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Charles Bolden)星期一说,美国应该在人类太空项目上与中国合作,否则,在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以外的太空项目中,美国会被排除在外。他还说,他相信美国国会禁止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项目的禁令是暂时的。
星期一(10月12日), 印度陆军与中国陆军在中国云南举行反恐军演。与此同时, 印度政府方面的消息说,美国、日本和印度也将在10月在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举行联合海军军事演习。有分析认为,印度一直在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寻求平衡,上述两个军演充分展示了印度的平衡技术。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9日报道,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访问美国前一两个星期,应美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前所未有地秘密逮捕了一批从事网络黑客活动的嫌疑人。
缅甸政府的一名高级谈判代表上星期公开指责中国阻挠缅甸全国性的停火协议。不过,中国方面予以否认。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公开的指责暴露了中缅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
美国、日本等12个太平洋周边国家10月5日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中国并不在其中。但是,有分析人士说,TPP并没有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外,同时,中国也有可能......
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之后,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12个太平洋国家星期一终于达成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协定达成的消息出台后,各界的反应不一,令人不禁担忧TPP的前路并非平坦。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一名成员星期四(10月1日)说,美国军机和军舰迄今没有在南中国海中国新造岛礁12海里的海域内航行或是飞越,是个战略错误。他说,美国军舰应该在岛礁12海里内的海域行动,以展示美国的决心,这对美国彰显在亚洲的领导力至关重要。
中国官方星期二的消息说,中共中央组织部通过税收补贴等其他财政优惠政策“鼓励”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工会以及基金会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员在这些团体的存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团体对此表示反对。
英国王室官方网站星期二(9月29日)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夫人彭丽媛的陪同下,将于10月20到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0年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对英国进行的第一次国事访问。
据香港NOW新闻台报道,9月27日,中国“六四”天安门母亲发起人丁子霖的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前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蒋培坤在家乡江苏无锡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2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四(9月24)日下午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同一时间, 美国国会一个参议员敦促奥巴马总统在与习近平会晤时,展示领导力量并向习近平传递强烈讯息: 即中国在南中国海、网络安全以及人权问题上的做法与一个想被视为全球领导力量的国家格格不入。
习近平成为中国继邓小平甚至毛泽东之后权势最大的领导人,他权力稳固后,是要大胆推动改革呢?还是成为一名暴君?这是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
星期四( 9月24日),在结束在西雅图的访问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虽然在这里他会享受到21响礼炮的礼遇和白宫的国宴招待,并与奥巴马举行联合记者会,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遮盖两国越来越大的分歧。 华盛顿的分析人士说,在华盛顿,他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因为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次访美的第一站而引发关注。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访问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有象征意义,西雅图显示了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另外,西雅图也是展示美中友好关系的一个窗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将抵达美国,开始他上任以来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在习近平来访前,上星期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中国先是释放了被关押的异议人士,美国向中国遣返红色通缉令上的部分人员。
随着美中竞争关系的加剧,美国近年来针对华裔的间谍指控越来越多。美国华裔团体担忧,华裔“被间谍”可能与华裔出身有关。华裔团体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华裔因身份关系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中国星期天(9月13日)发布期待已久的国有企业企改革方案,但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改革方案缺乏细节,令人很难相信中国政府改革的诚意,又因为方案强调党对国企的领导,只能证明这个方案是根深蒂固利益集团的又一胜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定于9月中下旬访问美国,预计,中方将重申美中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但是,有美国学者呼吁奥巴马政府不要接受“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这位学者还说,美中两国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必有一战)。
日本最南部城市石垣市市长中山义隆星期一(9月7日)强调,石垣市居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威胁。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中山义隆在日本记者俱乐部的一个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的船只屡次侵入尖阁列岛(中国所说的钓鱼岛)附近的日本水域......
9月3日,中国将举行大阅兵来纪念二战结束和中国抗日战争结束70周年。随着阅兵式的准备,北京一直在要求日本正视历史,但是,有美国学者说,中国也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特别是中共建政后的历史,并强调这其实符合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利益。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