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20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后,在欧台湾人的身份困境会得到解决吗?


资料照片:一名示威者在身份公投前的集会上举着支持台湾的标语牌(台北,2018年10月20日)
资料照片:一名示威者在身份公投前的集会上举着支持台湾的标语牌(台北,2018年10月20日)

长期主张台湾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的台湾新总统赖清德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台湾海峡两岸互不隶属。然而,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包括瑞典和丹麦等多个欧洲国家却规定台湾人不能再将“台湾”列为其在地居留卡上的来源地,而必须标注为“中国一省”或直接标记为“中国”。这引起在欧台湾人的不满,但在中国的潜在威胁下,各国纠正这一错误的希望似乎渺茫。

谁在跟随中国的世界观?

据调查,近年来有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罗马尼亚、匈牙利、爱尔兰、卢森堡、奥地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在移民局或税务局的登记页取消了“台湾”的单独选项。在来自中国的强大压力下,台湾政府和侨民声音显得弱小,此事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政界关注。

然而在上个月,瑞典议员马蒂亚斯·泰格内尔(Mathias Tegnér)就台湾人在瑞典税务局的遭遇质询财政大臣伊丽莎白·斯万特松(Elisabeth Svantesson)。泰格内尔认为,目前的名称及其更改是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模式,意味外部世界正逐步适应中国的世界观。他引述瑞典前外交大臣安·克里斯汀·林德(Ann Christin Linde)的意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之间的分歧必须“以符合台湾人民意愿的方式和平解决”。

在此后的议会辩论中,瑞典财政部指称更改名称的指导来自外交部。而外交大臣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 (Tobias Billström)则辩称,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通过独立的机构来实施,这不是外交部的事。

台湾人身份标注问题引发争议

对此,瑞典国会议员尼玛·古拉姆·阿里·普尔(Nima Gholam Ali Pour)向美国之音分析:自由世界花费大量资源和努力阻止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然而瑞典政府却选择将台湾称为中国的一个省,这非常奇怪,对台湾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羞辱也损害了台湾的主权。

普尔对辩论中瑞典外交大臣明确表示他没有像税务局那样对台湾使用此类术语感到满意,并希望这将成为税务局开始纠正错误的一个信号。他强调,瑞典税务局绝不能支持北京的说法,那不是他们的使命。如果有人将瑞典称为俄罗斯的一个省,那同样是一种羞辱。对于没有人愿意为税务局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决定承担责任的原因,普尔向美国之音承诺:“我会找出答案。”

瑞典税务局网页上的公民身份选择框标注台湾为中国的一个省。(郑土伦拍摄)
瑞典税务局网页上的公民身份选择框标注台湾为中国的一个省。(郑土伦拍摄)

同样,今年年初以来,在丹麦的台湾人不能再将“台湾”列为其居留卡上的来源地,而必须选择“中国”。这引起丹麦议员卡斯滕·亨格(Karsten Hønge)的质问:“部长能否解释一下是什么导致了做法的变化?”

遭遇“被中国人”的脸书网友Tommy Serle也反映SIRI(丹麦难民、移民及融合事务部)的办事员推说“就是因为中国的施压,他们也不敢做决定”。

SIRI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介绍,SIRI曾发生登记不一致的情况,但应遵循丹麦内政和卫生部制定的现行指南。SIRI特别向美国之音指出,该指南明确台湾不能被登记为出生国,出生国应被登记为中华民国。同时,SIRI向美国之音透露,其上级部门移民与融合部(The Ministry of Im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目前正在与其他相关部委和机构就此问题进行合作谈判。

但其实,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随着中国在欧洲的影响与威慑增加,欧洲各国重申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比如,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兼议会国务秘书埃德加·弗兰克 (Edgar Franke)回应对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的态度时所言,“超出这种纯技术合作的解决方案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批准”。反映在移民居留卡的国籍标注上,在欧台湾人很难如愿自称。

然而瑞典智库专家却认为税务局的命名并不奇怪。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NKK)分析师亚历克西斯·冯·西多夫(Alexis von Sydow)告诉美国之音,因为瑞典并没有正式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所以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一变化只是遵循了瑞典明确的“一个中国”政策。

