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整体走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今年年初的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反映了全球需求正在恢复的积极现象。不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外国贸易限制和地缘政治紧张方面遭遇的挑战并未减少。
据路透社周三(3月6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刀阔斧裁减其在中国的资产管理团队,裁员幅度约9%。这轮裁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螺旋式下跌影响到该公司接近四万亿美元的基金前景。
美国国会参议院一个委员会星期三(3月6日)开始审议出于国家安全考量限制与中国华大基因(BGI)、药明康德(WuXi AppTec)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做生意的法案。
中国2024年的经济蓝图充满了目标和承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没有详细说明实现其长期以来承诺的、让外国企业和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改革的具体举措。
中国预期将把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的设定在5%的水平上,军费预算预期将会增加7.2%。
中共当局接二连三地推出旨在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措施或法律,希望这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能重振改革初期的雄风,给陷入数十年来最低谷的中国经济注入再次腾飞的活力。
数数以千计的中国政治精英和立法人员将于下周齐聚北京,拉开中国年度立法和政治协商“两会”的序幕。
路透社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中国政府为了重振房地产市场而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措施效果有限,中国新屋价格今年很可能继续下跌,而一些经济学家则预言中国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市场可能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触底。
香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称,原属中国最大地产公司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在香港的第二栋豪宅已经挂牌出售。
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遭遇清盘诉讼事件还在发酵。一些海外债权人、顾问和分析师认为,清盘诉讼将给这家陷入债务困境的中国房企带来更大的压力,迫使它不得不坐下来与债权人展开债务重组谈判。
路透社周五(3月1日)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说,世界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的德意志银行正在准备向香港法院提起一宗要求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集团进行清算的诉状。这个消息是由两名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的。
面对巨大的很大一部分是它自己造成的经济困境,中共当局近来似乎一直在努力和认真地吸引外资。当局最近甚至宣布向外国银行和投资者开放其金融市场,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多年来一直拒绝这样做。与此同时,当局却不断扩大模糊笼统的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立法和执法,使外企外资不敢靠近。这一局面也引发关于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政权意欲何为的辩论。
一位意大利内阁官员周四(2月29日)表示,意大利将认真研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任何投资。在此之前,另一位内阁官员周三说,意大利正在与三家中国制造商会谈。
设在纽约、以中国研究著称的盈利性智库荣鼎咨询 (Rhodium Group) 的一个报告显示,随着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专注生产及债务驱动发展模式的审视,中国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中的外向直接投资(FDI)2023年可能创下新纪录。
每年的春节过后是中国公司传统的招聘旺季,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中国整体经济环境不佳,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即使在传统的招聘旺季要想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而且就算找到一个可以接收的工作,薪资方面也很难让人满意。
尽管中国当局加大努力试图拯救陷入危机的房地产市场,但星期四(2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房市持续低迷,购房者仍在观望局势。
据福布斯报道,2023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额为4272.4亿美元,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达到1478.1亿美元,是第三高的纪录。
中国总理李强周三(2月28日)在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的时候邀请美国和其它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并呼吁华盛顿不要采取与中国脱钩的政策,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7日通过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不仅将监管范围从国家机密延伸到工作秘密,还严格管制涉密人员离岗后的就业及出境。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保密法趋于严苛又模糊,将加剧寒蝉效应和中国法治的不透明度,尤其给在华外商带来营运上的重大挑战。
香港当局星期三(2月28日)宣布全面取消对房屋交易征收的额外税款,以提振虚弱的作为经济主要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助力今年预期的2.5%到3.5%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大型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周三(2月28日)发布公告,对香港上市公司递交法院的清盘呈请表示坚决反对。这是继中国恒大集团上个月被香港法院勒令进行资产清算之后又一家中国大型房企进入清算的法庭抗辩程序。这对北京当局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复苏的努力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应对下一阶段的美中芯片战,中国公司目前忙于储备芯片制造设备的零部件。这虽然为西方和日本的许多产商带来大量的订单,但是也预示令人担忧的未来发展。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五(2月23日)公布了《2023年中国世贸组织合规报告》。美国贸易代表称,中国仍然是世界贸易体系的最大挑战。
中国造船厂2023年生厂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商业用船。有分析说,中国造船厂持续扩大规模,有助于其为持久战做准备,在战时加速生产和替换损失。兰德公司国防专家马丁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扩大造船确实为持久战带来优势,但不会带来决定性影响,而且从军舰表现上看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中国经济放缓之际,国货顺势崛起,成为中国最新的消费趋势。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年轻消费者对国货的接受度提高,而国产业者也因中国“消费降级”趋势而受惠,多借直播电商的东风来打响品牌。他们说,中国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经催化后,00后的消费群体尤其愿意为中国的文化情结埋单,“说好中国故事”成了国货风潮的加速器。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