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中国海有争议岛屿部署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引发各界关注。有分析人士说,这其实是中国为在南中国海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做的准备,是中国最终在南中国海建立“禁行区”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以及刚刚结束的美国和东盟峰会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
来自欧盟各国的至少五千名钢铁工人星期一(1月1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示威,抗议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钢材,并且要求欧盟领导人不要承认北京的“市场经济地位”,以免让局势恶化。
从中共18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蓝图到大批维权律师和活动人士被抓,中国陷入“法治与稳定”的悖论之中。美国一名学者说,中国威权统治下的“法治”只是维护威权统治的一个精致的管理工具,最终的目的是维护共产党的统治。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放缓,而政治上却走向集权。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否会崩溃?在华盛顿的一个有关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上,一名前驻华记者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希望和机会越来越少的地方......
美国一位新锐众议员本星期在发表有关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的演讲时说,中国目前是美国在东亚唯一的地缘政治对手。他还说,美国仍然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领导者。
美海军驱逐舰1月30日驶入中国实际控制的中建岛12海里以内海域展开航行自由行动。但有美国专家认为,无害通过的方式太弱,也无助于解释美国在南中国海的政策。有专家建议美国应选择一处低潮高地,派军舰以非无害通过的方式宣示航行自由。
1月29日,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再次要求与会人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鉴于2016新年以来中国多个省市要员高呼“习核心”的做法,分析人士说,这体现了习近平的个人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1月 26日,中国股市再度暴跌。同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案”以及其他问题。从年初开始,有关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中国经济何处去的话题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世界经济论坛1月20日(星期三)在瑞士达沃斯小镇正式开幕,其中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达沃斯举行的有关中国商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呼吁中国建立自由、公平、法治的环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1月19日)开始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中东三国的访问。由于伊朗和沙特刚刚断交,习近平此次访问能否担当“斡旋”角色,帮助缓解中东局势,备受关注。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 约翰·理查森上将星期一在华盛顿说,美国海军不受挑战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如此,他还说,进行自由巡航是美国海军的职责。美国将继续保持在南中国海的存在......
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Ed Royce)星期五( 1月8日)表示,美国应该将南中国海巡逻常态化,同时,也要将南中国海问题变成世界问题。共和党籍的罗伊斯众议员是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
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众议员罗伊斯(Ed Royce)星期五( 1月8日)表示,众议院将于下星期二提出对朝鲜进行制裁的法案。朝鲜1月6日宣布“成功”试验首枚氢弹。 罗伊斯星期五在华盛顿的......
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国防部长加斯明星期五(1月8日)将启程前来美国会晤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卡特,寻求加强军事合作,包括加强马尼拉的海事能力等,这是双方四年后的第一次会晤。
中国星期三(1月6日)再次在南中国海的十字火礁(中国称永暑礁,越南称十字礁,菲利宾称英雄礁)新建机场进行试飞。越南星期四指责中国严重侵犯其主权。美国担心中国这样做继续加剧紧张局势,而菲律宾则担心中国可能借此宣布“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星期三(1月7日)称,中国东北农民非法种植转基因玉米,而且一些转基因玉米有可能已经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路透社说,该报告可能令中国政府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能力更加令人怀疑。
据报道,中国大连万达集团已经正式决定收购好莱坞的传奇影业,并将成为其最大股东。万达进军好莱坞再次令人关注中国对好莱坞的影响。 有人认为,万达的收购对双方是双赢,但也有人担心,好莱坞可能会为在中国“捞钱”而出卖自己。
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星期一(1月4日)公布2016全球十大风险报告。报告将中国列为世界第三大风险,理由是中国将是2016年全球最重要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出现。不过,报告认为,全球最大的风险是欧盟和美国战略同盟的弱化,从而导致全球领导力的散失。
2015年,中国继续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填海造岛,与其它声索国的矛盾加剧,美国的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大,并在10月末派军舰驶入中国人造岛礁12海里。有学者指出,南中国海可能是美中21世纪较力的爆发点,但是,也有人指出,目前南中国海局势演变如一幕慢动作电影,一切都是在精心管控之中。
由于网络安全和南中国海等问题,2015年的美中关系持续恶化,甚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也没能扭转这个势头。有美国学者宣称,美中关系在2015年接近临界点。在华盛顿,一些人质疑美国三十多年来对中国的“接触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还要继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