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46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官媒低调,社媒审查:中国阻止公众讨论北京医院致命大火


2023年4月18日晚调查人员在北京长峰医院调查失火原因。
2023年4月18日晚调查人员在北京长峰医院调查失火原因。

中国北京一家医院周二(4月18日)发生致命大火,导致至少21人死亡。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在事发后快速展开审查,官媒直到8个多小时后才首次提及此次事件。当局对公众讨论的打压引起了网民的不满与愤怒。

根据中国官方的通报,北京丰台区消防队于当地时间中午12点57分接到火警,称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通报表示消防人员在下午1点33分左右扑灭了明火,救助工作于两小时后结束。大火导致21人死亡,事发原因还在调查当中。

尽管事发于中午,但中国的官媒直到晚上近9点才首次提及这场大火。《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央视等除了重复官方通报的内容外,没有提供其他任何信息或细节。

在官媒正式对大火进行报道前,包括微博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上就流传着多个视频,显示滚滚黑烟从长峰医院的大楼里冒出,楼里的人爬到窗外试图逃生。但这些视频很快遭到了删除,相关讨论也被审查。

这样的信息封锁给医院患者的家人带来了影响。根据中国媒体“顶端新闻”迟些时候的报道,一些患者的家人直到晚上看到新闻后才得知长峰医院失火,并立刻赶到现场,但尚不知道自己家人的安危。他们表示此前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医院有关大火的通知。

官媒在报道大火的微博帖文中罕见地没有使用任何热搜话题。而两个与该事件有关的话题---“北京一医院发生火灾21人死亡”和“北京一医院发生火情21人死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其中,热搜话题“北京一医院发生火灾21人死亡”的搜索结果只显示来自认证账号和官方账号的帖文。

微博公开的数据显示,上述两个热搜话题的热度在北京时间晚上8点至9点间直线飞升,但分别在9点和10点后骤降。

中国数字时代编辑、前微博审查员刘力朋在推特上指出,官方过去在非敏感时期并不会对这样的灾害新闻进行审查。

“审查尺度又创新高了,以前只是两会和春节期间不让报,”他写道。

尽管大火的消息引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但在微博热搜榜上看不到任何与之有关的热搜话题。社媒的审查加上官媒的低调引起了网民的愤怒。

“这么大的事,一个热搜都没有?”一名网民问道。

“居然没有一个热搜,控制舆论有一套,”另一名网民写道。

“他们眼里人命轻贱,那我们便更要自重了,”一条点赞较多的微博写道。

一些网民还表示,自己得知这场大火并不是因为官媒的报道,而是来自外媒的手机推送。

“可笑至极……这件事居然是从CNN得知,”一名网民写道。

连《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前总编辑胡锡进都在一条后来被删除的帖文中表示:“网上关于这场火灾的信息很少有留存的,因此现在人们只看到了官方的文字通报,几乎搜不到有关这场火灾的照片和视频,我认为这不应该。”

在一条新的帖文中,胡锡进没有再提审查,只表示:“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信息得到披露。”

根据网上流传的截图,长峰医院2月底曾在其微信账号上发文,表示医院领导和员工们为了响应政府的“两会”期间防火通知,特地召开“火灾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对火灾防控工作进行了扎实部署安排”。

当美国之音尝试找到原文时,发现文章已经被删除。

一名网民总结当局应对这场大火的方式时写道:“第一时间封锁消息,第二时间删除痕迹,第三时间灭火救援,第四时间撤掉热搜。”

也有人注意到中国官媒在报道这场大火时远没有展现对报道美国负面新闻的积极度。自从2月初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脱轨导致化学物品泄漏后,中国官媒一直在对这场事故的后续影响进行跟进报道。

一位知乎用户评论道:“俄亥俄州火车侧翻都开始报道动物伤亡了,国内烧死21个人了各大媒体别说头条,转载都不肯点一下。”

上一次中国发生一场吸引全国注意力的大火是在去年11月底。当时,一场乌鲁木齐公寓大火导致至少10人死亡。公众普遍认为大火没有被及时扑灭是因为当地的防疫封锁措施阻碍了消防工作。对于公众的不满,官方用网络审查应对。后来,中国多个大城市纷纷爆发了“白纸运动”。民众举着白纸走上街头,表达对严格防疫措施和言论审查的反对。

北京的这场大火和官方的“捂嘴”式做法让不少网民感叹当局在应对上似乎没有任何的改变。

“上次的火灾标志了一些事情,这次火灾也是,”一位微博博主写道。“从此灾祸或许只存在于通告之中,仅有一种叙事口径被允许存在。在此意义上,烈火将永远烧下去,直到我们从侥幸的幸存者最终变成那个数字之一。”

中国对此次大火讨论的审查还在继续。本报道引用的微博评论至发稿时大多已经被平台移除。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就职前夕,展望2025美中关系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4:1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