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榄球队近期一再卷入涉及中国国歌的风波。继亚洲七人榄球系列赛赛会播出反修例歌曲后,榄球世界杯外围赛赛事播放中国国歌字幕出错的事件也随着曝光。两项赛事的主办方均以“技术犯错”解释事件。事后,港府官员反应强烈,声言要把事件提升到外交层面,北京却选择低调处理。有评论认为,这与中国目前面临的困境有关。
近年中国一再放宽生育限制,但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却持续下滑。最新数据显示,31个省市中有13个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包括江苏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专家认为,中国老百姓对于生养小孩充满犹豫,与目前的政治气候和经济环境有关。
近期中国传出调整“动态清零”政策。外界憧憬当局缩减旅客的入境限制和取消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机制,但是在11月5日的记者会上,中国官员强调“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会动摇,并批评地方政府处置疫情“一刀切”。有评论认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防疫政策上存在矛盾,医疗体系的局限也让“动态清零”成为当局唯一选择。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中国的重要防疫手段,但近日不少省市先后调整检测的收费政策,除特定人群和特定情况外,大部分居民进行检测均需自费。此举除了增加民众的负担,也使人关注 “动态清零”为本的疫情防控措施,会否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支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将于11月2日揭幕。美国有国会议员呼吁金管机构不要到香港出席会议后,至少四名业界领袖以不同理由宣告缺席。美国一个港人组织则怀疑,由于劝阻金融企业高层出席峰会,其网站在香港遭到封锁。
荷兰政府正在对中国在当地设立公安办公室打压海外不同政见人士的指控进行调查。中方则强调,所谓的“国外警察站”其实是涉侨事务海外服务站,主要协助海外侨胞解决困难,但是有身处荷兰的中国异议人士透露,自己曾多次被不明人士骚扰胁迫,相信与中国公安设于当地的办公室有关。
中共新一届205名中央委员当中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只有9人是少数民族,对比十九届中央委员,无论人数还是占比均明显下降。有评论认为,基于习近平讲求干部“效忠”的思维,这些少数民族精英将难有作为。
香港再有民主活动人士被当局以港版国安法罪行判刑。现已解散的学生组织“贤学思政”四名成员承认“串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10月23日分别判监两年半至三年以及判入教导所。分析认为,日后同类香港学生组织将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过去两年,香港实施港版国安法和严厉防疫政策。根据官方数字,在这段期间香港流失的劳动人口高达10多万。不少外企也选择撤出香港。港府10月19日宣布,未来将面向世界积极“抢企业”、“抢人才”,更将为此成立专责办公室。有分析则认为,港府在人才大量流失后意图亡羊补牢,想法过于天真。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10月16日发表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港澳两地“深层次矛盾”又再浮现。“深层次矛盾”的说法早在香港爆发雨伞运动前已出自中国领导人之口。有学者批评习近平重提老调,显示北京无视香港政治和经济发展真正面对的困局。
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各地相继加强防疫措施,个别省市甚至实施“一天两检”。受到疫情影响,十一长假期间中国消费和服务行业不景气,使动态清零再度备受质疑。中国国家卫健委解释,若不坚持清零,一旦被变种病毒破防将造成严重后果。分析认为,中国官员和官媒连日来护航动态清零旨在平息外界对二十大的揣测。二十大后清零松绑与否则取决于政治形势的发展。
港府把具有争议的《基本法》23条立法工作剔出今年立法议程,行政长官李家超解释,考虑到国际形势多变,港府必须深入及全面研究,以防止出现法律漏洞。有分析相信,23条立法在特首李家超任内必然会重新启动,不排除到时会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提交立法会审议。
香港网台主持、原名尹耀升的“杰斯”承认串谋煽动及洗黑钱罪,10月7日被判囚32个月。法官斥责他在反修例运动的社会氛围下利用网台影响力犯案是火上加油,在港版国安法生效后仍持续犯案是挑战法律。尹耀升曾为身在台湾的香港示威者筹款,却因而卷入漩涡。有法律界人士相信,港府希望透过尹耀升的案例杀鸡儆猴。
中国当局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大面积展开维稳措施。近日广东有网红揭露,短视频平台“抖音”限制使用粤语。事件触发抖音被大批粤语网红围攻。有舆论认为,中国当局希望透过这一行动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能在二十大召开前夕消除不稳定因素,也可以趁机进一步打压粤语。
正当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号称“三农问题专家”的中国学者抛出“人民经济”论,引起广泛回响。有评论认为,温铁军只是趁机发表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改革开放会走回头路。有学者则相信,二十大之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尚未明朗,温铁军的言论等同政治赌博。
港府在10月1日为中国国庆举行庆祝活动。当局严阵以待,调动数以千计警力布防,为国庆日营造祥和气氛。有政治团体更因为国安警察施压而取消示威活动。近年香港落实港版国安法以及所谓爱国者治港,但有评论认为,这些强硬措施无助提升港人的国家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香港金融管理局11月初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届时约有200名金融界领袖出席,包括100多家全球重要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港府期望,峰会能为这个备受疫情重创的国际金融中心注入强心针。虽然绝大多数获邀的金融巨头均答应出席,但入境检疫限制会否撤销仍然是峰会成败的最大变数。有分析认为,若现行措施维持不变,不排除这场全球触目的峰会实施闭环管理的可能。
中国公安机关为确保中共二十大顺利召开,动员全国各级公安人员联合执勤,至今夏季治安“百日行动”共抓获逾140万名犯罪嫌疑人。外界质疑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运动是否具备法理依据,以及维稳任务的背后有没有硬指标。
中国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案9月23日公开宣判,主犯陈继志被判囚24年,其余27名被告分别被判刑半年至11年不等。有评论认为,虽然当局已将涉案人绳之于法,却没有交待背后“保护伞”的调查进展,难以真正消除公众对人身安全的疑虑。
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第三年,愈来愈多国家陆续撤销隔离限制,但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仍然采取严厉的防疫政策。香港商界、政界、学者近日纷纷表态,要求放宽入境检疫。港府专家顾问也认为,香港有条件实现入境免酒店检疫的“0+7”或更进取方案。有经济学者则认为,严厉的防疫措施已让香港声誉受损,即使马上放宽限制也难以迎头赶上竞争对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