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菲律宾两国的国防部发言人周五(10月27日)发表联合新闻稿说,两国防长前一天通电话讨论了双方所说的中国海警及海上民兵10月22日“危险妨碍”菲律宾向第二托马斯浅滩(中国称仁爱礁)运送补给的事件。双方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性并致力于加强军事合作。
美国总统拜登周五(10月27日)会晤了来访的中国最高外交主管王毅。拜登强调两国都必须负责任地管理竞争。拜登还就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表示哀悼。
尽管两国在北京对台湾和南中国海的权利主张方面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中国和美国似乎正在重启两国军队之间的对话。
美国印太司令部10月26日公布视频显示,一架中国战斗机的飞行员10月24日在南中海国际空域对一架美国空军飞机进行了美方所说的“不安全”的拦截。
南中国海局势近期因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对峙急剧升温。观察人士分析,北京的扩张行径可能导致中菲双方误判,引发更大的冲突,使华盛顿不敢对此掉以轻心,不过中国也不敢任意采取军事动作。此外,美国未来能否在菲律宾大举进行军事部署,也有待观察。
菲律宾一位高级政府官员星期四(10月26日)证实,菲律宾不再与中国商谈有关三项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的贷款融资事项。
美国、日本、韩国周三(10月25日)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朝鲜供应武器给俄罗斯,用于对付乌克兰。声明表示,部分武器确认已转运交付完毕,这将大幅增加战争人员伤亡。声明也对俄罗斯可能向朝鲜回报提供核武和导弹技术“深表担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月上旬将访问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日本共同社报道,岸田此行将和菲律宾强化安全合作,日本与菲律宾已就启动《互惠准入协定》(RAA)谈判展开协调,预计在两国领导人会谈时达成共识。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周三(10月25日)重申美国对“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的承诺。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表示,美国潜艇工业基地能够且将会支持AUKUS项目,提供澳大利亚核动力潜艇。
中国及菲律宾船只在南中国海发生碰撞事件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周三(10月25日)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于白宫的联合记者会上表明对菲律宾的支持“坚若磐石”,并重申致力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三(10月25日)接待了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这次充满盛大场面的国事访问是为了深化合作,并在全球关注的重大议题上强调两国的团结。这些议题包括中国越来越的雄心以及发生在中东和乌克兰的惨烈冲突。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周三(10月25日)在白宫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并肩站在一起时将澳大利亚描述为“和平与繁荣之锚”。这是阿尔巴尼斯对美国国事访问的一部分,旨在深化两国之间的联盟。美澳联盟日益被视为对中国在太平洋影响力的重要制衡。
日本政府决定指派“非中国专家”担任驻华大使。专家认为,日本藉由更换外交模式来刺激中国变更其处理外交关系的习性,而新任大使的丰富经验有利于实时掌握他国对华政策的动向。
菲律宾国防部长周三(10月25日)表示,菲律宾将加强在南中国海的多边活动,包括自由航行巡逻。他并表示,在菲律宾与中国的撞船事件后,希望更多国家“加入我们的抗争”。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10月25号星期三将到白宫进行国事访问。澳大利亚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但阿尔巴尼斯访美前宣布将在11月4号到7号访问北京,引起各方关注澳洲的外交动向。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周二(10月24日)抵达白宫,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及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迎接。阿尔巴尼斯是拜登任内第4位国事访问美国的外国领袖,他将与拜登就中国、乌克兰和以色列–哈马斯冲突进行会谈。
中国近期接连逮捕缅甸涉嫌参与网路诈骗的官员,希望借此有效遏止诈骗案件。观察人士分析,此举显示北京对缅甸的影响力正在扩大,但目前的做法恐只会让诈骗集团转移阵地继续重操旧业。此外,缅甸诈骗事件频传也显示,缅甸军政府的统治能力正受到挑战。
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周一(10月23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首届高级官员“2+2”外交和国防对话。根据会后联合声明,双方官员讨论了与关键矿产、网络和海事安全及半导体相关的合作计划,并就全球和区域安全问题交换意见,包括中东和南中国海事态的发展。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11月初访华前,先行于本周访问美国。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将在白宫隆重欢迎阿尔巴尼斯,双方预计将讨论中国、乌克兰和中东议题,澳方并寻求落实对澳英美3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支持。
悉尼一家法院周一(10月23日)推迟了对一名前美国军事飞行员的引渡听证会,该飞行员被指控非法培训中国飞行员。该听证会将推迟到五月份,因其律师试图进一步加强该案件的胜算可能。
周日(10月22日),菲律宾和中国的船只在位于马尼拉专属经济区内的有争议的珊瑚礁第二托马斯浅滩附近发生两次碰撞后,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再次升高。
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表示,第二批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排入大海的工作已按计划于周一(10月23日)结束,在日本执行自两个月前开始的排放以来的首次安全和监测任务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官员表示没有观察到“任何问题”。
在中国船只周日在南中国海有主权争议的第二托马斯浅滩(Second Thomas Shoal,中国称仁爱礁)附近海域拦截运送补给的菲律宾海警船和运输船并“有意”擦撞后,美国星期一(10月23日)重申,根据1951年签订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一旦菲律宾受到武装攻击,美国将保卫菲律宾。
中国周一表示欢迎澳大利亚总理下月访华。在这两个贸易伙伴努力修复一度冷淡的关系之际,北京表示期望“加强”与堪培拉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领导人星期一(2023年10月23日)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约45周年之际相互发出贺电。不过,两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分歧未出现缓和迹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