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25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中共一再向民企示好 民企信心能否得到提振?


资料照片: 2013年6月27日行人经过北京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
资料照片: 2013年6月27日行人经过北京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

中共当局接二连三地推出旨在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措施或法律,希望这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能重振改革初期的雄风,给陷入数十年来最低谷的中国经济注入再次腾飞的活力。然而,观察人士指出,不进行政治结构的改革,没有法治制度的保障,再多的法律规定也无济于事。

中国官媒日前称,中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这项拟议中的草案将聚焦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

这将是继去年7月19日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措施之后,中共当局为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让民营经济帮助中共应对各种国内外经济、贸易困难,乃至地缘政治挑战,努力维持中国经济不崩溃的一项重要立法。

经济冷 依旧炒冷饭

美国欧道明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业教授李少民博士对美国之音说,中共当局在出台了31条措施后,又要迫不及待地制定新的法律,可见31条一点效果都没有。这不仅是在炒冷饭,更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坏的地步。

他说:“现在他们没办法了,放下身段,因为经济不行了,天天哄着,对民营企业说好话。”

李少民指出,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就像爬楼梯,要一阶梯一阶梯地上,但信心的打压就像坐电梯,咔嚓就到了最底下。他说,中共对民营企业一会儿大棒,一会儿萝卜,已经让中共的信用丧失殆尽。

美国马里兰州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的经济学者李恒青指出,中国当局出台旨在振兴民营经济的措施,是因为中国经济在大规模滑坡,以房地产为主,因为房地产和上下游加在一起占中国GDP的1/3,所以跟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经济体都在一个濒危的状态里头。结果是,这些企业家做出一个无奈的抉择,那就是躺平,而民营经济一旦躺平,整个中国经济基本上就熄火了,导致失业人数大增。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2023年7月的一份研究称,16到29岁这个年龄段2023年3月的失业数字最高可能达46.5%。中国官方公布的当年6月份青年失业率21.3%,创历史新高。

李恒青说,大量的失业率是民营经济彻底躺平所造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现在开始急了,因为民营经济不好了,影响了税收,尤其是房地产业,土地财政这一块,就没有了,影响到了中央到地方的税收。

他说:“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了,民营经济现在是危在旦夕,但是又拍拍脑子,那我怎么办呢,我给你政策,我给你好的政策,让你又重新焕发起来在1978年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民营经济的活力。”

“但是,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你不守信用,已经变成一个新常态。政府所谓保护民营经济,实际上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保他的政权,一旦民营经济恢复起来以后,又该回来收拾民营经济了。现在所谓的保护民营经济的做法是政府的权宜之计,委曲求全,”他说。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常被归纳为具有“56789”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简称“31条”)也再次强调,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经济腾飞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体,最近几年却在中共当局所谓“监管”下,频频受到打压,不仅付出了天文数字的经济代价,更摧毁了民营经济对中共的信心。

国进民退 民企伤痕累累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国进民退”(国企进,民企退)在中共经济发展政策中大行其道,尤其是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后,中共当局对市场的干预越来越明显,最近几年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更是不惜重拳出手。中国保监会2018年2月23日宣布全面接管民营企业性质的安邦集团,就是典型的例证。

中共2020年9月发文,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统战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另一方面,中共动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进行明则“监管”,实则“打压”。

2020年8月,中共当局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提出了“三条红线”的监管要求后,导致大量房企财务困难,恒大、碧桂园、绿地等30多家大型房企暴雷。

如果说,中共当局为了避免房地产行业泡沫突然大规模破裂,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重大风险,从而拖累整个经济,尚有其必要性的话,那么,对科技、互联网、教育培训等行业的所谓监管,则是抑制民企发展的一大重拳。

2020年10月24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批评当局的金融监管机构,称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马云叫板金融监管机构,惹来了“杀身之祸”。阿里巴巴属下的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募股(IPO)前的2020年11月2日,中国多家监管机构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等进行了监管约谈,让这个规模达340亿美元的IPO胎死腹中,尽管当局称,这是为保护投资者而采取的谨慎措施。

马云遭遇的“滑铁卢”并未就此停止。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4月10对阿里巴巴禁止商家在其他购物平台上销售商品的“二选一”垄断行为罚款182.28亿元。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10月8日同样以反垄断法对美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罚款34.42亿元。

2021年7月4日,中国当局依据《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勒令“滴滴出行”App下架。就在那之前的5天前,“滴滴出行”刚在美国上市。在中国当局的压力下,2022年6月1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退市。此时的股价为2.29美元,较最高点缩水超87%,IPO不足一年,市值掉了差不多3800亿人民币。

中国在2021年对科技行业的突然打压导致一些国内最知名的民营企业损失了数万亿美元市值,而2021年7月24日中共的“双减”禁令,让曾经极为火爆的中国教育行业市值瞬间蒸发数百亿美元。

这种中共打压民营企业的案例多不胜数。在当局的高压政策下,一个又一个民企大佬不得不接受当局的处罚。“今天的处罚是对我们的警醒和鞭策,是对行业发展的规范和呵护,”阿里巴巴说。

不仅如此,有的大佬还捐出数百亿元来向当局表“衷心”;也有的辞职“躺平”。曾经踌躇满志的马云在蚂蚁金服上市遭受重创后,选择了远走海外避风头。

经济学者李恒青说,中共当局现在要搞一个民营经济促进法,用法律来保护民营企业家,给民营企业家们定心丸,推动民营经济再一次腾飞,这是“没有用的,多此一举”。

李恒青指出,民营企业家需要的是保护财产产权,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当发生纠纷的时候,有一个法治的社会,能够依法来审理他们之间的纷争,保护自己的权益。

“现在又说要再搞一个民营经济促进法,你搞一万个法也没有用。你搞了以后,你不做,没有用。就像宪法规定,中国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是两届任期,每届五年,不得连任。结果到时候,他要个人想连任了,就把那宪法给改了。宪法都可以随便改,何况这个财产保护法?《民营经济促进法》?那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就拿掉了。”

重振信心 有否灵丹妙药?

面对躺平和每况愈下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对中共当局信心不足,要重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的根本何在呢?如果真有什么灵丹妙药的话,中共当局会这样做吗?

对此,李少民教授指出,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为了挽救到了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提出了所谓“黑猫白猫”的理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什么都可以。但是他后来发现,搞政治改革,党就没了。所以,胡耀邦和赵紫阳因为要搞政治改革,都统统被拿下。

“共产党要做什么,才能够真正管用,才能够让民营企业真正有信心,那就必须让产权、法律、市场这些统统独立于党之外。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党怎么能答应啊?这条不答应,他说出大天,都没有用。”

李恒青认为,要重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根本出路就是要进行所谓的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他说,现在中国政府也在讲结构性改革,但是他们不会去做结构性改革,因为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真正变成法治,而不是人治。“如果不进行政治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造或者变革的话,那不会真正建立一个法治社会。”

李恒青说,在法治社会上,在企业家精神上,在市场机制上,这些地方真正落到实处的话,那中国就会有希望。

“如果真的到了法治社会的时候,共产党的极权统治就站不住了。所以这一点习近平和他的这些主要的助手们心知肚明。他们知道,中国要想好,就要走这条路,但是走了这条路,中国就再也不是共产党统治了。所以他们就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