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民怨和民意的推动下,中国政府终于出台旨在松绑“动态清零”极端防疫措施的“新十条”防疫新规,但是中国经济在历时三年的极端封控措施下已经受到重创,不仅使很多年轻人就业难,而且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也挫折连连。
纽约时报引述北京一位21岁刘姓女大学生的话说,任何在疫情期间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前途越来越具不确定性。
对许多中国民众而言,此前延续几近三年的极端防疫封控措施绝对令人窒息,不仅窒息了生活,而且也窒息了生产和经济,导致就业机会急剧萎缩,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刘姓女大学生明年毕业,她主修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刘小姐告诉纽约时报,她迄今为止已经递出80多份工作申请,可是连一个就业机会都没有得到。
刘小姐说,很多年轻人都听中国共产党的话,党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发现现实让他们非常失望。“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大家都在勉强度日。”
北京当局“动态清零”的极端封控措施最近几周导致民怨沸腾,不仅包括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十分罕见地走上街头,抗议封控措施,而且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多所大学的学生也手举白纸,举行无声的抗议示威,创造了被称为“白纸运动”的新抗议方式。上海的抗议民众甚至喊出了“习近平下台”和“共产党下台”的口号。
这些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政以来,甚至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惨案以来首次发生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或许让中国当局意识到,不顾民生和经济代价而盲目实施极端封控不仅重创经济,而且因此导致就业形势急剧恶化将构成对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
也许是担心示威抗议活动如星星之火可能很快形成燎原之势,中国当局本周在毫无预警、毫无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台“新十条”防疫新规,大幅放松防疫管控措施,把民众从足不出户中开放出来,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就可以出入公共场所,可以上班、上学、逛商店,甚至还可以搭乘飞机和高铁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
问题是,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因极端封控措施而遭到重创的经济和就业市场不可能随着封控措施的松绑而立即复苏并恢复正常。中国的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已经不可能为今天的年轻人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像他们父辈在经济异常繁荣时期获得的那样的就业机会。
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明年又将有1160万新大学毕业生加入找工作的队伍。不仅这些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大,他们的父母同样也感受到压力。
“学生们希望抗议,因为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状况越来越恶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北京刘姓女大学生说。
中国目前的年轻一代是在经济环境相对繁荣的情况下长大成人的。他们的父辈赶上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就业状况稳定,家庭收入持续上升,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这些年轻人从进入学校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而且他们自己也相信,只要努力学习,未来会更好。
“如果受到良好教育,你就一定会得到一个高薪的工作,这是一个承诺。但是这一承诺现在已经无法兑现,”德国及欧洲最大的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麦克斯·曾连(Max Zenglein)对纽约时报说。
“作为第一代对此感到失望的人,会引发极大的心理压力,”曾连说。
习近平曾说过“年轻人好,国家才会好”。他还说过,中国的年轻人充满了乐观和创业精神。但是空话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年7月,中国16岁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接近20%,这也是中国自2018年开始公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新高。年轻人失业率近来从最高点略有回落,但仍然是中国全国平均失业率的三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