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
有中国的经济学者认为,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近1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经济工作会议。说它最重要,是因为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似乎可以用坏得不能再坏来形容,而明年又是中共二十大后的所谓开局之年。中国人讲究风水,开局好不好,对社会心理和预期都有重大影响。新的领导班子到底有几斤几两,能不能服众,明年的经济表现是关键
中国这次疫情防控的放开程度,超出预期,很多人把“功劳”算在“白纸运动”上。该运动的一个直接诉求是放弃清零,放开管控。习近平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会谈中,也承认年轻人因为在三年疫情中的挫败感而走向街头抗议,实际等于承认清零抗疫失败。鉴于习时代对社会的严密管控,“白纸运动”毫无预兆的突然大规模爆发,对习的心理冲击会相当强烈,这可能直接促成了当局放弃清零政策,以回应民意。
中国的政治文化强调盖棺论定,政治人物尤其看重死后组织对自己的评价。然而,如果我们把盖棺论定理解为从历史的角度去评判一个政治人物生前身后的功过及其影响,会和官方的评价——后者一般是溢美之词——有很大出入,甚至完全颠倒过来。
中国最近的疫情全面反弹,每天的感染人数接近4万,地方政府的处理又回到常态核酸检测加封控状态,前不久出台的清零二十条基本沦为一纸空文。但是民众对政府的防疫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不满加剧,耐心耗尽,在广州封控区出现了多次冲卡,郑州富士康园区发生员工集体抗议,乌鲁木齐的民众走向政府表达不满,上海的抗议人群甚至在街头公开喊出习近平下台,现在抗议已经蔓延到北京、武汉、南京、成都、重庆等校园。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拜习会要好于预期,但在两人笑容满面、握手言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计算,美中关系是否走出了最坏时刻,则有不同评估。在笔者看来,拜习会暂时让坏得不能再坏的美中关系止跌回稳。
习近平是个创造概念或者说法的“高手”,在他过去十年,不时提出一些所谓的新概念或新说法,让中共理论界和宣传口以及党政官员忙活。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建设”、“东升西降”、“百年大变局”等。此次二十大,习又兜售了一个新提法——“中国式现代化”,把它作为中共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
中共二十大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但围绕着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组成,舆论对习近平如此人事布局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仍在做各种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习建立这个所谓战斗班子,是因为他自感要面对外部的“惊涛骇浪”。某种程度上这么说可能是对的。习在大会结束后的首站外出即率领六常委前往中共“圣地”延安,似乎也证明了这点。
中共二十大,以一种绝大多数人未预料到的方式收尾。在最后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选举中,出现了三个“意外”,一是李克强和汪洋这两位具有温和派色彩的党内二号和四号人物意外退下;二是胡锦涛这位中共前总书记在主席团前排就坐中途意外被劝离会场;三是胡春华这位原本被视为入常的热门人选意外未进入政治局,黯然出局。外界从这三个“意外”中,目睹了习在二十大建立绝对权力控制体系的丑陋表演。
中共二十大在没有多少意外下举行。习近平做了一个自我表扬的野心勃勃的政治报告,要在他执政的第二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此作为中共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评价他上台后的10年,称之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观察中共政治,需要剥开表象,察其实质。有一个现象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习近平明明得罪了很多人,可他的权力好像纹丝不动。但很多人只凭前面一点,就认定他迟早要被党内政敌掀翻桌子下台。
中共二十大即将举行。同往届党代会相比,今年人们能够感受到舆论环境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对中南海的谣传特别多,包括政变谣传。有人戏言,在过去几年,习都不知被软禁过多少次,而最近的政变谣传,虽然习已现身,可很多人依然相信他已被控制。
要准确地判断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会采取什么政治路线,他会统治中国多长,需了解他对时代的分法。如今,中国官宣把当下时代称为“新时代”,言下之意,习之前由邓小平开创、延续到江、胡这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旧时代”。
独裁者都有绝对控制的欲望,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历史上大独裁者如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想建立一个绝对权力的控制体系。习近平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即将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会是他建立绝对权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