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前秘书李锐记述六四当天所见的日记在香港发表,了解那次六四事件又多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另外,李锐的女儿李南央说,李锐日记有助于了解镇压六四事件的起源。
香港举行纪念“六四”三十周年大游行。受《逃犯条例》修法将在议会表决等多种因素影响,游行队伍汇集了多种社会不满力量。
德国为两名被香港法院指控的人士提供难民身份。国际特赦组织表示,这是香港言论自由崩溃的结果。与此同时,中国也对事件表明立场,亲中团体到德国驻港领馆外抗议。
香港政府决意推动《逃犯条例》修法后,反对派已决定再次动员大批民众上街,甚至包围立法会。与此同时,支持政府修法的团体正在设法就修法为市民答疑解惑。香港社会似乎将出现某种政治对决局面。
香港政府保安局长宣布,放弃已经失效的传统程序,《逃犯条例》修法将直接送交立法会大会。泛民主派将发动更多民众施加压力。
最新调查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不能自由上网构成阻碍香港青年前往大湾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另一方面,香港社会的持续动荡驱使青年人选择前往海外发展。
中共最近重提“阶级基础”和“群众观点”,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有的认为,这是全面倒退回毛泽东时代的又一标志。不过,也有中国政治学者说,中共从未放弃过阶级的概念。
香港立法会围绕逃犯条例僵局持续之际,北京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联办)公开明确支持推动这项修法。民主党随即声明,称此举违背基本法。最新状况报道说,政府有可能直接将草案送交立法会大会。
香港政治动态方面,立法会围绕《逃犯条例》修法僵局持续之际,北京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联办),公开明确支持推动这项修法。民主党随即声明,称此举违背基本法。香港立法会围绕逃犯条例的程序僵局,最新状况如何?
中国709案维权律师余文生被当局拘禁500天之际,传来已被秘密审判的消息。香港和台湾的人权团体呼吁中国当局,保障余文生本人及其家属的相关权利。
围绕《逃犯条例》修法,香港立法会内的程序混乱星期二还在继续。建制派和民主派互不相让,争夺开会审议该法的合法权,一度出现类似捉迷藏的场面。
星期天(5月12日)下午一场名为“八九民运与香港角色”的座谈会上,当年亲临天安门现场采访报道的记者们以亲身采写的现场音像素材,回顾反思那次事件。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不能与会,但是特别为会议发来名为“六四随笔”讲稿,称“我们正生活在‘六四’制度之中”。支联会副主席蔡耀昌首先宣读鲍彤的发言。 鲍彤说,“六四不是过去的噩梦,而是一系列现实的存在:一个大‘天安门事件’和其后千千万万个‘小天安门事件’的总和”。“中国人民的集体维权行动,几乎没有不遭国家暴力镇压的”。“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信仰权、言论权、集会结社权和游行示威权都被党国没收了”。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鲍彤日前表示,“六四”不是过去的噩梦,三十年来中国发生无数“小天安门事件”。中国则表示,要处理好民众维权和社会维稳的关系。
印尼将引进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发展基础设施。不过,有学者警告,该国历史上形成的反华情绪依然没有散去,对一带一路构成挑战。而中国目前缺少对有关国家的人文状况的深入研究。
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毒品案上诉5月9日星期四开庭,法庭当天宣布休庭,称将择期宣判。被指政治化的孟晚舟案法庭聆讯星期三举行,加上第十一次美中贸易谈判在即。有评论认为,涉及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的上述三案难免影响交织。
据称是建造中的中国第三艘航母的卫星照片曝光,一旦建造完成将是亚洲最大航母。军事专家说,中国海军航母的建造和应用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美中贸易谈判气氛突变,没有令香港舆论震惊。有专家表示,美中现在真正触及核心利益。谈判一旦破裂,香港地位或许将有所提升。
针对有报道说,特朗普政府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定,可能搁置重要人权问题,香港民主派人士深表关注,并且呼吁美国把人权问题作为美中关系的不能妥协的一部分。
加载更多