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万香港市民6月9日上街游行令民主派感到鼓舞,而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逃犯条例》修法进程不变。动员罢工、罢课、罢市的呼声已经出现。不过,组织者的号召非常谨慎。
6月9日反《逃犯条例》修法游行结束后,警方试图清场,期间与一些学生发生对峙,场面激烈。警务署凌晨表示,学生在示威活动中有暴力行为。
香港市民星期天在烈日之下举行了接近空前规模的大集会、大游行。法新社援引大游行组织者提供的数字报道说,参加游行的市民超过百万,是1997年主权移交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游行,仅次于1989年支持天安门民主运动的150万人大游行。
香港民主派6月7日星期五全体出动,动员市民星期天上街,反对特区政府提出的《逃犯条例》修法。与此同时,特区政府称,中国内地司法的独立性比很多国家好。
香港法律界星期四以徒步静默方式,发起反对《逃犯条例》修法的“黑衣游行”。他们强调,中国大陆司法的弊端是党管司法,公平审判没有保障。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宣称,中国内地司法的独立性好于全球很多其他国家。
香港民众星期二(6月4日)在位于港岛的维多利亚公园举行一年一度的纪念六四烛光晚会。
香港立法会围绕《逃犯条例》修法星期三日渐白热化。有舆论说,这项修法若获通过,有可能引发移民潮。与此同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政府也在试图对关注该法修订的国家进行解释。
香港纪念“六四”三十周年烛光晚会星期二(6月4日)在位于港岛的维多利亚公园举行。今天是1989年6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流血事件三十周年。香港是目前中国唯一可以公开纪念那次事件的地方。
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有关六四问题的言论成为香港纪念“六四”事件三十周年活动的热议新话题。与此同时,60名香港记者集体出书,回忆当年在北京等地采访六四事件的经历。
1989年“六四”事件三十周年前夜,香港纪念活动状况和气氛如何?六四学运广场主要学生领导人之一的封从德被拒香港入境,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有关六四是“动乱”的最新说法,有何后续效应?
中国发表中美经贸磋商白皮书。有香港经济界人士说,中方宣传违反事实,倒打一耙。不过,也有经济学者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谈判策略目前以总统竞选为导向。
六四事件三十周年前夕,两本由中国资深媒体人整理和撰写,介绍当年六四前后中共高层会议内幕的新书在香港出版。书中有关内容目前无法独立核实,不过,其史料参考和研究价值不容忽视。
香港媒体说,美中两位女主播隔空辩论的宣传,吊足了舆论胃口。不过,辩论平和落幕,激烈场面似乎只出现一次。
华为是美中贸易战的一大焦点,稀土似将成为下个目标。有专家说,中国动用稀土卡美国和美国切断华为供应链的手段如出一辙。不过,杀手锏的效益将逐次递减。
毛泽东“三个世界论”近年提得不多,新近有学者继续分析它的弱点。不过,美中剑拔弩张的新形势下,毛泽东基于阶级分析观而提出的这一国际关系理论正在复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