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务省近期宣布调整户籍登记规则,自5月起,户籍中“国籍”一栏将更改为“国籍与地区”,允许在日台湾人将原本被标记为“中国”的国籍信息改为“台湾”。这一政策变化不仅回应了在日台湾人长期以来的诉求,也被视为日本对台湾身份认同的一种间接肯定。尽管此举在法律上仍留有模糊空间,以避免触及中国政府的政治敏感点,但学者认为,这一变更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台湾立场的变化。
美国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一(2月17日)在台北会见前美国国安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时表示,台湾将持续强化自我防卫能力,期盼与美国加强安全、经贸与能源等领域的伙伴关系,共同打造“非红”供应链以确保全球民主保持科技领先优势。
路透社星期一(1月17日)报道说,知情人士透露,台湾正探讨从美国购买价值几十亿美元的武器,希望在中国继续对台湾施加军事压力之际赢得特朗普新政府的支持。
台湾国防部星期一(2月17日)发表声明,赞扬美国和加拿大海军舰艇近日先后穿越台湾海峡,以具体行动践行“自由航行”并凸显台湾海峡法律地位,强调台湾海峡“绝非”中国主权范围。
中国军方星期一(2月17日)谴责加拿大军舰通过台湾海峡,称其“海空兵力对加方舰艇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仅仅几天前,美国海军执行了类似的使命。
在美国国务院官网在有关台湾事实陈述的最新页面更新中删除了美方长期表达的“不支持台独”的措辞后,台湾外交部星期天(2月16日)发表声明,感谢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支持。
台湾一位高级官员星期六(2月15日)表示,半导体是非常复杂、而且需要精细分工的产业,全球不需要单一国家完全掌控或垄断所有的技术,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最佳成本效益。
在海外的“香港议会”选举于本月初正式启动之后,八名流亡台湾的香港人星期六(2月15日)共同召开记者会宣布参选,他们表示虽然参选意味着身分曝光,未来势必承受难以预期的法律跟安全风险,但为了持续在海外为香港民主发声,还是决定挺身而出。
台湾民众党星期六(2月15日)举行第二届党主席补选投票,并于下午4时投票结束后随即进行开票,立法委员黄国昌以8903票、96.11%得票率,击败前立法委员蔡壁如(360票、3.89%得票率),成为此台湾第二大在野党最新领导人。
台湾空军一架自主研发与建造的新型高级教练机(高教机)“勇鹰”星期六(2月15日)上午在台东训练时失事坠落,飞行员跳伞获救。这是台湾“国机国造”的代表勇鹰高教机自2021年开始交付以来,首次发生此类事故。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萨缪尔·帕帕罗(Adm. Samuel Paparo)星期四(2月13日)在夏威夷警告称,中国在台湾周边的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演练,而是在进行武统台湾的实战预演。他担忧,这些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动可能被用作掩盖对台湾发动突袭的“遮羞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四(2月13日) 再度点名台湾,指责台湾“抢走了美国的半导体生意”,并警告如果相关业务不回流美国,“我们会很不高兴”。与此同时,有消息传出,特朗普可能要求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TSMC)以合资方式,协助美商英特尔公司生产高阶制程芯片。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恐怕不仅冲击台湾的经济利益,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五(2月14日) 上午召开今年度首次的国家安全高层会议,他在会议后承诺增加国防开支,新的一年将优先编列特别预算,让国防预算达到GDP 3% 以上的目标。此举旨在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展现台湾致力于捍卫自己不被中国侵略的决心。
一个新发布的商业风险评估报告说,中国侵台风险正在快速升温,企业应该立即进行应变计划的投资,避免受到供应链可能中断的影响。
美军证实两艘船舰本周航经台湾海峡。这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职以来,美军军舰首度航行台海。中国解放军星期三(2月12日)称“全程跟监警戒”美国船舰,指责美方“传递错误信号”。台湾国防部则表示,认同友盟国家展现航行自由,指责中共机舰逾越海峡中线,意图威慑台湾。
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经在1月20日上任后宣布美国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但在这一决定于2026年1月22日正式生效前,美国仍与台湾的邦交国在世卫组织会议上积极倡导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并恢复其观察员身份。 不意外的也引来中国的抗议和不满。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中国的抗议和不满。
台湾政府今年度的总预算遭在野党主导的立法院大砍6.6%后,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一(2月10日)召集五院首长会商,盼促成朝野协商,重新检视总预算删减幅度。立法院长韩国瑜虽于会后表态愿协调预算案,但同时呼吁赖清德以民进党主席身份劝阻民间团体对在野党立委的“大罢免”行动,避免社会冲突加剧。
台湾经济部星期一(2月10日)表示,台湾对阿拉斯加的天然气“相当感兴趣”,将持续评估购买的可行性。台湾政府希望降低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以缓解美国即将宣布的关税措施冲击。
台湾经济部长郭智辉星期六(2月8日)表示,经济部计划派遣该部次长和国际贸易署副署长等官员前往华盛顿,就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对台湾加工生产的半导体芯片加征关税一事与美方官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在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掌控新一届国会的多位长期支持台湾的共和党籍众议员,本周陆续重新提出前一届国会未完成的挺台法案。这些法案包括要求美国正式承认台湾的共同决议案以及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法案,显示出共和党在新一届国会中继续加强对台支持的意图。
台湾的出口外销今年一月份出现开门红,增幅超出预期,成为历年同月的次高。路透社认为,新年伊始台湾出口强劲,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芯片等产品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因担心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重返白宫后挥舞关税大棒,因此抢在他宣誓就职前匆忙下订单和出货所致。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星期三(2月5日)在访问危地马拉期间表示,美国将尽全力协助危地马拉从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中获得更多实质利益。这不仅是因为美国支持危地马拉对台湾的外交承认,更是希望通过促进台湾对危地马拉的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与繁荣。
南非政府要求台湾在该国的代表处限期迁出首都,这已经是南非近期内第二度针对台湾的外交打压举措。分析人士指出,南非此举一方面是受到北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将“台湾牌”当筹码和美国新政府谈判;而台湾当然也可以打“美国牌”,并通过其与南非绵密的政经关系对执政党施加压力。
台湾18个公民团体于星期一(2月3日)向选举主管机关递交罢免提议书,矛头直指最大在野党——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执政党民进党希望借助“大罢免”行动,扭转在立法院的劣势。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民进党要通过罢免行动重夺国会主导权难度不小。然而,若能成功罢免一至两席国民党立委,或许能促使国民党更加谦虚地面对民意,减少对民进党政府的激烈杯葛。
台湾行政院经济部星期一(2月3日)表示,将采取包括在美国成立台湾投资贸易中心和协助台商转至美国设厂等措施,因应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输往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对台湾厂商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