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芯片大厂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周一(11月11日)宣布,计划起诉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及发言人陈斌华。他表示,这两人代表的国台办在10月中旬将他列入“台独”黑名单并实施惩戒,已触犯中华民国《刑法》的“恐吓危害安全罪”,并违反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民族自决权”精神。
双十一购物节进入黄金周,中国电商平台淘宝在台湾大力宣传“免运费直送”优惠,并在台北各捷运车站大量设置广告看板。这一宣传策略引发了民进党立委的关注,质疑淘宝以“双十一”促销借机渗透台湾市场,并通过价格战和资安隐患影响台湾消费者。
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引起中国社会广泛关注,在中国社群媒体的风向虽偏向特朗普,舆论却多抱持“看热闹”心态,也有民众担忧特朗普对华态度并不友善,未来中国将面临更大经贸压力。学者指出特朗普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让不曾经历民主投票的中国民众更有好感,但对特朗普的中国政策理解却十分有限。
美国总统大选日前夕,中国央视星期一(11月4日)晚间在官方微博发布“美国大选五任总统大乱斗”的新闻话题随即登上热搜榜首,引发中国网民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嘲讽与批评。分析人士说,美国大选过程的任何争议都是中国媒体带风向的题材,是中国当局开展“内宣”认知战的一环,旨在巩固中国内部的“心理防线”。但他们也呼吁,中国官媒“吃美国豆腐”之余,应承担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避免造成信息的错误解读和传播。
中国两大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近日首度在南中国海完成“双航母”演训后,中国官媒大赞其为“亚洲战力最强的水面舰队”。外媒则指出,此举意在“秀肌肉”,或为牵制菲律宾及在亚太强化布署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对此,台湾军事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双航母”在搭载战机数量、起飞方式及缺乏海外基地补给等方面存在短板,其攻防能力仍难以与美军航母战斗群相提并论。
中国酒店业在疫情后人潮回流带动下,去年有所复苏,但今年市场形势再生变化,不少酒店却依然选择大量扩展分店,导致供过于求、盈利下降。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开业酒店数已超34万家,存量之大让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困境,也让不少业者大叹今年的关键词是:“客流下降、涨不动价、内卷”,尤其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季更催生价格割喉战。专家分析,中国酒店业“轻松盈利”的黄金时代已结束,行业在短期内或将继续面临激烈的削价竞争。
台湾宪法法庭星期五(10月25日)宣判,立法院5月底通过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的多数争议条款违宪,包括总统国情报告和国会听证调查权等,为延烧5个月的国会扩权争议画下句点。对于释宪结果,台湾总统赖清德表示尊重,并呼吁朝野携手守护宪政,但部分在野的国民党立委则批评,此判决结果限缩了立法制衡行政的权限。
随着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一份民调显示,有近半数的台湾人关注此次选举,且有高达67%的受访者支持美国对台提供军事援助,美国两党候选人对台海安全局势和经贸政策的态度吸引了台湾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球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LVMH)集团的最新财报显示,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不含日本)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第三季同比跌幅扩大至16%,反映出中国精品需求的急速降温。中国精品业者和买家告诉美国之音,经济低迷重创了消费者信心,使得奢侈品消费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尽管中国政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救市措施,但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未能聚焦消费需求,对奢侈品市场的复苏帮助有限。
中共周一发动围台军演时,竟获欧阳娜娜等多位在台艺人于社媒微博表态力挺,引发台湾舆论反弹,知名出版人颜择雅星期三(10月16日)公开呼吁台湾修法,对这些艺人处以“教唆杀人”罪。
中国社媒近来纷传“看守所爆满”现象。据多名律师爆料,多地看守所人满为患、甚至有扩建的打算。中国法检机关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抓捕和定罪人数皆呈近两位数增长,凸显当局维稳严打和“轻罪化”等趋势。此外,观察人士说,中国经济下行,地方财政紧张,地方公安以罚增收、以罚代管的“创收”型执法,也恐是看守所短期羁押人数大增的原因之一。
中国电影市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总票房和观影人次皆比去年同期下滑,平均票价更跌至四年新低,俨然延续自端午档、暑期档以来疲软的复苏力道。电影观察人士说,国庆档多爱国片,题材缺创意,观众“看腻了”,尤其串流媒体(流媒)与网络短剧盛行,也对中国影业带来致命冲击,再加上经济下行,即使多个城市祭出观影补贴,也难有效拉抬观影热度。
中国向首次访中的台湾游客招手,开放逾千个景区供他们免费入园一年,但此惠台政策却恐两边不讨好,尤其中国网民质疑政策不公或惠台成效不佳的反弹声浪四起。观察人士说,多数台湾人访中首重人身安全性,这种门票减免的蝇头小利,促销成效恐有限。
10月1日是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的大日子,不过,观察人士说,中国今年十一庆典的规模并未扩大,或与经济放缓有关。至于各国贺电,则以发自俄罗斯、朝鲜和越南三国最受瞩目。美国在10月2日才向中国发出贺电。另据官媒报道,塞尔维亚、塞浦路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出席中国驻各国使馆的国庆招待会。对此,分析人士说,中共喜好营造“万国来朝”的场面,但说倒底仅是“廉价的面子工程”。
在深圳的日籍男童上周遇刺身亡后,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仇日教育的关注,且已延烧为外交事件。而近一周来,中国言论审查机制虽忙着清理“煽动中日对立”的社媒帐号,却又封禁批判爱国主义暴行的言论,舆情管控自相矛盾,再添外界反感。
中国十一长假在即,上海市政府宣布,将自星期六(9月28日)起发放总额5亿人民币(约美金7,122万元)消费券,以刺激服务业景气,但上海市民似乎并不领情,因消费券使用设限,如“满额折抵”、“先到先领”等,遭网民大批毫无诚意。
中国将自星期三(9月25日)起,取消凤梨释迦等34项台湾农产品的免关税优惠,引发部分台湾农民的反弹。他们说,中国一再将贸易“武器化”的政策反覆恐让他们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未来将分散出口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
中国多间大学在校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被视为经济下滑之际,学生逃避求职的缓冲。不过中国研究生直言,在时局动荡下延长学习时间,换取培养第二专长或等待未来更容易就业的空间。
中国已决定自明年起、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3-5年,引发中国学者秦晖痛斥中共将“权力延伸到(人民的)子宫”、却推诿帮人民养老的责任。面对民怨冲天,中共仍拍板延后退休,经济学者分析,是因为中国养老基金破产的压力太大,让中共不得不藉改革为名来延后养老金的发放。未来体制内公务员的反弹恐最激烈,而工人阶级虽不满晚领养老金,却可能乐于多工作几年、维持生计。
美中手机大厂苹果和华为抢在星期二(9月10日)同天发布新机,形成iPhone16系列手机和Mate XT全球首款三折叠机对峙的赛局,也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这场“机王争霸”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对此,资通讯专家直言,苹果和华为的较劲犹如美中科技战的延伸,缺主场优势的苹果受限于地缘风险,中国市占的保卫战恐面临重重挑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