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罕见地没有对一个正在访问台湾的美国国会议员团做出任何反应。中国官媒过去几天里猛烈批评台湾总统蔡英文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会面,但对于这个访台代表团,官媒只字不提。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周三在加州里根总统图书馆与台湾总统蔡英文会面。这场会面引来了美国两党议员们的表扬。而中国因此给议员们发出的谴责邮件则引起了批评。
台湾总统蔡英文4月5日将在加州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见面,许多美国观察人士在推特上赞扬了会谈的安排,除了展现美国两党对台湾的一致支持,也让中国难以回应,是美国与台湾的双赢。
推特(Twitter)近来取消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官媒账号影响力的限制措施,开始向用户们推广这些账号和推文。但这与推特的现行政策相违背。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去年收购推特后,在中国有着可观商业利益的他与北京的良好关系让外界担忧,推特会不会放宽对来自中国官方影响力的限制。
在美国严格审视来自中国的社媒软件TikTok可能造成的国家安全威胁之际,中国正试图将此描绘为“美国商业霸权”和“对中国打压”的体现,并趁势在推特等西方社交媒体上打造自己包容外企的形象。
美国商业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周五(3月24日)表示其北京办公室被中国当局搜查,5名中国籍员工被拘留。中国方面尚未给出任何理由。在中国本周末召开意在吸引外资的发展高层论坛之际,观察人士认为这样的消息可能让国际商界更不看好中国的未来。
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周四出席美国国会听证,接受议员们长达5个小时的连环质问。而周受资常常避重就轻的回答未能打消议员们的疑虑。有观察人士直称这场听证会对TikTok来说是场“彻底的灾难”。
一个与俄罗斯政府有联系的雇佣兵组织被指控在中非共和国杀害了9名中国工人,但北京方面到目前为止仅提醒当地公民注意安全,没有进一步表态,官媒也配合保持沉默。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一抵达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中国正试图扮演俄乌战争调停者的角色,但有观察人士以“中国独裁者会见俄罗斯独裁者”来形容此次会谈,并质疑中国所称的“中立”的真实性。
中国科技巨头百度周四发布了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但这款被外界期待已久的产品似乎没能达到预期,百度的股价在发布会进行的同时开始大跌,最多时下跌了近10%。
流亡美国的中国商人郭文贵周三(3月15日)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美国政府指控其诈骗在线追随者超过10亿美元。他的逮捕立刻在推特上引起了讨论。
过去一周来,与两会有关的话题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有时甚至完全占领榜单前十名。但几乎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在习近平获得国家主席第三任期的当天,有关新闻的评论区出现了清一色的支持言论,而可能被用来批评习近平连任的关键词却被封杀。
最近一只旅美熊猫的突然去世引起中国网民的气愤和担忧,他们指责美国虐待熊猫。中国官媒也加入论战,称这是“美国对华的强硬政策”所导致,呼吁美国多照顾中国人民的感情。
正当北京召开两会,许多外媒记者采访受限的同时,中国官媒将自家雇佣的外籍记者摆上荧幕,通过他们赞美中国体制优越性,并批评美国的民主。
中国长达三年的新冠清零运动结束不到三个月,官方已开始将其定性为一场“胜利”,只字不提清零对民众造成的伤害,反对的声音也被网络审查抹去。这场庞大的叙事重塑工作正在逐渐展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二批评美国对政府设备的TikTok禁令是“不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也显示美国“太不自信”。这一说法在中国网络上引来网民的挖苦。他们指出中国政府封杀了脸书、推特一系列外国社交软件,当局对美国的批评“太双标了”。
美国能源部一份针对新冠病毒起源的新报告称实验室泄漏是最有可能的原因。报告进一步为曾被认为是阴谋论的实验室泄漏理论提供了调查支撑。美国各界对报告反应不一,但中国在病毒起源调查上的不配合再次受到观察人士的一致诟病。
《华尔街日报》周四报道,美国考虑扩大美军驻台湾的人数,五角大楼的计划引来不少人支持,但也有人担心,中国会将此视为挑衅,从而加剧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努力打造自己的和平使者形象。但在中国的叙事模式中,这场和平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发动战争的俄罗斯,而是援助乌克兰的美国。
过去一个月来,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因其强大的文字编写能力受到极大关注。但信息安全专家也很快发出警告,这种技术降低了政治宣传的成本,很可能帮助中国这样的国家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更轻松地发动影响力行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