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星期四(10月1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ASEAN)高峰会上呼吁深化与东南亚市场的一体化,但未提及南中国海争端。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则直接在会上向李强表示,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无法分割,东盟和中国不能假装在经济方面一切安好。
缅甸当地媒体报道称,从中国购买的六架FTC-2000G战斗机已经抵达,观察人士担心中国对缅甸军方的军事支持正在延续冲突并加剧平民苦难。
中国通过跨国骚扰和恐吓,阻止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参与抗议和维权活动,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一份新报告指出。
美国、中国等大国领袖本周聚集老挝万象,参与东盟高峰会及相关会议。观察人士指出,缅甸动乱和南中国海议题依旧是峰会关注焦点,但东南亚各国意见仍分歧,恐难达成共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长王毅星期三(10月9日)与日本新任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通电话,双方都表示希望致力于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而王毅则特别警告要防止“外部势力兴风作浪”。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领导人星期三(10月9日)出席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年度区域论坛,他们将重点讨论缅甸持续的内战和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这两个关键挑战长期以来一直考验着东盟的信誉。
星期一(10月8日),印度和印度洋群岛国家马尔代夫重启了因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佐上任一年后向中国靠拢而恶化的关系。穆伊佐总统在国家经济下滑之际访问新德里,重新向印度示好。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星期晚些时候将前往老挝万象,参加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届时他将直接与印太地区新当选的领导人会面。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Mohamed Muizzu)正在对印度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寻求重新调整该国与新德里的关系。这次访问至关重要,因为它标志着穆伊兹立场的重大转变——此前他更倾向于与中国保持一致。
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动车企业比亚迪(BYD)的一位印度高管表示,公司希望在印度投资设厂造车,以便扩大在印度这个增长迅速的电动车市场的市占率,但是迄今为止都没有接获印度政府有关放松对中企投资严格设限的任何“直接”信号。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星期二(10月8日)在东京一场公开活动中将台湾描述为对日本很重要的一个“国家”。日本共同社表示,这一说法很可能触动北京的敏感神经,引发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弹。
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最近对中国上月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发出罕见批评,称太平洋不是“孤立的海洋”,该国“不欢迎”北京的行动。
在与中国紧张局势日益加剧情势下,菲律宾、美国以及其他四个国家的武装部队在菲律宾面对台湾的北部吕宋岛海岸外,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展示海军力量。
缅甸前执政党高级成员佐敏貌 (Zaw Myint Maung) 星期一(10月7日)在服刑时死亡,享年72岁。他2021年在军事接管期间被捕,刑期被认为出于政治动机。
联合国在星期一(10月7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称,不断扩大的地下服务,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巧妙运用,推动了东南亚网络诈骗团伙的持续发展,并帮助他们总是领先执法部门一步。
中国星期一(10月7日)要求巴基斯坦“切实堵塞安全漏洞”,保护中国在巴工人和项目的安全。卡拉奇之前连夜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至少两名中国人员死亡,一人受伤。
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致命袭击的一年后,尽管各方呼吁停火与努力调停,但中东地区的战事并没有结束迹象,相反却越演越烈。为支持以色列和保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美国近日加紧将更多海军和空军资产转移至中东,还曾将航母从原先的印太部署任务改道至中东。中国上个月首次在太平洋同时出动了三艘航空母舰,挑衅行为不断。当全球焦点聚焦中东战火之际,中国是否会利用这一时机突袭台湾?美国军力及军火工业能否同时应对横跨多战区的多场冲突?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星期一(10月7日)他说,菲律宾与韩国已将双边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全方位合作。这是双方自1949年建交75年以来,首次提出两国关系的新定位。两位领导人同意维护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
印度近日宣布与美国达成一项重要的半导体合作协议,专家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科技竞争。这一伙伴关系被视为在全球技术供应链中对抗中国影响力的关键一步,同时有助于推动印度实现技术和经济自立的战略目标。
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星期天(10月6日)晚间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击中一个运送中国公民的车队,导致至少2人死亡,10人受伤。
澳大利亚前国防部副部长狄布(Paul Dibb)9月30日警告,比起乌克兰战事,对澳洲来说,台海战争的风险才是国家安全的头号隐忧。专家认为,即使澳洲有意介入“台海有事”,地理因素也将大幅度限制澳洲的战力投射。
印度正在对六种来自中国的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包括化学品、电气钢和碳粉盒,反映出印度国内产业对中国廉价、受补贴产品的担忧。这些调查表明印度愈加倾向于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来支持本地产业。然而,反倾销税尽管有助于为国内制造商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成本上升,并对印度的国际贸易关系带来压力。如何在保护国内市场和保持贸易自由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印度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议题。
英国皇家海军星期五(10月4日)表示,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国海军人员在一系列军事试验中,从葡萄牙成功操控远在10000多英里(16000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海域航行的无人水面舰只,此举为未来的海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菲律宾周五(10月4日)谴责中国海事当局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对越南渔民实施“无理攻击”。菲律宾的声音使这一海洋主权纠纷增添了新的色彩。
本周开始主政的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有可能倡导在日美之间建立一个与美韩“核磋商小组”(NCG)类似的机制,以便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核战紧急状态作出规划。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