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撰写了数十篇有关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文章,称这位30年来一直批评北京的美国政治人士自私任性,她的台湾之行注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熟谙中国媒体的学者说,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国内视察,到国际领导人的访问,每一个官方访问都给北京带来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宣传价值。
俄罗斯警方搜查了几名为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俄语组以及报道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新闻事件的理想现实(Idel.Realities)在线项目供稿记者的住家。
保护记者委员会星期一要求中国当局应该立即释放报道唐山打人事件的记者毛慧斌,并允许媒体自由报道社会议题。
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12日在纽约州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遭遇袭击。萨尔曼·拉什迪因其在在1988年出版的著作《撒旦诗篇》中批评伊斯兰教受到伊朗的追杀。该小说被一些伊斯兰国家指亵渎神明。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伊朗政府参与了此次袭击,且没有谴责袭击行为。伊朗官方媒体则对此次袭击持幸灾乐祸的态度。
美国麦迪安(Mandiant)网络安全公司星期四(2022年8月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利用数十个虚假的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散播符合中国政府叙事的宣传,其中一些据信还发布捏造的内容,包括来自美国参议员的伪造信函。报告说,这些看起来像是外国独立媒体的网站与一家中国公关公司有关联。
一名纽约男子以一项武器控罪被捕,他上星期被发现在一名美国之音波斯语电视主持人的住家外面逗留,这名主持人是伊朗政府的公开批判人,去年是一起美国揭露的伊朗情报特工绑架她的阴谋的目标。
一贯以强烈民族主义立场著称的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星期六(7月30日)表示,由于在推特上鼓吹驱离、甚至击落由美军护航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搭乘的座机,他的推特账号被封锁,而他为了将账号解封,也只好自己动手删除了这条贴文。
正在印太地区访问的美军最高官员、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上将星期天(7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表示,中国军队在过去五年已经变得非常更加具有侵略性和危险性。
虽然朝鲜最近导弹试射带来的敌意挥之不去,但是韩国官员星期五(7月22日)说,首尔方面计划解除实行了几十年的不许公众收看或阅读朝鲜电视、报纸和其它媒体内容的禁令,以推动朝鲜半岛对立双方的相互理解。
上海一位媒体人最近因为写了一首题为“致知了”的打油诗而突然成为网红,不仅红遍中国的社媒,而且在国际间也引发关注和议论。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六返回美国后,就沙特对双方领导人峰会上讨论记者贾迈勒·卡舒吉 (Jamal Khashoggi)2018年被杀害一事的说法提出异议。沙特政府严厉的批评者、拥有美国和沙特双重国籍的卡舒吉遇害事件,是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中的一个主要争执点。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一项旨在披露和曝光中国和俄罗斯等外国政府利用美国电台和电视台进行宣传的新规定在联邦上诉法院受挫。
在7月13日中国异议作家、新闻自由捍卫者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五周年之际,国际人权组织无国界记者(RSF)发表声明,在纪念刘晓波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对中国当局施加更大压力,使其终止新闻审查与媒体监控政策。
北京的网管和审查员对中国社媒及其贴文内容的监控与审查可能早已不是新闻,可是当白宫与美国国务院的贴文也频频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与微信账户上遭到删除或屏蔽却让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感到愤怒与忍无可忍。
在港版国安法下被捕已达一年之久的五名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理事,因出版儿童绘本遭起诉煽动相关罪名一案,星期二(7月5日)在香港特区区域法院开庭审理。五名被告各被控一项《刑事罪行条例》下的“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但是五位被告全部否认控罪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在7月1日发表演讲,批评香港警察用武器镇压香港人,以《香港国安法》破坏法治、攻击新闻自由。但他引用东德历史,极权政府若果崩溃,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要事情有所改变,需要有勇敢的人站起来,捍卫美好、正确、良善的事。
美国之音和德国之声的负责人星期五(7月1日)谴责土耳其媒体监管部门对这两家媒体的内容进行封锁。
7月1日星期五是香港主权回归中国25周年纪念日,在许多问题上政治立场南辕北辙的台湾朝野两党都在当天对香港回归后自由民主法治的消失以及北京政府背弃当初承诺的行为表达严重关切,同时强调捍卫台湾民主自由的重要性。
星期五(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也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两周年,以往的7-1除了官方庆祝活动,也有民主派发起7-1大游行,表达争取民主自由以及改善民生等不同的社会诉求。今年在国安法以及防疫限聚令下,连续第3年没有7-1大游行,加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警方实施异常严密的保安布防,有民主派人士7-1前被国安警察上门搜屋,要求他们当日不要上街示威。
香港新闻业者对几家媒体的记者被禁止报道香港今年的政治事件而感到不满和困惑。
香港政府已经通知至少七家媒体的十名已经报名的记者,他们将不能参加“七一”新一届港府就职典礼和香港回归25周年的纪念活动。香港记协说,受到影响的媒体包括“明报”、“香港01”、“南华早报”、“Now新闻台”、法新社、路透社等。
成立超过50年的香港记者协会星期六举行周年会员大会,通过新一届执委会名单。成功连任的主席陈朗升表示,会上通过修订会章降低解散门槛,由六分之五会员同意减至超过一半同意就可解散记协。陈朗升坦言,会员因应过去一年在传媒界发生的事情,对记协的情况是有担心,不过,新一届执委对解散记协暂时未有看法,亦未有会员倾向解散。有新当选的学生执委表示,记协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但他完全没有解散的念头,毕业后希望做记者,不想做其中一个放弃的人。
无国界记者(RSF)组织进行的调查得出结论认为,著名乌克兰摄影师和纪录片制作人马克斯·莱文(Maks Levin)和作为警卫而陪同他的一名乌克兰军人今年3月在基辅附近遭俄军处死,当时他们正在寻找一件丢失的摄影器材。
暴力和性侵威胁、叛徒指控、外貌侮辱……这些是报道中国政治和人权的亚裔记者——尤其是女性新闻工作者——每发表一篇文章就可能面临的一连串网络攻击。
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3周年,据网媒统计共有814人被控暴动罪,其中超过10%案发时未成年。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54%受访者认为政府制定政策时不重视年轻人意见,42%受访者认为香港年轻人发展空间小。有学者分析,当局在反修例运动后只重视中国国家安全,甚至政府提出的反修例运动政策研究计划,都以国家安全为由不发布研究报告内容,批评当局拒绝与年轻人沟通,预料新政府改组后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由亲北京的立法会议员担任局长,情况将会更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