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星期一上任两周年,他接受报章访问表示,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是他上任至今最具满足感的政策,北京及港府不断强调,国安法及《基本法》23条的实施,香港“由治及兴”可以全面拼经济。
香港反送中抗争届满五年后,一群移居台湾的港人示威者组成名为“香港独立旗官”的旗队,并自7月1日起对外招募队员。发起人姜嘉伟告诉美国之音,旗官们在《愿荣光归香港》的乐声中升起“光复香港”的旗帜,用这样的仪式感为记忆中的自由香港留下纪录。除了旗队,另有海外港人编撰粤语教材或推行网络普选来延续追求香港民主的抗争精神。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7周年纪念日期间,表示在他过往两年任期领导之下,香港政府致力加强管治、振兴经济、忧市民所忧和建构和谐稳定社会,展望将来的方向则是全力促进经济发展,为香港市民提升生活质素。
香港知名活动人士黄之锋的律师星期五(7月5日)表示,黄之锋在香港47人颠覆政权案中虽被归类为“积极参与者”,但他并未参与组织或协助初选。律师敦促法院对黄之锋的认罪而从轻量刑。
星期一(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7周年纪念日,亦是特首李家超上任两周年。北京及港府不断强调,国安法及《基本法》23条完成立法,香港“由治及兴”可以全面拼经济。不过,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过半市民对香港前途没有信心,10项“社会幸福指标”当中,“免于恐惧”跌幅明显。有评论员分析,最近23条立法后拘捕及检控的案例,令市民增加预期上的恐慌。
英国大选临近,对绝大部分移民英国的香港人而言,这会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大选,美国之音访问了多名支持以至加入不同英国政党的香港人,他们表达了对这次大选及未来的期望。
媒体促进人士说,香港实施国安法的四年来,新闻自由记录直线下滑。
两名流亡的香港活动人士表示,去年遭到的悬赏通缉给她们带来了恐惧和焦虑,目前她们冒着人身安全担忧在美国境内从事倡导工作。
2019年7月1日,香港示威者占领立法会议场,成为“反送中运动”标志性的一刻。时隔五年,30多名离散港人星期一晚(7月1日)于台北举办追思会,纪念抗争中牺牲的罹难者。与会的在台港人说,香港现已不可能用任何方式纪念这类示威活动,但身处自由台湾的他们会继续为香港的民主勇敢发声。
在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7周年之际,香港特首李家超宣布中国中央政府将向香港特区赠送一对大熊猫。
英国人权组织“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在香港主权移交27周年当日,呼吁英国再次扩大让香港人移民英国的BN(O)签证计划,让1997年6月30日时尚未成年、没有能力自己申请BN(O)身份的部分人士能够移民英国。
十对同性伴侣通过互联网在美国举行婚礼。虽然香港这个半自治的中国南方城市尚未正式承认同性婚姻,但给同性伴侣赋予了一些法律保护。
美国财政部星期二(6月25日)宣布对横跨香港、阿联酋和马绍尔群岛等地近50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原因是它们一直充当伊朗军方的“庞大影子银行网络”,为数十亿美元的石油收益和其他非法收入洗钱。
香港涉国安法最大规模案件的“泛民主派47人初选案”星期二(6月25日)进入减刑答辩阶段,已经被定罪的被告分批在减刑听证会中向法庭进行有关减刑或轻判的求情,而某些被告则面临被判终身监禁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风险。
有56年历史的香港记者协会(简称记协),是2020年6月30日国安法实施后硕果仅存的工会组织之一,也是香港最大型的前线记者组织。记协上星期六举行周年会员大会,选举新主席及新一届执委会成员。
来自英国的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廖柏嘉(David Neuberger)星期一(6月24日)在香港参与审理了一起与香港抗议有关的案件,该案件涉及七名知名民主人士。这进一步引发了在香港日益严厉的国家安全框架下,外籍法官是否应继续在香港最高法院任职的争论。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记者组织、香港记者协会(简称记协)即将在星期六举行周年会员大会及执委会换届选举,由会员投票选出新一届执委会成员。
5年前的6月盛夏,香港爆发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反修例。据统计,截止今年3月底,超过1万人被捕,当中超过4000人是学生,超过2300人需要为社运案承担法律后果。因为一宗社运案件目前在法庭受审的20岁大学生接受美国之音访问坦言,担心被判入狱,但无悔当年走上前线,一旦入狱也希望在监狱充实自己做个更好的人,他又说“监狱不会是一个人的终结”。
美国和澳大利亚星期五(6月14日)对香港援引国家安全法取消六名民主活动人士的护照表示担忧,西方国家对此事件的谴责声浪变得越来越大。
在经历数年的政治“改革”及新冠疫情影响后,香港社会以变得十分“和谐”,经济本应迎来复苏良机。然而,标准普尔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香港采购经理指数降至49.2,连续第三个月跌破50大关,显示经营环境预期持续低迷。这对香港经济来说是又一次重击。批发和零售业者纷纷表示,当前的经营状况依旧严峻,亟待新的突破。
香港政府星期三宣布,已取消六名“潜逃英国”的民主活动人士的香港特区护照,并称他们是“无法无天的通缉犯”。有受影响的人指,措施对其日常生活影响甚微,而香港政府已经多次针对他们,震慑效果有限。香港保安局局长表明,措施是对英国进行的报复。有学者指,这个事件可能会使外界难以再相信香港证件的法律地位。
香港终审法院近日接连有海外非常任法官宣布辞任或不续任,引起外界关注香港法治情况。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6月8日表示,办理国安案件时结果重于过程,并强调,初选案的裁决对外传递了正确法治观念。有法律界人士相信,郑雁雄的言论等同预告“港版国安法”大案的主要被告会遭重判。
香港政府星期三(6月12日)宣布,已取消六名“潜逃英国”的民主活动人士的香港护照,并称他们是“无法无天的通缉犯”。这是香港保安局根据新国安法规定实施的前所未有举动。
来自英国的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勋爵(Lord Sumption)上周宣布辞任,星期一首次公开解释原因,指是因为香港法院审理民主派初选47人案的判决“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又批评香港的政治气氛压迫,法官无法作出独立决定。
约两百名示威者星期日(6月9日)在位于伦敦的香港经贸办外举行集会,纪念“反修例运动”五周年。他们升起了代表香港独立的旗帜和已经被港府禁止的“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旗,还高唱代表着“反修例运动”的《愿荣光归香港》,并喊出“香港独立”等口号。现场也有群众举出“取消香港经贸办”的标语。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