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腾飞还刚刚蹒跚起步时起,美国大多数历届政府就一直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乐见中国经济发展,但随着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有关中国的繁荣强大最终是否符合美国安全利益这一涉及美国战略目标的基本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近四个星期后,人们越来越担心,这场突发的以巴冲突是否会波及美国多年来潜心打造的将战略中心逐步转向印太地区的安全战略,将美国又拉回了传统热点地区--中东。
美国最近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全美建立31个涵盖半导体、生物技术、关键矿产、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地区科技中心,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创造高薪工作岗位。
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保守派议员、国会台湾连线成员麦克·约翰逊(Mike Johnson)星期三当选为新任众议院议长,在美中关系极为敏感的时刻美国又迎来一位在中国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举足轻重的领导人。
10月18日,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特拉维夫发表讲话表达美国对以色列坚定的支持的同时,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与他的“亲爱的朋友”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举行第42次会晤。有分析说,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令美国在欧亚大陆同时面临严峻战略考验的局势雪上加霜,而这可能会给中国和俄罗斯挑战现行世界秩序提供了新的机会。
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Irit Ben-Abba)星期四(10月12日)呼吁中国利用其与伊朗的密切关系来遏制哈马斯。此前,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在北京访问时,也敦促北京利用对伊朗的影响力来阻止战火的蔓延。北京对伊朗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力?中国会如以色列和美国所愿对伊朗施压吗?
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美国派出福特号航母打击群驶往地中海东部。在美军战略资源已经因乌克兰战争而倍感压力之际,以色列和哈马斯武装又爆发激烈冲突,再加上美军对亚太地区的承诺,美国会遭遇“战略超负荷”吗?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这是中东地区多年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流血战争,但冲突尚不足以对美军对亚洲的承诺构成严重压力,不至影响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
在乌克兰战争仍日渐胶着之际,最近不断有报道说,中国加强对无人机的出口管制令乌克兰购买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小型无人机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然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则仍然可以大量进口中国相关产品和技术。
中国购买农地的问题近年来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敏感的军事设施附近购置土地更是引发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星期三,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就外国对美国的农业用地投资举行听证会,来自奥克拉荷马州的联邦参议员兰克福德(Sen. James Lankford, R-OK)在听证会上说,过去的十年里,他们州的外国土地所有权增加了500%,除了国家安全问题外,中国等国家的人在该州大举买地种大麻还带来大量的犯罪问题。
借本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中国推出了一项迄今为止最为雄心勃勃的国际新秩序愿景,全方位地为全球治理制定出中国方案。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星期二(9月19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再次呼吁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
在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之下,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 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普京星期三(9月13日)结束被朝鲜官媒称为“历史性会晤”的首脑峰会,全面加强两国在经济和军事安全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中、俄、朝虽都将美国及其盟国视为最大对手,但平壤和莫斯科迅速走近,被认为潜在地殃及到了中国现实地缘政治利益
在不新增加军费、且两年之内即可部署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最近公布的一项军力发展战略或为美国军力设计带来颠覆性变革,令美军在潜在的台海战争中占据优势。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最近在访问中国时多次表示,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投资。这被认为是雷蒙多四天中国之行中最直言不讳的警告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外国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一趋势正在发生逆转,中国已经不再是外国投资者青睐的热土。
在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谈判之后,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星期一宣布,美中两国同意就两国间的经贸往来建立新的沟通渠道,其中包括一个新的商务事务工作组和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机制。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刚刚结束了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长达近一个星期的访问,在乌克兰战争持续胶着之际进一步深化与这两个国家的防务关系。李尚福此次莫斯科之行也是他在短短四个月内第二次访问俄罗斯。然而,就在此行之前的一周,中国刚刚参加了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谈,包括美国、乌克兰和几乎所有主要国家均派员出席,但排除了俄罗斯。中国在相隔不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先出席美乌主导的和平会谈后又派李尚福访俄再一次彰显出中俄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如何在乌战以来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优化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中国海警船最近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以水炮攻击一艘菲律宾补给船,这一事件被认为令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以“灰色地带”的手法测试美国启动《美菲互防卫条约》的决心。
在拜登政府即将颁布新的行政命令进一步收紧美国在敏感领域对华投资之际,美国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本星期接连采取多项行动,旨在扩大禁令范围,限制美国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大量投资。
中国和俄罗斯的高级代表团上星期对朝鲜进行了罕见的高调访问,期间借出席朝鲜阅兵式等场合盛赞冷战时期三国曾共同浴血奋战,并誓言继续加强团结。在美中较量愈演愈烈、美国不断加强与印太国家防务关系的背景下,中、俄、朝加紧深化关系令亚洲似乎再次呈现出一场新冷战的态势。
针对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禁令,中国星期三发出迄今为止最为明确和强硬的警告,称中国将“我必犯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