台湾抗议各国误读“一中政策”践踏台湾主权

台湾驻瑞典代表处显然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与美国、欧盟等120余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同。后者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未主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或“台湾应与中国统一”。今年2月28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首次强调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只有台湾民选政府可以代表台湾人民。台湾驻瑞典代表处对美国之音强调:“我国的主权地位丝毫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所谓与他国的联合声明或公报的改变。”

“一中政策”始自1972年中美和中日的建交过程,其在不同的建交公报中的表述和各国的解读皆不相同,现今主要的“一中政策”模式有英、美、加、日、荷、法、德等多种解释模式。如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玛雅·柯契姜琪克(Maja Kocijancic) 2018年接受台湾中央社采访时所言,欧盟的“一中政策”与中国的“一中原则”不同。

对此,“在挪台湾人国籍正名运动”发起人Joseph(依受访者要求使用其英文名接受采访)对美国之音说,部分欧洲国家对于联合国2758号决议及欧盟“一中政策”的错误认识,导致他们在涉台事务上采取较为保守的立场。

“瑞典外交部等政府机构一直以来称我为‘台湾’,仅有瑞典国税局自2018年起不当地将台湾划为中国之一省”,台湾驻瑞典代表处对美国之音表示,“本处自2018年起即积极洽促瑞典国税局更正,未来将持续洽请瑞典相关单位正视我国为主权独立国家的事实,要求更正。”

误称国籍侵犯人权了吗?

2017年3月,一群台湾留学生因不满挪威移民局将他们的国籍标注为中国而向挪威移民局请愿,之后一路上诉至挪威最高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这场历时五年的诉讼名为“在挪台湾人国籍正名运动”,其发起人、台湾律师Joseph对美国之音讲述,大部分欧洲政治人物对台湾历史与现状缺乏深入了解,未能体认台湾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及其人民享有自决权的事实。

“明明这个护照就是台湾或者是中华民国政府发的,但是他们却认定持有这本护照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情。”Joseph质疑。

强行将国民身份强加于人构成了对其个人身份权的干涉,因此也构成了对其私人生活权的干涉。“正名运动”申诉道,“挪威有积极义务允许我们认同我们被赋予、接受、旅行和进入挪威并被允许在挪威使用的国籍。我们的台湾血统和民族性是我们的身份和个人自主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我们与外部世界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权利本身就受到台湾出身和国籍的重大影响。”

对此,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法律与犯罪学系教授吉尔·马歇尔(Jill Marshall)引用《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解释称,“国籍是个人身份的一个要素”。

她在新书《个人身份与欧洲人权法院》(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中引述了Joseph发起的运动,认为挪威当局通过指定台湾居民的公民身份为中国人,侮辱了他们的基本身份认同。

“虽然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征,但它们已经演变成完全不同的社会,部分原因是中国的极权独裁统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对比以及台湾的自由主义价值观。通过指定台湾居民的公民身份为中国人,挪威当局侮辱了他们的基本身份认同。”她在这本书中写道。

尽管马歇尔也认为“正名运动”提供的论点很有说服力,而且个人身份权在法院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但该申请仍于2021年7月被欧洲人权法院宣布不予受理。

做中国人,不愿意也不切实际

据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2023年有一半(49.4%)的台湾人偏向独立或尽快独立。然而这种意愿在欧洲政客的认知里属于冷知识。

“正名运动”参与者Jasper(依受访者要求使用其英文名接受采访)一直忘不了挪威移民警察局对他说的一句话,“You have to be a Chinese in Norway(在挪威你得是个中国人)”。

“在那个僵局中,我没有太多选择,没有居留证就无法办银行账户,在物价高昂的挪威,大概很快就会流落街头。我非常勉为其难的签了文件……在许多场合,我尽量避免拿出这张卡,每次一看到那个国家,我就会想起我连保有最后一丝自尊的余地都被剥夺了,在这个我原先以为民主自由的挪威。”他在运动的筹款页面回忆道。

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分析师西多夫对美国之音表示,瑞典对台湾问题的普遍认知度很低,官员们很难理解像这样看似微小的变化的政治意义。

现居奥地利的台湾人小K(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接受采访)也对美国之音讲述了她的遭遇。2011年她以台湾护照免签进入奥地利之后,意外地被疑为偷渡客而遭政府办事人员质问“你是中国人,你到底是如何进入奥地利的?”

