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即将在4月16日公布今年首季国内生产毛额(GDP)以及3月生产活动的数据,但前几天先行公布的3月出口和进口数值双双下挫,加上中国金融圈近来又暴雷,对比党媒刊文表示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并称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分析人士说,路上挑战重重,前景不
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星期一(4月15日)要求开放和公平的市场,对倾销和产能过剩发出警告。他同时还呼吁欧盟不要基于保护主义的自身利益行事。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进出口均大幅萎缩,低于预期。严峻的数据表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年初总体好于预期之后遭遇挫折。受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不断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和疲弱的私营部门支出的拖累,中国在新冠疫情后一直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反弹。
路透社星期四(4月1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中国经济近来出现某些稳定迹象,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同比很可能仅为4.6%,这也是一年来最低的数据。因此,中国的决策者们持续面临出台更多经济刺激方案的压力。
中国3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低于预期,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缩持续存在,在需求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当局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压力。
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已成为美中新贸易战的一个爆发点,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期间强调了这一问题,此事也得到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注,他在竞选活动中发表了与之相关的煽动性言论。
中国近年来加快核电发展速度,目标超越美国成为第一核电大国。专家担忧扩展速度太快,可能在安全和监管上出现漏洞。此外,由于中国高度集权的政治环境和信息不透明,外界难以得知安全是否达标以及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为核电安全种下隐忧。
中国手机大厂小米跨界造车三年,一推出就先声夺人。但新款电动车SU7系列上市不过几天,却因营销手法导致订单数成谜而惹议。车市观察人士说,SU7新车造势给力,且对标美企Telsa的Model 3系列,部分性能领先,定价又低,恐挑战Telsa在中国B级轿车的龙头地位并扩大联网汽车的商机。不过,小米亏本卖车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也恐加剧中国电车内卷的红海效应和畸形发展。
中国异军突起的电动车制造商小米汽车首发车款SU7受到投资人的大力追捧,在复活节后星期二(4月2日)香港股市开盘后市值一度大涨近16%,最后以涨幅近9%坐收,超过美国的通用汽车和福特。不过,有金融机构预测,小米制定的具有竞争力的车价可能导致今年每出售一辆车便亏损近1万美元。
中国经济疲软之际,就连因为傲人收入而被称为“打工皇帝”的券商员工也面临大幅降薪。《证券时报》统计22家上市券商年报,发现其中60%的从业人员2023年人均薪酬都有所下滑,只是降幅相比2022年重挫20%~40%略有缩窄。学者指出,券商薪资缩水是中国官方“脱虚向实”和“共同富裕”政策下的结果,但长远来看,恐怕更不利于经济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给人很突兀的感觉,现在清楚,这背后的目的是要反击西方舆论的“中国见顶论”。中国当局认为,该论调是西方舆论有意抹黑中国、唱衰中国,是美国在经济特别是科技上围堵中国时,在舆论上发动的对中国的围剿,属于美国对中总体战的一部分,也是过去几十年西方散布的“中国崩溃论”的一个最新变种。
在经济持续低迷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成长率5%的目标。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这段期间做的很多努力并没有真正化解房地产债务危机,而是把债务做了隐藏或转移。换句话说,中国实际上是靠着债务在撑面子,而想要达到GDP增长5%更是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中国政府和官媒最近频频夸耀的外贸“新三样”——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的出口业绩增长引发美国和欧洲方面的担忧。
新近公布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0月有关金融工作的一篇讲话中的一句话,已经引发外界对中国央行可能很快开始大肆购买国债以刺激和支撑经济发展的热议。
在中国经济随着当局对内对外的“伟大斗争”而陷入低迷乃至危机之际,中国共产党领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北京分别会见一批到访的美国大公司主管和荷兰首相,声言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投资中国非常有利可图,并重提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然而,在诸多观察家看来,“改革开放”在习治下的中国早已走向其反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北京会见多名美国工商业界及战略学术界人士,他强调中美关系要靠人民创造,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多往来、多交流。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在美中战略竞争方兴未艾之际,笑脸迎接美国商界领袖,显示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但在中共同时强化国家安全,让外商动辄得咎的矛盾政策之下,引商效果恐怕有限。
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星期四(3月28日)表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他再次承诺外资,中方将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愿与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他说:“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星期三(3月27日)表示,中国央行将持续推动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货币互换和货币合作,以维护地区的金融稳定。
在中国经济眼下面临困境之际,当局再度强调经济发展,习近平3月27日更是亲自出马接见到访的西方大公司的总管,对他们予以“利诱”。但中共是否已经放弃斗争姿态?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今年1至2月的总额为9140.6亿元,同比增长10.2%,好于2023年的全年下跌2.3%,表明已经回归增长,经济状况趋向更加稳定。
中国政府星期二(3月26日)宣布,针对美国在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的措施中采取北京所称的排除中国产品的“歧视性”作法,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美国提起诉讼,指责美国进行不公平竞争。
当中国政府宣示加强布局人工智能(AI)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际,中国经济学家王小鲁发表署名文章,警告AI恐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困境,他因此呼吁各地方政府未雨绸缪,重视“摊贩经济”,因为开放摆摊可提高创业机会。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故前总理李克强三年前就曾提倡过地摊经济,但该倡议对整体经济的助益有限,恐治标不治本。
胡润研究院3月25日公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饮料巨头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以45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摘下中国首富,但其财富较去年减少9%。胡润稍早前的另一份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富裕家庭的总财富跟上一年相比下降了3.6%。分析人士说,富人财富固然缩水,但他们有更多的工具和管道可以将财产搬到海外去做投资与避险,其实真正影响最大的是走也走不了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理财和消费面马上面临趋于保守的窘境。
路透社星期二(3月26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星期三在北京会见美国商界领袖。这将是美国企业高管们继去年11月习近平访美的商界晚宴之后,再一次与习近平会面。
北京给予外国公司国民待遇的最新承诺从其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德国那里得到了冷静的回应。德国业界呼吁北京采取具体行动而不是口头承诺,以创造一个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