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95个国家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协定。中国被认为是最终协定的积极促成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积极促成协定达成,部分原因在于中国迫切需要解决国内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的压力。观察人士还指出,即便没有国际气候变化进程,中国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也会开启新能源革命的进程。
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国际领导人承认,中国为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白宫新闻办公室12月14日发表的声明说,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13日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了电话,对中国在确保达成历史性的《巴黎协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赞赏。
中国需要应对国内的环境问题
气候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进程,是希望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既要解决中国国内的污染和雾霾问题,同时也为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努力过程做出积极贡献。
吴昌华说:“对中国而言,国内污染问题、雾霾问题和国际的气候变化问题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同根同源,尤其关系到化石能源的燃烧。中国70%的能源依赖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控制排放,造成了国内的空气污染, 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者。在这个问题上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三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催生了大批燃煤发电厂,以及后来汽车的普及使得中国的城市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就在巴黎气候大会举行期间,北京于12月8日首次启动污染红色预警,建议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机动车辆单双号限行。
气候组织的吴昌华说,中国必须积极应对雾霾问题,因为老百姓已经不能承受在雾霾严重的城市中生活。
中国成为清洁能源的领军者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提出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四个方面。
气候组织的吴昌华说:“即便是没有国际的气候变化, 中国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制约,也会开始新能源的开发进程。”
吴昌华还提到,面对气候变化,中国已经不是被动地在思考,把这看成是责任和负担,相反,把它当成中国经济和产业转型的契机。
过去十年,中国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中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过程的努力
吴昌华指出,2014年11月, 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中美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中美联合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进程的开端。
2014年11月,奥巴马在访问中国期间与习近平宣布了两国2020年后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发表联合公告,希望以宣布两国减排目标为全球气候谈判注入动力。
2015年9月习近平防美期间,两国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新的联合声明,重申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而美中两国在应对这个威胁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11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期间与习近平签署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同意一个月后在巴黎可能达成的气候协定中应加入每五年一次的评审机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议题进行协商。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再次宣布,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2015年11月11日,在气候变化大会原定结束日, 习近平与奥巴马通电话,为达成协定做出最后的努力。中国官方的《环球时报》的评论说,巴黎会议的最后时刻中国“又与一些主要国家各自做了相应妥协。”
中国曾被指责阻碍巴黎大会谈判进程
不过,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也一度被指责拖延谈判进程。欧盟指责中国不同意五年一次对碳排放进行审议,影响了会议的进程。另外,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国家的身份认定也遭到批评。 欧盟和美国希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国表示愿意为贫困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今年9月, 中国宣布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但是,中国不希望把自己提供的资金纳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中。中国担心一旦被纳入其中,自己可能会被视为发达国家, 因而也将面临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