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 Joseph Nye)星期三(5 月11日)在华盛顿说,如果中国不接受、不执行南中国海仲裁的结果,将有损中国的“软实力”。他还说,中国在南中国海展示肌肉的做法也在损害其“软实力”。
自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就中菲两国之间有关南中国海争议向中国发出《仲裁通知》、启动强制仲裁程序以来,“南中国海仲裁案”的进展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再过几个星期,荷兰海牙国际仲裁庭将对菲律宾诉中国一案进行裁决。预计,裁决会对中国不利。
随着荷兰海牙国际仲裁庭将对菲律宾就南中国海争议诉中国一案进行裁决的日子的临近,南中国海仲裁案再次成为各界的焦点。预计,裁决会对中国不利。虽然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南中国海仲裁“有理有据”,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正是中国的不参与给中国造成了损失。
不久前,中影股份( China Film)宣布与世界著名电影企业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合作,制作与发行电影。差不多同一时间,马云的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阿里影业(Alibaba Pictures)也宣布将投资派拉蒙的两部新片。
被中国学界誉为“知华派”第一人的美国学者兰普顿星期六(4月16日)在洛杉矶的一个研讨会上说,中国对内愈发收紧的政治发展态势,以及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对外政策令美国人担忧。他还说,这样的政治收紧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互相矛盾的。
美籍华裔著名演员陈冲(Joan Chen)星期六(4月16日)在于洛杉矶举行的第26届“百人会”上阐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作为华裔演员和艺术家在美国的心路历程。期间,陈冲还谈到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她对电影审查制度.....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一些指标有企稳回升的迹象,星期五(4月8日),中国总理李克强承认,经济好转趋势的基础并不牢固。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最近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有多层因素。
美国国务院官员星期四( 3月31日)在华盛顿说,中国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发挥绝对的中心作用。朝鲜核危机是正在华盛顿召开的核安全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星期四(3月24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库说,预测中国很有风险,也很危险。他还特别强调自己并不是“中国崩溃论者”。他说,中国未来要想成功转型,应该采取“半民主”......
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多次表示,中国经济不会遭遇“硬着陆”。有美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威权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的确不会让中国经济“硬着陆”,但是,这种威权模式在经济转型期却遭遇两难:中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继续用威权增长模式推进必要的改革,但同时又不会引发社会骚乱?
3月16日(星期三),中国总理李克强在面对处理产能过剩可能引发的“下岗潮”问题时表示,“下岗问题”虽让他“略有沉重”,但是“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将(Adm. Harry Harris Jr.)不久前提议重启一个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海军组成的非正式战略联盟。上星期,在美国国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有专家再提同样的建议。
在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一名政协委员提议将帕拉塞尔群岛(中国所称的西沙群岛)上的伍迪岛(永兴岛)建成全球离岸公司注册地, 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推动中国南中国海战略的实施。
2016年的中国“两会”在北京严重的雾霾中拉开了帷幕,甚至到星期五,今年迄今最严重的雾霾仍然笼罩在北京上空。西方媒体在关注沉闷和压抑的北京雾霾的同时( “今年不见两会蓝”) ,更关注与天气一样沉闷和压抑的“两会”气氛 (两会召开气氛紧)。
3月3日(星期四)中国全国人大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之后两天,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由于这次的两会在中国经济增长低迷之际召开,两会为中国经济增长设定的目标成为世界媒体瞩目。 在南中国海关系紧张之际,两会公布的国防预算也是热点之一。
2月29日星期一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指责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行为“咄咄逼人”。同一天,在华盛顿的一个研讨会上, 美国亚太问题专家指出,中国的“咄咄逼人”体现在用“威吓”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威吓”台湾不要走向独立......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最近下令"党媒姓党"等一系列的做法让很多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认为,他在提倡“个人崇拜”,有可能发动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想做的可能是回归1949年中共建政到文革前的那个所谓的“正统”时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视察三大官媒,要求媒体姓党,而官媒也以“绝对忠诚”表达了“忠心”。 虽然中国国家新闻媒体是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官媒赤裸的谄媚还是令民间和海外热议。
中国星期五(2月19日)表示不赞成美国对朝鲜进行新的制裁。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如此,中国其实对朝鲜也已经非常失望,虽然短期内不会看到中国对朝鲜战略的巨大改变,但是已经有趋势显示.....
中国在南中国海有争议岛屿部署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引发各界关注。有分析人士说,这其实是中国为在南中国海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做的准备,是中国最终在南中国海建立“禁行区”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以及刚刚结束的美国和东盟峰会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