“然后我终于懂了她为什么没有国际观,”小K说,“就是因为我的台湾护照封面上就是写着大大的烫金字体‘REPUBLIC OF CHINA’。如果我的护照上面没有被中华民国政府印上China,怎么可能还会让我沦落到这样被羞辱呢?”现在小K已经用“台湾国贴纸”紧紧盖住了护照上的“REPUBLIC OF CHINA”字样。

时任台湾外长吴钊燮手持台湾新版护照的样本,在新版护照中Republic of China字样已被去掉,仅保留“中华民国”的中文。(资料照片:2021年1月11日)
时任台湾外长吴钊燮手持台湾新版护照的样本,在新版护照中Republic of China字样已被去掉,仅保留“中华民国”的中文。(资料照片:2021年1月11日)

台湾中央社驻瑞典特约记者辜泳秝在去瑞典警察局办理护照时发现系统显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她只填写了城市,“不一定要用台湾(系统上好像会是中国一省),所以就用了城市名称。”她对美国之音介绍了这种规避“China”的办法。

对于这种完全不接受China的说法,Joseph分析,这有可能是因为不认同,也有可能是基于便利的因素。基本上台湾人在台湾会讲中华民国,但是基本上外国人一定会把ROC(中华民国)和PRC(中华人民共和国)搞混,“所以我们在外面一定都是讲自己是台湾人,出现China就会对于我们在外旅游和生活都造成很多不便。”Joseph解释道。

对此,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院陈靖涵(Chen Jing-han)在其论文《公民身份之争与无国籍问题:海外台胞与台湾流亡藏人案例分析》中认为,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用对待中国人的相同规定来对待台湾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台湾和中国在国际关系和签证等领事事务上存在区别。台湾人在海外的公民身份存在着明显的政治和法律缺陷。陈靖涵提出,在具体身份上,台湾人倾向于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用文化含义的“华人”替代。

有立陶宛被制裁的先例,各国不敢纠错?

有专家指出要求台湾人自认为中国籍“也许不是一个高级政治问题”,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亚洲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汉斯·冈特·希尔珀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对美国之音提到一种可能性:因为丹麦和瑞典并不是容易受到中国胁迫的国家,所以(更可能的是)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在代码论坛bugs.launchpad和综合论坛meta.stackexchange上,“中国不是台湾的一个省”的话题皆有热烈讨论。多位网友指出这是一个来自《联合国术语公报—国家名称》中ISO 3166-1“国家代码”下拉菜单的bug。来自法国的网友Denys Séguret对此这样评论:“生活就是政治和问题,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一个简单的规则,但受过教育的人可以解决这个命名问题。”

但不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有立场和意愿解决问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教授利贾娜·比乌科维奇(Ljiljana Biuković)撰文指出,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经济胁迫措施,促使其贸易伙伴重新审视与该国的密切贸易关系以及抵御这种压力的能力。如立陶宛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后,中国立即对立陶宛商品实施进口禁令并撤回大使。

“在挪台湾人国籍正名运动”发起人Joseph也认为,中国政府透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对这些国家施压,并透过累积成功案例各个击破。

但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西多夫强烈否认瑞典税务局将台湾改为“中国一省”的做法反映了瑞典政府更加“亲华”的立场。他认为,近年来瑞中关系出现诸多冲突话题,很难想象瑞典竟然要这样“奖励”中国。

然而,这些欧洲国家已经开了先例,一旦再作出调整,料将遭到北京的报复。正如瑞典媒体《中国新闻》(kinamedia)编辑悠野(Jojje Olsson)所言,如果你重新调整已经实施的改变,你就有可能受到中国的惩罚。

(本文更新了丹麦难民、移民及融合事务部在台湾公民注册问题上的进一步说明。)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