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印台经济关系正在上升的信号,台北本周宣布将在孟买开设代表处,以扩大其在印度的业务。
台湾在南美的邦交国巴拉圭总统当选人潘尼亚(Santiago Pena)星期二(7月11日)表示,巴拉圭与台湾将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而他本人也将致力于加深双方的友谊。
距离2024年台湾总统选举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中国因素在台湾选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引起许多关注。有专家说,从过去的经验和此次选举的重要性可以预期,中国势必会试图影响台湾的选举结果,美国政府虽然不会高调或公开,但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协助台湾加强韧性,以应对中国的假信息活动。
台湾官员表示,中国发起了一场虚假信息宣传行动,其中包括有关台湾总统对中国入侵制定“逃跑计划”的新闻报道,旨在打击台湾士气,因为北京向台湾施压要求承认其主权。
美国众议院即将审议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NDAA),其中涉及台湾的附加修正案多达34项,包括要求美台加强联合军事训练及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平洋多国军事演习。不过有专家说,环太军演对提升台湾军事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当前台湾最需要的是各种与美军的训练与合作。
新上任的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劳拉·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星期四(7月6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已非常清楚对各方表明,美国反对外部势力干预台湾民主,台湾人民有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这不应该成为北京升级紧张的借口,美国也会持续依据《台湾关系法》壮大台湾的防卫能力,无论中国的抱怨有多大声。
随着台湾进入选举热季,台湾各政党候选人的政见也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在台海局势目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明年1月的总统选举最令人注意的是各候选人要如何处理台北与北京的关系。华盛顿说,美国的持久利益在于维系台海和平稳定,希望台湾各政党在这段敏感时期都能“负责任地行动”。分析人士说,无论谁当选总统,中国对台湾的压力都不会改变。
立陶宛政府星期三(7月5日)批准了该国的印太地区战略,以加强立陶宛与东亚地区伙伴的关系。立陶宛外交部表示,新批准的《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目的是为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距离台湾2024总统大选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在文攻武吓、以商逼政等干预手段外,分析人士说,中国这次还可能学到教训,不再帮民进党“助选”了,而是 改以“降低干扰”的方式来影响台湾选举。这是一种战略上以退为进、更隐微且看起来很吊诡的新手法,台湾比较不熟悉,将对台湾形成一个新的挑战。
就在上星期一个由美国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Mike Rogers)率领的九名众院军委会两党成员代表团访问台湾后,星期一(7月3日),又一个由六位美国众议员组成的代表团抵达台湾访问。众院外委会专家说,两党议员对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越来越不考虑对实现统一的“非暴力选项”感到忧心,因此希望藉由增加与台湾的接触和提出立法来敦促美国行政当局实现对台湾的承诺,加强台湾阻遏中国侵犯的能力。
根据美军最高将领的说法,仍有时间劝阻北京不要使用武力迫使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Mike Rogers)率领的跨党派议员访问团和台湾总统蔡英文进行了会面,双方就美台投资、经贸和产业交流等议题展开讨论。罗杰斯再次表达国会对台湾的支持。“我们对台湾的支持是跨党派且坚定不移的,”他说。
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率领的一组跨党派议员访团星期二(6月27日)晚间抵达台湾,将展开为期三天访问,并预计将停留期间与台湾政府领袖会面,就多项美台双边关系和区域安全一系列议题进行讨论。
正在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利(Nikki Haley)6月27日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发表有关美国对华政策的演讲时把中国称为敌人,是目前为止美国安全和繁荣的最大威胁。她说,美国必须在政策上进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来对抗中国。这位前卡罗莱纳州州长还表示,中国入侵台湾意味着美国与它的全面经济脱钩。
一份由美国前情报机构负责人和前军方将领牵头的独立工作组的研究报告指出,台湾海峡重新成为主要地缘政治热点,可能使美中两个核大国和最大经济体陷入直接军事对抗。而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打破地区军力平衡,美国为确保台湾安全必须努力在军事、经济和安全方面加强对中国的威慑。但该研究报告在如何加强对中国威慑的关键问题,即美国应该继续奉行战略模糊还是改为战略清晰的问题上仍无法达成一致。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星期四(6月22日)向德国国会表示,他本周稍早与中国一个政府代表团举行会晤时,已经警告北京不得使用武力改变领土现状,特别是针对台湾。
台湾国防部表示,在台海紧张局势持续加剧之际,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率领的一个战斗群星期三(6月21日)沿着台湾海峡自北向南航行。台湾军方则运用适当的兵力装备对解放军航母编队实施“绵密监控”和“适切应处”。
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周日在北京举行了“坦诚”和“直接”的会谈。目前美国和中国在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寻求稳定双边关系。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五(6月16日)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官员在布林肯出发前就表明,美国将在敏感和最具挑战性的台湾议题上与中方坦诚交流,但是布林肯在北京与中方的会谈是否能为当前的台海紧张情势降温?观察人士对此并不乐观。有专家说,中国近来在台海的挑衅作为并非为了遏阻美国,而是要影响台湾即将来临的总统选举。
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退役上将星期五(6月16日)表示,解放军发展航空母舰的目标并非剑指台湾,而是着眼于称霸世界,是要挑战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即将访问中国前夕,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马可·鲁比奥与两位共和党众议员星期三(6月14日)提出一个新法案,以强化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协助台湾抵抗中国日益增加的军事威胁。
美国白宫星期四(6月15日)在一个声明中表示,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周四讨论了在台湾海峡维持稳定,及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相互协调的议题。
北京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星期三(6月14日)表示,一年一度的两岸海峡论坛星期五将拉开帷幕,正式的大会星期六上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朱凤莲称,台湾最大的反对党国民党的副主席夏立言将率团与会,其他受到邀请的与会者来自台湾的新党、亲民党、无党团结联盟、民众党等台湾政党代表及民间人士约5000多人。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星期三(6月14日)表示,台湾希望通过维护台湾海峡现状来确保安全与稳定,而要这么做就需要欧洲国家的支持。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6月13日在众议院的一场听证会上表示,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有助于平衡中国,而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将是灾难性的,是一个大错误。在被问到财政部是否为中国一旦入侵台湾而对其进行制裁做好了准备时,耶伦说,这是财政部与其他部门合作应对的事情,暗示美国正在为这种情形准备预案。一位议员敦促耶伦为中国在入侵台湾时大量抛售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做准备。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