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21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易富贤:中国的婚姻危机


资料照:一对穿着婚礼服装的夫妇2018年5月19日在北京观看照相机背面的照片,身后是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宣传口号。
资料照:一对穿着婚礼服装的夫妇2018年5月19日在北京观看照相机背面的照片,身后是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宣传口号。

编者按:这是易富贤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婚姻是“人之终始也”、“治乱因之,兴亡系焉”,攸关文明的兴衰,因此“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但是近日中国民政部发布了《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却显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婚姻危机。

结婚数 九连降

中国结婚数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到2022年的683.5万对,下降一半。对出生影响更大的初婚数从2013年的2386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1158万人。初婚占总结婚的比例从1980年的98%降至2010年的89%、2021年的76%。2020年北京、吉林、上海的初婚占比只有55%、58%、60%。

中国历年的结婚数(万人)

中国历年的结婚数 (万人)
中国历年的结婚数 (万人)

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55%的孩子是30岁以下妇女生的,86%的孩子是35岁以下妇女生的。2022年的20-24岁结婚数只是2011年的四分之一,25-29岁结婚数只是2014年的一半。降幅如此之大,既是因为结婚年龄推迟,也是因为1990年后的出生数比官方公布的要少得多。

推算2023年的出生数

总结婚数、初婚数、20-34岁结婚数都与下一年的出生数呈极强正相关关系。官方公布出生数从2016年的1883万下降到2022年的956万。根据2022年的总结婚数、初婚数(约1035万人)、20-34岁结婚数(1000万人),用拟合公式分别推算2023年出生738万人、859万人、837万人。考虑到2022年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预计国家统计局会公布2023年出生800万左右。

2016-2021年出生(万)
2016-2021年出生(万)

结束新冠清零政策后,2023年上半年结婚数同比增加5%,预计全年的结婚数与上年相当。考虑到2023年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那么2024年的出生数将与2023年相当,甚至有所减少,而不会回升到一些人所预测的1200万。

城有怨女,乡多旷夫

台湾、韩国、新加坡历年的结婚率与生育率正相关,离婚率、离结比(离婚/结婚)则与生育率负相关。2022年韩国的结婚率只有3.7‰,离婚率为1.8‰,离结比高达49%,生育率只有0.78。

孟子期望“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但是现在结婚却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中国的结婚率从2013年的9.9‰下降到2022年的4.8‰,低于台湾的5.4‰;其中上海只有2.9‰,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最低,生育率也最低。

中国的结婚率下降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光棍危机,抬高了房价、彩礼和婚育门槛。目前男性初婚年龄为28-32岁,女性为26-30岁。2020年初婚性别比高达125,其中农村更是高达134,而城镇为120。很多男性农民工对城市婚姻市场望而止步,被迫回乡相亲,因此农村的性别比比统计数据更高,而城镇的则更低。由于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的所有希望,很多城市女性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加上女性的生育窗口更短,让她们更有焦虑感,因此在相亲市场上女性更多。

独生子女政策还破坏了婚姻的稳定性。中国的离婚率从1980年的0.3‰飙升到2000年的1.0‰、2019年的3.4‰。2019年中国的离结比高达51%,离婚率是台湾和韩国的1.5倍、日本的2倍,其中东北更是高达4.9‰,全球最高,生育率也是全球最低。

为了避免冲动离婚,降低离婚率,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中国民法典》,与很多国家一样实行离婚冷静期,加上新冠疫情,使得2021年、2022年的离婚率降至2.0‰,但仍比日本的1.5‰、韩国的1.8‰要高。2022年中国的离结比仍有42%,比台湾的40%、日本的35%要高。结束新冠清零政策后,2023年上半年离婚数同比增加30%。

资料照:中国传统结婚送亲队伍出现在北京街头。(2010年9月12日)
资料照:中国传统结婚送亲队伍出现在北京街头。(2010年9月12日)

男大不婚,女大不嫁

生育的时间窗口是非常短暂的。孔子主张适时结婚,“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而往,则自婚矣。”目前世界各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普遍在16-18 岁。1980 年中国为了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将法定最低结婚年龄推迟到男 22岁、女 20 岁,并鼓励晚婚(男 25 岁、女 23 岁)晚育,至今未变。

随着婚育年龄的推迟,男女生育能力都不断下降。“生育障碍率”是指生理上难以成功活产孩子的比例,30 岁 以 下 妇 女 为 11%,35-39 岁 增 至 39%。30 岁以下孕妇的自然流产率为 10%-15%,40 岁增至 35%。妇女怀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概率,20 岁只有1/2000,35 岁 升 至 1/350,45 岁 高 达 1/30。男性婚育年龄推迟,除了生育能力、养育能力下降外,培养新一代的激情也下降。

东亚地区的初育年龄是全球最晚,生育率也最低。2017 年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的妇女初育年龄高达 31-32 岁,而美国不到 27 岁。相对于其他东亚地区,中国大陆的婚育年龄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男、女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3.6岁、22.2岁推迟到2010年的25.8岁、24.0岁,再推迟到2020年的29.4岁、28.0岁。

20-24岁结婚数占总结婚的比例从2005年的47%降至2015年的26%、2022年的15%,而同期30岁及以上结婚数占比则从19%上升到34%、48%。

如果男、女初婚年龄不能控制在 27 岁、25 岁以下,生育率是难以提升到更替水平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教育、社会、经济进行范式改革,缩短学制,提高青年就业率。但这种改革难度极大。而中国政府目前的所作所为,却背道而驰:青年失业率攀升,以“人才红利”为由延长教育时间。

  • 16x9 Image

    易富贤

    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人口问题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2007年出版《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探究中国人口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与影响。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