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3月21日以共识方式通过了一项美国牵头的倡议,旨在管理人工智能(AI)的风险,同时利用其优势。这是联大通过的首项此类决议。但在此之前,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跻身AI热潮的国家已经在试图通过政策和立法规避AI的风险因素。2024年里,世界将忙着思考AI的监管。美国之音为你简单梳理一下世界各国为保障AI安全迄今已做的监管努力。
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三中全会一推再推、副国级要员人间蒸发、国际局势紧张加剧、 美中竞争日益升级——经历跌宕起伏的2023之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4年会是什么样,将会怎么走?星期一(3月4日)开幕的中国“两会”或许是探寻答案的重要窗口。
中国股市刚经历近年来最黑暗的一周,悲观恐慌情绪弥漫中国市场之际,中国官媒《人民日报》2月2日发表一篇题为“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的文章,立刻引发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大片嘲讽,不少中国网民甚至在美国驻华使馆的微博贴文下留言发泄情绪。
在消失数月后,中国的月度青年失业率数据在新年“完美”复出了。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经统计方法的“调整完善”后,去年12月的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为14.9%, 比消失前的数据大幅下降。 中国青年失业率的新统计方法做了哪些调整?为何存在争议?中国青年为何就业难?中国政府出台什么措施促进青年就业?美国之音带您简要了解一下。
南中国海上周末紧张局势再现:中国和菲律宾船只连续两日发生冲突。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12月8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讨论了2024年经济工作,这意味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在中国经济下行波及全球之际,全世界都翘首关注北京将出台哪些刺激举措复苏经济。美国之音带您了解今年会议的可能看点。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11月27日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但这次会议没有提及的一件事成了最令外界注目的焦点:二十大三中全会。
一年前,新疆的一场火灾之后,抗议活动如暴风雨席卷中国——夹杂着悼念逝者的悲伤、裹挟着压抑三年的愤怒。
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一项合作打击芬太尼的协议,在两国领导人15日举行的峰会上正式宣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供应商,中国把与美国的禁毒合作与美中地缘战略关系紧紧挂钩。美国之音带你简要了解一下美中间芬太尼问题的来龙去脉。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11月15日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间隙举行会晤,距离去年两人在巴厘岛的会晤正好时隔一年。美国之音带你回顾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美中关系大事记。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星期六宣布,针对哈马斯的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以军将派出更多地面部队,扩大地面攻势。随着以色列地面部队攻入加沙,军事专家警告,哈马斯在加沙修建的地下隧道将让这场城市巷战异常艰难和血腥。
以色列一度相信自己可以和哈马斯共存。但10月7日早晨,统治着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射向以色列的数千枚火箭弹击碎了这一信念。
“第42条”(Title 42)是特朗普政府时期启动对越境非法移民的快速驱逐令,法案将于5月11日失效。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第42条”的终结将导致美墨边境涌现更多试图进入美国申请庇护的非法移民,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的“走线客”。
随着美中紧张关系的升级,北京已正式暂停与美国的禁毒合作。此前,北京也已开始在禁毒合作上与华盛顿渐行渐远。
拜登政府吊销了一家美国石油承包商在叙利亚开展业务的许可,并表示美军在叙利亚只是为了打击“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势力。
美国从其国防库存中抽取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运往乌克兰。美国国会拨款购买新武器装备,以回填被运往乌克兰的库存。
美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各种限制远多于中国公司在美国面临的限制。
《美朝核框架协议》的破裂主要源于朝鲜秘密进行铀浓缩活动以制造核武器项目。
“八·一七”公报中,美国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的立场以中国持续承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前提。
所谓拜登摧毁台湾计划的消息来源是美国一名亲俄电台主播所发的讽刺推文。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