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近期爆发儿童未确诊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不少医院人山人海。此次疫情的爆发激起国际社会对COVID-19大流行爆发初期的记忆,中国当局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再度口径一致,声称没有异常或新型病原体。不少医学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偿还封控三年的“免疫债”,不过也有人质疑中国政府没有完全公开真相,可能在掩盖支原体耐药菌株的变异,或者多种病毒包括新冠叠加感染后更为严重的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星期三(11月29日)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延长暂时休战,表示需要一次“真正的人道主义停火”。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周四在迪拜举行,科学家警告世界正在走向不可逆转且可能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当全球领导人周四(11月30日)开始齐聚迪拜参加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时,世界两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将缺席。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五宣布了一项计划,批准一项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并强调防止西方垄断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丽莎·弗朗切蒂(Lisa Franchetti)周五(11月24)表示,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的时候,美国海军对与中国军方作战沟通渠道改善的前景感到“兴奋”,但后续发展的巩固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即将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的组织者相信,核能必须在世界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发挥作用,大会组织者们大概会对中国将核电作为其能源未来主要组成部分的计划感到满意。
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周三(11月22日)晚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说,哈马斯武装分子在加沙扣押的第一批人质的释放至少推迟到了周五。
中国最近明显加强了在中东问题上的外交努力,充分彰显其已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超级大国。
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乔马尔特·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11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母语向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发表讲话,令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及其随行人员感到困惑。托卡耶夫用哈萨克语发言表明了一个观点:哈萨克斯坦不是俄罗斯。莫斯科是战略盟友和有着共同历史的邻国,但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主权国家。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特斯拉电动车集团(Te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星期六(11月18日)在社媒X平台上贴文表示,X公司将因为受到美国自由派媒体监督机构“美国媒体重要”(Media Matters)等组织的攻击而提起诉讼。
美国国会两党外交领袖对于拜登总统(Joe Bide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的会谈成果抱持两极看法。民主党人普遍大力赞扬这场峰会在芬太尼以及军事对话方面所达成的共识,共和党人则严厉批评拜登政府向北京屈服,换来的是“一系列毫无意义的工作小组和接触机制”。
联合国安理会周三(2023年11月15日)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紧急延长人道主义暂停,以便有“足够的天数”让援助物资能够进入。
为期一周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11日以APEC最后一次高官会的举行而正式在旧金山拉开帷幕。在各国领导人陆续抵达之际,工作人员还在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做最后的准备,包括相关的安保工作。尽管这次峰会为当地民众的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但美国之音在会场附近采访的当地人都表示支持自己的城市主办这次大型会议,并希望峰会能够提升当地的经济。另外,包括中国民运人士在内的一些活动人士和团体将在峰会期间举行抗议活动。
亚太21个国家的领导人、部长们、商界代表和利益相关者即将聚集在美国的旧金山,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以及工商领导人峰会。中方11月10日正式确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应邀出席这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与美国领导人拜登举行元首会晤。国际社会对拜习会的高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成为一个余兴的节目(a sideshow)。关于这次拜习会,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六个关键问题。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四(11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加沙援助会议上致开幕词,强调“所有人的生命价值平等”。
来自七个工业化国家G7的外长们星期三(2023年11月8日)在东京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中东和乌克兰局势,也对朝鲜的违法行为和中国在地区海域“不断增强的侵略性行为”表达了关注。
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将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领导人周会晤之前,一项比较24个国家对美中看法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华盛顿的看法比对北京的看法更好,尤其是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不仅有美国农业部带领17家厂商组成的历来最大访问团,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有意藉此次进博会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因境内消费疲软以及越来越紧缩的国安法规,能带给西方的利益有限,恐怕无法如愿修复关系。
讲述维吾尔人处境的记录片《杂音和噪音》(All Static & Noise)11月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北美首映。这部纪录片历时五年制作,在七个国家进行拍摄,记录了主角菊尔·伊力哈木为争取父亲伊力哈木·土赫提的获释奔走,以及多位维吾尔人逃离中国,讲述自身或家人在拘留营的经历。
在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近四个星期后,人们越来越担心,这场突发的以巴冲突是否会波及美国多年来潜心打造的将战略中心逐步转向印太地区的安全战略,将美国又拉回了传统热点地区--中东。
在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世界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降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至关重要。
以色列地面部队周四(11月2日)向加沙城推进,与此同时,旨在短暂停止战斗并缓解这处巴勒斯坦人聚居区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外交努力仍在继续。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四(11月2日)在俄罗斯议会通过的一项法律上签字,正式撤销莫斯科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批准。普京曾经放话说,俄罗斯此举是为了与美国处于同等地位。
台湾外长吴钊燮敦促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台湾在全球的重要性,因为台海一旦爆发战争,对国际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将远大于目前仍在进行的俄乌战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