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副助理国务卿,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政策与策略学院21世纪中国中心主席谢淑丽(Susan Shirk) 10月19日接受美国之音专访,就习近平二十大报告、中国政治体制如何造成了“过度扩张”以及习近平第三任期将对美中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发表了意见。 她说,习近平的“强人统治”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除非习近平愿意与其他领导人分享权力,不再执行“强人统治”,否则,中国的未来五年将“不会美好”。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最近的中共二十大上就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和安全释放出一系列强硬信号,观察人士警告说,中国一直在执行自己的脱钩战略,二十大后美中两国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的脱钩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全球各大校园接连出现抗议习近平和中国专制统治的海报,写有“不要领袖要选票”、“习近平到站下车”等标语,相关照片在推特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这场由中国留学生自发的活动打破了外界对这个群体“政治冷漠”或“小粉红”的固有印象。
一份新的报告称,中国共产党正在利用来自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的网红,在全球范围内宣传虚假信息,洗白其侵犯人权的暴行。
美国司法部纽约东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星期四(10月20日)宣布,一份有八项罪名的起诉书当天在位于布鲁克林的联邦法院解封,七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被控参与一项多年活动,以强迫遣返居住在美国的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联邦检察官说,首要被告安全忠(译音,Quanzhong An)据称在中国的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同官员的控制和指使下参加“猎狐行动”,对一名美国居民进行监视,并从事对其骚扰和胁迫的行动,以迫使其返回中国。
就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才说过,北京已经大大加快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代接着也发出警告说,在谈论中国可能侵台的2027年窗口时,他不能排除的是一个潜在的2022年或2023年窗口,这是因为过去2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每一个他们说过要实现的承诺。”
来自德国两个执政党的议员周四(10月20日)抨击中国航运集团“中远集团”(COSCO)在德国最大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占主要股份的计划,并警告说这将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高级官员将于下周在东京会面,目前来自朝鲜的威胁正在升级。
一本由澳大利亚智库学者出版的新书—《间谍与谎言:中国最大的秘密行动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揭示了中国的国家安全部是如何用几十年时间,通过渗透和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决策者、外交官、退休官员、学者、媒体和宗教领袖,来试图重塑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如果共和党人在11月的中期选举后夺回美国众议院的控制权,共和党议员将不会维持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对这种顾虑,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做出了反驳。
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党代表大会进入第四天议程之际,一位国会共和党人预测,总书记习近平进入第三任期后可能将加速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并点出两岸情势在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后将进入最危险时期。
盛顿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survey)星期三(10月19日)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习近平此次在中共20大上获得第三个任期,并不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于中国最关切的紧迫问题。
美国铸币局将在下周发行刻有华裔女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肖像的硬币,她是第一位登上美国货币的亚裔美国人。她生前在好莱坞奋斗时,身处在一个公然的种族歧视和刻板印象的时代。
2014年3月,100个联合国大会成员国投票表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举行的公投无效。中国投了弃权票,但从未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
中共二十大前夕北京交通要道四通桥上突发反习抗议事件的震撼效应持续扩大。尽管当局采取了各种严厉的审查和封禁措施,议论和仿效这一罕见抗议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抗议者彭立发在立交桥上拉横幅指称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为“独裁国贼”,在国际间引发强烈反响,他和亲属的处境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法律界人士认为,即使按照中共当局制定的宪法,彭立发公开表达政治诉求和观点是他作为公民应该保障的权利。
一个海外中国劳工权益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政府一方面在国内执行动态清零,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另一方面,自疫情爆发以来持续派遣中国工人到海外的“一带一路”项目务工。
法国一家大型工业公司及其现已倒闭的叙利亚子公司周二(10月18日)承认串谋向“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组织和“努斯拉阵线”(al-Nusrah Front)提供物质支持的罪行, 两家公司长期被指控在叙利亚冲突期间侵犯人权。这是首起这类案件。
在接连对中国人民发出两个短视频讲话后,前美国国务卿麦克·蓬佩奥(Mike Pompeo)在他的第三集“致中国人民”的视频中说,中国共产党是美中关系恶化的“终极原因”。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伊沙克·达尔(Ishaq Dar)表示,在巴基斯坦政府寻求债务重组时,他不会区别对待中国和其他国家,他还表示对巴基斯坦偿还贷款的能力有信心,尽管该国本就艰难的经济又遭到了毁灭性的降雨和洪水的打击。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未来几年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挑战;尽管两国间“出现了明显对立的方面”,但双边关系中仍存在“合作的方面”,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全球健康。
英国首相利兹·特拉斯(Liz Truss)的发言人周一(10月17日)对一名抗议者显然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内遭到袭击一事表示关切,此前有视频显示他被几名男子殴打。
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8日举行。随着美中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与北京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已经成为2022年中期选举竞选活动中随处可见的一个字眼。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星期日(10月16日)的二十大演讲在推特上备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讲话内容和以往没有太大变化,但还是透露了一些政策制定趋势,包括通过人工智能加强对公众舆论的监控。
美国本星期发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国家安全战略》,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战略对手的战略定位。报告总体上延续政府的一贯对华政策,但同时相对于前两版报告以及其他政府正式声明,新版《战略》在一些关键议题上也不乏新的看点。
中共二十大召开在即,多位美国两党议员发表声明,对习近平三连任将对美中关系未来走向的影响感到担忧,他们认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今后只会继续“镇压、经济胁迫和地区不稳定的道路”。一位国会情报委员会领袖表示,习近平第三任期将对美国及其盟友产生“巨大后果”,必须把威慑习近平作为头等国际要务。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