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在庆祝及反思中,纷纷告别2023年,迎接新的一年。
身处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像往年一样,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为迎接2024年第一抹曙光的到来而在紧锣密鼓做准备,但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与以哈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却很难让世界感受到送旧迎新的喜悦。
兴高采烈的人们将在周日(12月31日)告别史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结束这个以聪明的聊天机器人、气候危机以及加沙和乌克兰痛苦战争为标志的动荡的12个月。
尽管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国际商船已经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多达数十个国家以不同形式参与维护该海域的航行安全,但作为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苏伊士运河连续多年的最大客户,中国至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既没有派驻扎在附近的舰船从事任何形式护航,也没有对胡塞组织袭击民用商船的行为表示谴责。中国袖手旁观被认为不但不符合自己的切身利益,也与其悉心塑造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背道而驰。
阿根廷周五(12月29日)正式宣布不会加入发展中经济体组成的金砖国家集团,这是阿根廷新任极右翼民粹主义总统哈维尔·米莱外交和经济政策发生巨大转变的最新举措。
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周四(12月28日)公布的数据,世界人口过去一年来增加了7500万人,到新年元旦这一天将达到80多亿人。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誓言要扩大以色列对加沙哈马斯的战争,同时加沙卫生当局报告说,以色列对难民营的袭击中有数十名受害者。
美日澳近期与一些太平洋岛国强化安全合作,并签署安全协议。专家认为,贫穷和缺乏经济发展是造成太平洋岛国内部不稳定的根源,但中国对岛国的经济投资忽略了岛国最重视的问题,使岛国重新审视其区域架构。
经过几天关于人道主义暂停和向饱受战争蹂躏的加沙地带提供援助的紧张谈判后,美国周五(12月22日)对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决议投了弃权票,允许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安理会通过这项决议。
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斗周四愈演愈烈,联合国支持的一个机构警告称,加沙地带的全部人口——超过200万人——正处于危机水平甚至是更严重的饥饿状态,而且饥荒很可能即将发生。
联合国安理会星期三推迟对一项寻求增加向加沙地带提供援助的议案的表决,以争取得到美国的支持。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说,加沙一半的民众在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中正在挨饿。
法国国会两院周二(12月19日)最终批准通过了一项具有争议性的法案,该法案收紧了移民规定,这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带来了政策胜利,但也暴露了他与中间多数派之间的裂痕。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二(12月19日)将新冠病毒JN.1变种归类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但表示它对公共卫生没有太大威胁。
中国和菲律宾在南中国海发生激烈冲突后,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国国家安全顾问呼吁中国遵守2016年7月国际仲裁庭的裁决,停止进一步的挑衅行为。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敦促国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更好地应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甚至未来在北极构成的挑战。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正式批准允许神父祝福同性伴侣。一份新文件解释了梵蒂冈政策的根本变化,教廷坚持认为寻求上帝的爱和怜悯的人,不应该蒙受“详尽的道德分析”才能得到它。
在平民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战争内阁施压,要求其缩减历时10周的旨在根除加沙哈马斯的战役,同时,美国的中东愿景正在浮现。
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周四(12月14日)告诉来访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以色列军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击败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分子。
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由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未能支持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来源增加到原来的三倍的承诺,各国普遍满意的非化石能源转型的承诺变得不尽如人意。
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 28)气候协议谈判在延长协商后,于周三(12月13日)达成共识。各国磋商代表同意开始减少全球化石燃料的消费,推动各国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其他类型,以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冲击。这是史上首次达成此类协议。
联合国周二(12月12日)表决要求以色列与哈马斯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193个成员国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支持这一举措,不过该决议并没有实质约束力,仅具政治意义。
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 28)预定周二(12月12日)结束,但在原定谈判截止期到来前,大会未就化石燃料的前途达成协议。直到周二早些时候,各国在如何应对导致危险的全球变暖的化石燃料等关键问题,仍存在很大分歧。最终超过100个国家同意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到三倍,这是会议中提出争议最小的承诺之一。
联合国气候机构公布了一份草案,该草案将成为周二(12月12日)结束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 28)的最终协议。
12月10日(星期天)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 “国际人权日”。今天在英国首都伦敦,由维族、港人、藏人、和中国民主人士组成的游行队伍,进行了示威活动。他们于下午1点于英国外交部开始集合,然后经过伦敦市中心,最终到达中国大使馆外进行了游行示威,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国的COP28团队正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密集磋商,在联合国COP28峰会上就化石燃料达成最终协议,即使并不完美,以使为期两周的气候峰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COP28峰会主席贾比尔(Sultan Al Jaber)周日告诉记者,现在是在气候谈判中“转变方向”的时候了,以便为定12月12日结束的谈判取得及时、且雄心勃勃的成果。
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哈马斯的轰炸行动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基本生存商品变得日益稀缺,国际社会要求在这处被围困的巴勒斯坦人聚居区停止敌对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