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VOA卫视日前针对美台关系40年前往台湾采访多位不同党派的政治人物,本周《海峡论谈》推出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专访。吴敦义改编了毛泽东著名的《沁园春·雪》,抒发了他对两岸关系及统独的立场,巧妙的比喻了美中台关系。我们也请吴敦义回答了他参选总统的可能性。
美国国务院主管国际安全和武器非扩散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福特最近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谈论关于美中关系、国际学生签证等问题。
美国之音就美台关系40年在台北采访多位不同党派的政界领袖。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1月28日接受专访时谈到美台关系40年来的变化,并强调美台之间共享的价值。在美国议员联名致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邀请台湾总统蔡英文前来国会演说后,蔡英文有没有可能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此吴钊燮也做了回答。
美国之音VOA卫视日前针对美台关系40年前往台湾采访多位不同党派的政治人物,本周《海峡论谈》推出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专访,他谈到美台关系40年来的变化,强调美台之间共享的价值,同时回答了蔡英文总统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可能性。
特朗普总统星期五公布了前往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美国官方代表团的成员。这次谈判对于双方能否达成协议至关重要,而能否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美中关系的发展。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方大为认为,他对美中关系目前最感到担忧的是也许美中双方或者至少有一方没有修复关系的真正意愿。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他希望外国军队不会进入委内瑞拉。他说,外国干预拉美的日子“早已过去”。
随着两岸之间矛盾加剧,美中台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加上美台关系迎来40周年,台湾明年也将举行总统大选,《海峡论谈》特别派遣团队前往台湾,与不同党派的政治人物,进行了一连串的专访。以下是对高雄市长韩国瑜的专访内容。他谈到治理高雄的愿景,并幽默回应“韩流”吹到中国大陆的现象,更独家对美国之音披露他将访问美国的计划。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大使 (Craig Allen) 在两国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之前接受了美国之音专访。艾伦大使表示,美中贸易战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双方越快解决问题越好。不过在他看来,美国和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相互之间的问题,而是各自国家内部和多边的问题。
美中两国星期四结束了在华盛顿举行的贸易谈判,但并未达成协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大使 (Craig Allen) 在两国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之前接受了美国之音外事记者莉雅的专访。艾伦大使表示,美中贸易战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双方越快解决问题越好。
2019年是美中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外交关系研究所主任傅瑞珍教授,接受美国之音专访。傅瑞珍对美中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发表了看法,并且谈到了自己与中国和美中关系的渊源。
近日,台湾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公开表示,有意提出新的重要决议文,为民进党在选战进行过程中推动与社会的大对话。他也在与美国之音的专访中对他的这些想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下面是美国之音记者海伦 樊东宁 锺睿哲从台北发来的报道。
台湾最近人气很旺的高雄市市长韩国瑜在与美国之音的专访中透露,他将于今年4月或5月访问美国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
在美中建交四十周年之际,美国之音特约撰稿人格莱塔·范·萨斯特伦1月17日在卡特中心专访了前总统吉米·卡特。卡特回忆了他当时决心与北京建交的动机并且谈到了他对已故中国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印象。这位前总统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还谈到了对当前美中关系及两国关系未来走向的看法。
在华为公司两名高管先后在加拿大和波兰被捕引起广泛关注之后,辽宁大连一家法院快速重审并加重判处被控走私毒品的加拿大人谢伦伯格死刑,引起争议 。谢伦伯格被指控参与走私 222公斤冰毒,由第一次庭审判定的从犯被重新认定为主犯。重审前,控方称找到新的犯罪证据。美国之音日前电话采访了出庭代理谢伦伯格的辩护人、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的张冬硕律师。下面是这次专访的部分内容。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美国之音记者叶兵近期访问了原《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胡德华,他的父亲、已故中共领导人胡耀邦生前直接参与主导了改革开放这场历史性变革。胡德华先生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胡耀邦的经济思想和一些开创性探索和作为。
参与美中建交秘密谈判的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认为,美中关系的性质现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是把双边关系定义为 “争夺” 而不是合作是对形势的误判。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 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评论美中建交40周年议题时指出,曾经作为美中关系发展基础的地缘政治、贸易、中国朝向自由民主等因素并未完全消失,不过他认为,避免战争爆发可能成为未来维持美中关系的新基础。
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跟周恩来总理“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再到1978年末建交公报的发表以及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中关系正常化走过了八年风云变幻之路。在美中建交40周年之际,美国之音专访美中关系正常化之路上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搜集了他们对于那个大时代的独家记忆。
2018年10月,副总统彭斯在回顾美中关系历史时说:“苏联垮台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由国家。带着这份乐观,美国在21世纪前夕向中国敞开大门,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然而彭斯说,中国走上自由的“这个希望落空了”。这番表述与18年前众多人士那种美中经贸发展将促进中国人权进步的乐观断言形成了鲜明对照。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40周年前夕,中国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接受了美国之音专访。茅于轼指出,美中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政治制度不同。他认为近代以来,美国帮助中国颇多,但毛泽东时代中国百姓被引导反美。
前美国贸易代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美方的主要谈判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 不久前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美国当年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非错误。她还说,鉴于美中目前的紧张关系,两国“分手”并非不可能,但是,分手对世界来说“非常可怕”。
韩秀 (Teresa Buczacki) ,美籍华文作家,1946年出生于曼哈顿,1948年至1978年间在红色中国度过了30年,1978年初历尽千辛返回美国。
见证美中关系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美国著名中国法律专家孔杰荣说,4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进入了极困难时期。一方面美国首次出现了对华政策充满不确定的特朗普政府,另一方面,更糟糕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内对外政策出现大倒退。他说,这种致命组合导致了美中关系“非常不确定和悲观的前景”。
见证了美中关系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美国著名中国法律专家孔杰荣说,40后的今天,美中关系进入了极困难时期。一方面美国首次出现了对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朗普政府,另一方面,更糟糕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内对外政策出现大倒退。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