国军机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其中26架次逾越海峡中线。这是今年中国军机扰台单日最高数字,另有6艘中国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下星期就要宣誓就职,中国将赖清德定位为“顽固台独分子”,正在加大对台湾的军事施压。有专家说,在赖清德就职前后这段期间,中国将以各种方式来测试这位新总统,台北与北京将展开一场“叙事斗争”,华盛顿也会对北京表达关切,如果中国明显在破坏现状,那更容易使美台关系增进,而这不是中国想要的结果。
在中国军机不时侵扰台湾空域以意图淡化海峡中线、片面改变现状后,中国最新的作法是由海警船偕同公务船闯入台湾金门的禁限制水域。中国官媒甚至说,这种常态性执法巡查的“金门模式”未来可能适用于马祖、澎湖,甚或“整个台湾海峡”。
就在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520就职典礼倒计时之际,台湾官方星期二(5月14日)通报说,台海紧张局势有进一步升级之势,当天中国海空军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再次进行所谓的“战备警巡”,部分战机还逾越了传统的台海中线。
美国众议院中国共产党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来自密歇根州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周一(5月13日)与另外三名共和党议员致函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市长穆丽尔·鲍泽,呼吁她领导的市政府与台北结成姐妹城市关系。
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再过一个星期就要宣誓上任,各界关注中国对赖清德就职会有何反应。台湾驻美代表俞大㵢星期一(5月13日)在华盛顿说,他要对所有人发出的信号是:赖清德上任后不会正式宣布独立,而且会以非常负责任地延续台湾正在走的维持现状道路,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将于5月26日举行第二轮总统大选投票,届时现任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将和现任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再次对决,因为在星期日(5月12日)的第一轮投票中,两人都未赢得绝对多数。
台湾知名乐团“五月天”去年底在中国卷入演唱会“假唱”风波,当时遭上海当局展开调查之际,正值台湾大选前,一度引发两岸官方舌战。时隔近半年,据中国媒体《扬子晚报》5月11日引述上海文旅局的回应称,经安排执法人员对演唱会进行现场监管后,未发现“五月天”涉及违法行为。
针对美中竞争重塑印太(Indo-Pacific)区域安全秩序,台湾国民党籍立法院副院长江启臣周六(5月11日)公开表示,台湾应加强国防战备、稳定增加国防预算并持续深化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美国国会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外交关系委员会及台湾连线多位领袖星期五(5月10日)跨党提出一部新法案,分三年授权1.2亿美元资金援助台湾的邦交与非邦交国,协助它们抗衡中国的经济胁迫,不过法案也要求台湾提供相称的资金。
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即将宣示就职,一般预料两岸关系只会更加恶化,台湾陆委会副主委詹志宏向北京喊话只要“一念之间”就可以扭转两岸关系。面对日益凶险的台海局势,两岸学者建议北京可为民进党部分人士赴港澳松绑,开展接触工作,亦或是仿效上世纪末的密使形式,建立私下沟通渠道。
立陶宛于周日(5月12日)将举行总统选举的投票,安全顾虑成为这场选举的首要焦点。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欧盟成员,立陶宛计划增加国防开支,以对抗来自邻国俄罗斯的潜在威胁。
离台湾新总统于5月20日就职不到两周时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表示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USS Halsey)于5月8日例行性通过台湾海峡,航经依据国际法享有公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水域;该舰通过的台海水道“不属于任何沿岸国家的领海”。中国军方批评美方公开炒作,台湾军方则表示准备好应对中国的任何行动,并与理念相同国家共同呼吁中国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三5月8日表示,美国不寻求切段与中国的贸易,但需要保护“卡脖子”技术。商务部已经对中国电子产品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展开调查。雷蒙多认为如果中国入侵台湾、接管台积电,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