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政策的突然放宽,中国国各地先后迎来奥密克戎的第一波全面冲击,感染病例激增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有公共卫生专家批评中国政府没有在放松防控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并警告这波疫情可能会在明年一月达到峰值。
中国媒体周五(12月16日)报道了两名中国官方媒体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在北京去世的消息。这是中国政府在无预警、无准备、无计划的情况下放弃清零政策以后中国媒体首次报道的死亡案例。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等高级官员承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局面,明年的工作重点是稳、稳、稳、稳、稳。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抗疫政策突变,全国疫情,特别北京疫情迅速扩散,乱象丛生的时候举行的。中国经济在经过了长期封控之后陷入严重低迷,其增长速度创40年来最低水平。
一直宣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周突然来了个政策急转弯,但紧接着,中国各地、特别是首都北京的新冠疫情就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观察人士指出,匆忙结束清零相当于间接承认该政策的失败,但这不足以撼动习近平的地位,尽管中国民众对中共的信心将跌入低谷。
美国正在监测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新变种,为可能爆发的新一轮新冠病毒感染做好准备,目前北京正在放松严格的封控措施,这些措施一度控制了中国的新冠疫情。
中国防疫政策急转,开始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民众心理调适还不够,医疗资源不足,甚至连基本药物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中国人该怎么守护自己的健康?
冬季来临,拜登政府推出紧急方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反扑,为每个美国家庭免费提供四盒快速测试盒。
中国多个城市爆发抗议反科学反人道过度防疫政策的“白纸革命”运动以来,当局加强了打压行动,多名抗议者遭抓捕或失联。曾到广州抗议现场表达诉求的女性公益行动者杨紫荆被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她母亲表示杨紫荆为大家争取自由无罪,不该被抓走,期盼孩子快快平安回家。与此同时,中国多地近30名律师在响应为被捕抗议人士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倡议后,遭有关当局和身份不明人员警告、恐吓或骚扰。美加一些地方华人持续举行抗议活动,声援震撼海内外的反对灾难性极端防疫政策的白纸运动。
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星期三(12月14日)宣布,立即终止其最大的苹果手机代工工厂郑州厂区绝大部分的防疫限制措施,特别是“点对点”的闭环生产管理方式。
中国政府在无预警、无准备和无计划的情况下突然对极端防疫封控措施松绑已经过去一周,但是部分民众对期盼已久的解封的欢呼与喝彩很快就被疫情飙涨以及药物和检测盒紧缺带来的恐惧所淹没,绝大多数民众更为担心疫情未来的走向,以及患有基础病又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如何躲过一劫。
中国放松管控后出现的新冠感染潮引起了网络上“清零”支持者们的不满。但包含不少民族主义博主的“清零派”们没有把矛头指向中国政府,而是将责任归咎于此前反对封控的抗议者和响应当局“放开”政策的中国媒体。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位主任周三(12月14日)表示,早在中国政府决定放弃严格的 “新冠清零” 政策之前,中国的COVID-19感染就已经爆炸式增长。他反驳了关于政策的突然逆转导致病例激增的说法。
与世界各国宣布结束疫情之后的欢腾、热闹截然不同,中国解除清零管控之后的一周却陷入了混乱、沉寂。尤其在北京,这种萧条和紧张超过三年来的任何时点,似乎更像疫情爆发之初的武汉。市民的新冠感染率大幅上升,医院和药房正在经受冲击,三年来第一次无限制开放的商场和餐馆人影寥寥,企事业单位的上岗率急剧萎缩,以至于北京市政府紧急发出“愿复尽复”的复产号召。
中国国家卫健委星期三(12月14日)宣布,由于防疫封控措施松绑后无法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因此自当日起停止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中国上周发布放宽防疫的“新十条”措施后,北京发烧就诊人数暴增16倍。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两个重量级期刊不约而同发出警告,中国可能迎来大规模染疫与死亡浪潮。专家表示,如果中国持续放松防疫措施,预估到明年农历春节将会达到感染高峰,建议中国各级政府倡导“就地过年”,通过NPI(非药物介入措施)调控延后并降低中国疫情高峰的速度。专家还说,中国现阶段最明智的作法就是尽快引进西方mRNA次世代疫苗,将危老族群的疫苗“打好打满”,才不至影响到中国医疗体系或是ICU (加护病房)占床率,对中国会比较有利。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星期一说,他相信中国的新冠措施近期会进一步放松,前往中国的国际旅行会更加容易。
中国政府上周三在无预警、无计划的状况下突然大幅松绑历时三年的极端防疫封控措施,迅速导致疫情飙升。发热患者在医院和医疗诊所大排长龙成为中国防疫抗疫的一个新景象。
中国这次疫情防控的放开程度,超出预期,很多人把“功劳”算在“白纸运动”上。该运动的一个直接诉求是放弃清零,放开管控。习近平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会谈中,也承认年轻人因为在三年疫情中的挫败感而走向街头抗议,实际等于承认清零抗疫失败。鉴于习时代对社会的严密管控,“白纸运动”毫无预兆的突然大规模爆发,对习的心理冲击会相当强烈,这可能直接促成了当局放弃清零政策,以回应民意。
中国当局最近在无预警、无规划的情况下突然大幅放松此前“动态清零”的极端防疫封控措施,引发各界对确诊人数暴增和染疫高峰临近的担心。中国整个医疗体系或将经受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在强大民怨和民意的推动下,中国政府终于出台旨在松绑“动态清零”极端防疫措施的“新十条”防疫新规,但是中国经济在历时三年的极端封控措施下已经受到重创,不仅使很多年轻人就业难,而且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也挫折连连。
由于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分发新冠疫苗的全球计划将在明年之后逐步取消,专家警告说,应该确保接种率最低的国家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并防止出现新的变种,而过渡将可能是混乱的。
随着中国放松疫情管控的“新十条”出台,“清零”政策正式告终。为了配合政策变化,中国官媒迅速修改对新冠病毒和疫情的描述方式。从指出抗疫面对严峻形势到宣传病毒并不可怕,官媒只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口径上180度大转弯。
世界卫生组织周五(12月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自2020年以来从87个国家收集的数据,全球细菌对治疗的耐药性水平增高至超过50%。
中国政府周五(12月9日)宣布将在下周发行特别国债,筹集7500亿元,以帮助目前已经陷入严重困难的国民经济走出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的会议强调要稳住经济,并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全国各省市也趁着防疫政策风向改变,以“抢单”为名争相组团出国。有分析却认为,经历过去数年的巨变,中国对外商的吸引力已今非昔比。各地官员和商人的如意算盘未必能够打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